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卢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卢植
性别
出生 ?
东汉幽州涿郡涿县
逝世 192年
东汉幽州上谷郡军都山
国籍 东汉
别名 卢子干
教育程度 师从马融
职业 军人
活跃时期 2世纪
亲属卢毓等四子

卢植(?-192年),字子幹涿郡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经学家,著有《尚书章句》、《三礼解诂》等今皆失佚。华北名将公孙瓒,以及后来的蜀汉昭烈帝刘备皆卢植之门下弟子[1]

生平

卢植年轻时与郑玄师从马融,通古今学,为当时大儒。马融是明德皇后的亲戚,家中富裕,马融平素骄贵,讲课时,有美女在堂前轻歌曼舞;卢植始终专心听讲,数年如一日,从不斜视偷看,学成后回家闭门教授。汉灵帝时征为博士。

熹平四年(175年)因九江有蛮族作乱而获选任九江太守,并令蛮族归顺,后因病离职。

  • 注:据刘备生卒[1],卢植应是此年教导刘备和公孙瓒,地点在河南尹缑氏县山[2]

及后南夷反叛,朝廷因卢植在九江对蛮族有恩信而任命他为庐江太守,任内卢植务求境内和平,宣扬重大义理而已。卢植在上任庐江太守后一年多就受征为议郎,并与蔡邕马日磾等在东观补续《汉记》和校对宫中《五经》记传。后转侍中,迁尚书

光和七年(184年),黄巾之乱爆发,四府共推卢植平乱,遂受命拜北中郎将、持节,率北军讨伐黄巾领袖张角。卢植屡败张角,逼张角退到广宗;接著卢植围困广宗并修建云梯预备攻城,攻灭张角。但当时灵帝遣宦官小黄门左丰到前线看作战情况,有人劝卢植贿赂左丰,但卢植不肯,遂令左丰向灵帝报告:“广宗的黄巾贼很易消灭,但卢中郎没有进攻,在等上天诛罚他们。”诬陷卢植作战不力。灵帝信以为真并大怒,用囚车押回卢植,得免不死,并改派东中郎将董卓接手进攻,但董卓却在下曲阳兵败[3]。同年因皇甫嵩上书申诉而得复任尚书。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汉少帝即位,大将军何进决意要诛杀宦官,并召当时任并州牧的董卓进京以威吓反对此举的灵思皇后。卢植知董卓凶悍难以控制,极力劝止何进但失败。随后何进事败,司隶校尉袁绍仍诛宦官,张让段珪等挟少帝及陈留王刘协出走至小平津被卢植所率部众追上,张让等人投河而死,少帝还宫[4]。而董卓进京后果然乘乱专权,并召集百官议论废立。当时百官无人敢言,只有卢植敢出言反对,却令董卓大怒,更意图杀害卢植,只因蔡邕营救才得免官了事。

随后卢植以老病为由求归乡,但怕会遭董卓毒手,于是取轘辕小道离开,当时董卓果然派人追杀,但追到怀县赶不上才放弃。卢植于是隐居在上谷郡军都山[5],不与人交际。袁绍辟为军师。初平三年(192年)去世。卢植在死前向其子表示要节葬,不用棺椁,只用一块布帛包裹遗体。

性格特征

  • 卢植身长八尺二寸,音声如钟。
  • 卢植治学著重思考而不在剖析文句,亦不好辞赋。为人刚强坚毅有高尚的节操,有济世之志向。
  • 卢植能饮酒一石而不醉[6]

评论

  • 《后汉书》:“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目而见贞良之节,则卢公之心可知矣。夫蠡虿起怀,雷霆骇耳,虽之伦,未有未冘豫夺常者也。当植抽白刃严阁之下,追帝河津之闲,排戈刃,赴戕折,岂先计哉?君子之于忠义,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也。”
  • 曹操:“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
  • 议郎彭伯:“卢尚书海内大儒,人之望也。今先害之,天下震怖。”(彭伯向董卓劝谏,使其没有杀害卢植)

后代

子女

卢植共有四子。其中两个在本州死于战乱。

  • 卢钦西晋官至尚书仆射。
  • 卢珽曹魏泰山太守
  • 卢氏,卢毓女,嫁华表华廙。卢毓典选举事,因避嫌而不举华廙,令华廙三十五岁仍未能任官。
  • 卢毓死于战乱的兄长亦有子,为卢毓所养,事迹不详。

曾孙

  • 卢藩,卢毓死后嗣侯。
  • 卢浮,卢钦子。
  • 卢皓,卢珽子,西晋尚书。
  • 卢志,卢珽子,西晋尚书。

玄孙

注释

  1. 1.0 1.1 《三国志·先主传》:“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
  2. 《后汉书·公孙瓒传》:后从涿郡卢植学于缑氏山中,略见书传。
  3. 《后汉书·董卓传》:“中平元年,拜东中郎将,持节,代卢植击张角于下曲阳,军败抵罪。”
  4. 《后汉书·孝灵帝纪》
  5. 《三国志·卢毓传》裴松之注引《续汉书》:“以老病去位,隐居上谷军都山,初平三年卒。”
    水经注·湿馀水》:其水历山南迳军都县界,又谓之军都关。《续汉书》曰:尚书卢植隐上谷军都山是也。
  6. 《艺文类聚·卷七十二·食物部◇酒》引司马彪《续汉书》:卢植能饮一石不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