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卡内基大厅

卡内基大厅

图片来自americachineselife
地址    881 7th Ave, New York, NY 10019

电话    +1 212-247-7800

创立于   1891 年

卡内基大厅Carnegie Hall),也称作卡内基音乐厅,位于纽约市第七大道881号, 第56大街第57大街中间,占据第七大道东侧。由慈善家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出资建于1890年,是美国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界的标志性建筑。卡内基大厅以历史悠久,外形美观以及声音效果出色而著称。设有自己的艺术策划、开发和市场部门,每季度演出100馀场;此外也出租给表演团体。目前无常驻乐团,纽约爱乐乐团在1962年之前驻扎于此。

卡内基音乐厅于 1891 年首次对外开放。它位于第 57 街和第七大道的拐角处,是国家历史地标,由三个场馆组成:斯特恩礼堂/佩雷尔曼舞台、赞克尔音乐厅和威尔演奏厅。此外,卡内基音乐厅还通过其威尔音乐学院支持整个城市及其他地区的教育活动。

目录

演出厅

卡内基大厅由三个结构截然不同的小厅组成,内部结构颇为特殊。三个厅分别是:主厅独奏厅室内乐厅

主厅

主厅的特点是声音效果温暖,真实。艾萨克·斯特恩曾说:“有人说这个音乐厅本身就是一件乐器”,“它能感受到你的一举一动,并将其升华”。主厅顶棚极高,观众到顶层观众席台需经过105级台阶。当然也可乘座电梯。自主厅建立以来,几乎所有最伟大的古典音乐家都曾在这里表演过,主厅的休息室装饰有签名画像和纪念画。

小厅

  • 赞克尔厅(Zankel Hall)设有559个座位,以慈善家朱迪和阿瑟·赞克尔(Judy and Arthur Zankel)夫妇的名字命名,原名独奏厅。1891年4月首次对公众开放。1896年修缮后改名为卡内基会堂。1898年出租给美国戏剧艺术学院,1959年左右改为电影院,1997年改造回礼堂。重建后的新厅于2003年9月开放。
  • 威尔独奏厅(Weill Recital Hall)设有268个座位,以卡内基大厅董事桑福德·I·威尔(Sanford I. Weill)和他妻子琼的名字命名。自1891年大厅建成后投入使用,原称“室内乐厅”(后改为卡内基室内乐厅);40年代后期改名卡内基独奏厅,1986年最终定名为威尔独奏厅。

其他设施

  • 卡内基大厅档案馆(Carnegie Hall Archives),建于1986年。
  • 玫瑰博物馆(Rose Museum),1991年投入使用。

建筑

卡内基大厅是由纽约宗教剧社团的业余大提琴手,并不出名的威廉·波奈特·杜斯尔(William Burnet Tuthill)设计的,设计成意大利文艺复兴式样,用砖和棕色砂石建成的。

卡内基大厅是纽约仅存不多的,完全没有金属构架的全砖石结构的大型建筑之一,在20世纪初,由于要在演出厅添加一些楼梯,才增加了一些金属构件。外部全是由“罗马”式的窄砖构成,形成一种深棕色色调,细部是陶土和棕色砂石的雕塑。大厅避免了当时流行的巴洛克装饰风格,采用了佛罗伦萨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建筑师和雕塑家菲利坡·布鲁奈尔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的作品,帕奇礼拜堂高尚的风格:圆拱顶是由白色石膏和灰色石头组成的和谐色彩,四外是科林斯式柱头的壁柱支撑着连续的檐口,檐口上面,拱顶下面是一序列的半圆窗,组成著名的金色和白色的内部色调。

历史

卡内基大厅以安德鲁·卡内基的名字命名,卡内基当年出资建造大厅是为了将其作为他董事会下的纽约宗教剧协会的会馆。工程由伊萨克·A·霍伯(Isaac A. Hopper)及其公司承包,1890年动土兴建。1891年投入使用,同年5月5日举办正式开幕音乐会,著名指挥家瓦尔特·达姆罗施(Walter Damrosch)和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出任指挥。一开始大厅的名字仅是简单的“音乐厅”(建筑正面华盖上方有"音乐厅由安德鲁·卡内基出资建造"的字样),后来在纽约音乐厅公司(大厅最初的管理机构)董事会成员们的劝说下,卡内基同意用他的名字命名,大厅于1893年正式更名为卡内基大厅。大厅在1893—1896年间多次改建,增加了两座艺术家工作室塔,并改造了建筑下层的礼堂。

大厅的所有权在1925年之前属于卡内基家族,卡内基去世后,他的遗孀将其卖给房地产开发商罗伯特·E·西蒙(Robert E. Simon)。西蒙于1935年过世,他的儿子接管了大厅。40年代中期,音乐界的风云变幻促使西蒙将大厅出售给当时占据着大厅每年大部分演出档期的纽约爱乐乐团,但因乐团正准备搬往林肯中心,交易未能成行。而那时候大家都认为纽约城无法担负同时两个大音乐场馆。面对失去大厅最大客户的危险,西蒙不得不计划将其变卖。但随着与一家广告开发商谈判的破裂,纽约爱乐乐团又迁往林肯中心,大厅面临着为商业摩天大厦让路将被拆除的命运。后来,在小提琴家伊萨克·斯特恩领导的团体的压力下,政府通过特别法案,允许纽约市以5百万美元将大厅从西蒙手中买下,并于1960年成立非盈利性质的卡内基大厅协会来管理大厅的运作。1964年,卡内基大厅被指定为国家历史地标

1983年到1995年间,大厅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修缮工程由詹姆斯·波尔夏克(James Polshek)负责,波尔夏克的成名作是为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设计的的后现代派风格天文馆。在此期间出现了争议。在1986年对主厅的改造完成后,有批评说大厅著名的音场效果受到了影响。但官方拒绝重新改建,批评持续了九年。直到1995年发现罪魁祸首是舞台下厚厚的混凝土板。板子随后被移掉。1987—1989年间,一座60层高的办公塔在大厅旁边拔地而起,名为卡内基塔。塔楼与卡内基大厅相连,具有后台及宴会厅等功能。2003年6月,纽约爱乐乐团计划在2006年初重返卡内基大厅并与大厅进行商业合并;2003年晚些时候宣布计划流产。

视频

How are Historic Buildings Renovated?

参考文献

  • 《卡内基大厅的世界》(The World of Carnegie Hall)(1960)——理查德·什克尔(Richard Schick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