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觀漢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觀漢記》,漢代人稱之為《東觀記》,一百四十三卷,是一部以紀傳體撰寫東漢歷史史書,同時也是中國第一部官修當代史。記事起於光武帝,終於靈帝,由漢代劉珍、延篤等撰,因修史館設於東觀而得名。

三國時代以後,將之與《史記》、《漢書》並舉,合稱「三史」[1]唐代以後漸以范曄後漢書》取代《東觀漢記》。

修纂過程

《東觀漢記》前後經過四次修纂。漢明帝時,明帝讓班固與陳宗、尹敏、孟異三人共撰《世祖本紀》,又編次光武帝功臣和平林、新市、公孫述事,作列傳、載記二十八篇[2]。此次與班固合力修史者,除陳宗、尹敏、孟異三人外,尚有杜撫、馬嚴、劉復、賈逵等四人,是《東觀漢記》的初次修纂。

第二次修纂在漢安帝永寧年間,鄧太后下詔命劉珍、李尤、劉騊駼、劉毅等著「中興以下名臣列士傳」。據《史通·古今正史篇》,還尚有《紀》、《表》、《外戚》等傳,時間起於建武,終於永初,書始名《漢記》,不久,工作地點遷至南宮東觀。後來劉珍、李尤等人相繼去世,伏無忌、黃景等奉命續修〈諸王〉、〈王子〉、〈功臣〉、〈恩澤侯表〉及〈匈奴南單于〉、〈西羌傳〉、〈地理志〉,此書自此始具規模。

第三次修纂在漢桓帝元嘉元年(151年),桓帝命邊韶、崔寔、朱穆、曹壽續修,作〈孝穆皇傳〉、〈孝崇皇傳〉和〈順烈皇后傳〉,又增安思等皇后入〈外威傳〉,崔篆諸人入〈儒林傳〉。崔寔、曹壽又與延篤作〈百官表〉和順帝功臣〈孫程傳〉、〈郭鎮傳〉,又作〈鄭眾〉、〈蔡倫〉等傳,共撰成一百一十四篇。

第四次修纂在漢靈帝漢獻帝時,靈帝熹平年間,蔡邕、馬日䃅、楊彪、盧植、韓說、劉洪等繼續修書,作〈靈帝紀〉和列傳四十二篇。蔡邕據其師胡廣傳授給他的「舊事」草成十志初稿,入東觀後即與張華、劉洪共撰十志,作《朝會》、《車服》二志。後因事徙朔方郡,上書求還,並續成十志,後避桓帝名諱,改稱「意」。此十志,據《後漢書·蔡邕傳》李賢注引《蔡邕別傳》,有〈律歷〉、〈禮〉、〈樂〉、〈郊祀〉、〈天文〉、〈車服〉,據《史通》,尚有〈朝會〉,嚴可均《全後漢文》注謂除前8志外,缺者乃〈五行〉、〈藝文〉也。但因漢末戰可及董卓西遷長安,以至散佚不全。漢獻帝建安元年(196年)遷都許昌市之後,楊彪進行最後一次總整理,但未能把散逸的篇章如數補齊。

《東觀漢記》成於眾人之手,經幾代人不斷遞修才成書。直至東漢以後,仍有續補。但無一人對此從頭至尾進行整理加工,形成「著述無主,條章靡立」的現象,所以各篇之間,詳略不一,筆調不一。但由於《東觀漢記》是官修當代史,修史者擁有豐富的材料來源,從起居注到私家著作,都可以直接取材,故保留大量原始材料

流傳過程

東漢時初名《漢記》,三國兩晉時如此,至南北朝時改稱《東觀漢記》。晉代以前《東觀漢記》和《史記》、《漢書》合稱三史。晚出的後漢史著作,無不取材於《東觀漢記》。傅玄認為《東觀漢記》煩雜。南朝宋范曄依據《東觀漢記》,「窮覽舊籍,刪煩補略」,歷時十三年,完成《後漢書》。《後漢書》取代《東觀漢記》躍居東漢正史地位。

《東觀漢記》在魏晉南北朝時未聞有亡失,隋代時尚有143卷之多,至唐代開元年間着錄有127卷。至宋代時散佚愈多,北宋末年時尚存着錄43卷,此本在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時亡去,後獲一蜀本剛經校勘,釐定為八卷,至此散佚殆盡。自元代以後,則無一完篇傳世。

視頻

東觀漢記 相關視頻

國學經典《史記》
《漢書》的文化史紀錄 講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