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危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危战》顾名思义,旨在阐述部队作战陷入危险境地时,将帅应当采取何种措施以扭转战局。它认为,一旦作战中部队陷入危困之时,为将帅者应当临危不惧,激励将士抱定决一死战之志,奋勇杀敌。只有这样,才能转危为安,取得最后胜利。这里所引孙 子“兵士甚陷,则不惧”语,据唐代杜牧《注孙子》云:“陷于危险,势不独死,三军同心,故不惧也。”可见,士卒深陷危困之所以不惧怕,是因为全军上下都抱定对敌决一死战 之志的结果,而全军遇危之所以奋勇杀敌而不怕牺牲,又是由于平时将帅从严治军所培养教育的结果。

《危战》出自明朝刘基的《百战奇略[1]

原文

凡与敌战,若陷在危亡之地,当激励将士决死而战,不可怀生,则胜。法曰:“兵士甚 陷,则不惧。”① 后汉将吴汉②讨公孙述③,进入犍为④界。诸县皆城守。汉攻广都⑤,拔之。遣轻骑烧 成都⑥市桥,武阳以东诸小城皆降。帝⑦戒汉曰:“成都十余万众,不可轻也。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须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汉不听,乘利遂自将步骑二万余人进逼成都,去城十余里,阻江⑧北为营,作浮桥,使别将刘尚将万余 人⑨屯于江南,相去二十余里。帝大惊,责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既轻 敌深入,又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贼若出兵缀公,以大众攻尚,尚破,公即败 矣。幸无他者,急率兵还广都。”诏书未到,述果遣其将谢丰、袁吉将众十余万出攻汉;使别将〔将〕万金人劫刘尚,今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丰围之。汉召诸将厉 ⑩之曰:“吾与诸将逾越险阻,转战千里,所在斩获,遂深入敌地,今至城下,而与尚二处 受围,势既不接,其祸难量。欲潜师⑾就尚于江南御之。若能同心协力,人自为战,大功可 立,如其不然,败必无余。成败之机,在此一举。”诸将皆曰:“诺。”于是,飨士秣马, 闭营三日不出,乃多立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乃分兵 拒江北,自将攻江南。汉悉兵迎战,自旦至哺,遂大败之,斩谢丰、袁吉。于是,率兵还广 都,留刘尚拒述,具以状闻,而深自谴责。帝报曰:“公还广都,甚得其宜,述必不敢略尚 而击公。若先攻尚,公从广都五十里悉步骑赴之,适当值其危困,破之必矣。”于是,汉与 述战于广都、成都之间,八战八克,遂军于郭中。述自将数万人出城大战,汉使护军高午、 唐邯将锐卒数万击之。述兵败走,高午奔阵刺述,杀之。旦日城降,斩述首传送洛阳。蜀遂平。

注释

①兵士甚陷,则不惧:语出《孙子兵法·九地篇》。

②吴汉:东汉大将。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字子颜。王莽末年,亡命渔阳(今北 京密云西南),以贩马为业。后归刘秀,任偏将军、大将军。刘秀称帝后,升任大司马,封 舞阳侯。

③公逊述: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字子阳。王莽时期,任蜀郡太守。东汉 初,起兵据益州称帝,成为反对东汉中央政权的地方割据势力。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 被吴汉率军平定。

④犍为:郡名,西汉冒。东汉时,郡治在武阳(今四川彭山东)。

⑤广都:汉置县。位于今四川成都南。

⑥成都:今属四川

⑦帝:指东汉光武帝刘秀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7月1日~375年4月16日),字伯温,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2]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明初诗文三大家[3]”。

作品介绍

《百战奇略》原名《百战奇法》,是明代军事著作,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4]而问世,这无论是在明以前或是明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其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给予很高评价,并一再刊行,广为流传。明弘治十七年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李赞,称该书是“极用兵之妙”,在兵家视之。

《百战奇法》是中国古代分条论述战法的兵书。约成书于北宋末。明崇祯本《韬略世法》称该书为南宋末谢枋得编辑,原作者已不可考。清雍正后被更名为《百战奇略》,题明刘基撰,实系清人伪托。现有明刻本存世,10卷,3万余字[5]

视频

危战 相关视频

《虎豹骑》百战奇略第一期:中国骑兵的发展历程概述
《虎豹骑》百战奇略第二期:中国骑兵的发展历程·续

参考文献

  1. 《百战奇略》简介,快照页 - 搜狗百科,2019-11-05
  2. 悲剧性结局,朱元璋第一谋臣刘基为何被毒死,人民网,2006-11-10
  3. 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华典藏
  4. 在历史长河中,世界上有哪些经典军事理论和著作?,网易,2019-03-22
  5. 百战奇法,豆丁网,200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