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华夏鞋文化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华夏鞋文化博物馆 坐落于天津市古文化街,是天津首座展示中国传统鞋文化的博物馆,由天津老美华鞋店筹建。博物馆面积800多平方米,汇聚和收藏了国内一流的鞋文化珍贵资源。

机构简介

华夏鞋文化博物馆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古文化街妈祖广场,是由百年老店“老美华”斥资筹建,于2010年5月18日正式开馆,是一座以鞋文化为专题的博物馆[1]。博物馆占地800多平方米,藏品展示出各个时代、地域的鞋履文化与审美情趣。

历史沿革

天津华夏鞋文化博物馆是由百年老店老美华筹建,于2010年5月18日正式开馆。以百年老店“老美华”为依托,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传承非遗技艺。博物馆的开设是珍贵藏品的集纳也是华夏文化的沉淀,是技艺变迁的讲述也是匠人智慧的结晶。老美华以博物馆为窗口,向公众展现出一卷岁月的珍藏,折射出品牌深厚的底蕴。这是对社会的文化回馈,也是对津门的记忆建设。同时也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中华老字号贡献力量。

天津华夏鞋文化博物馆折射出鞋履文化在各个历史阶段中的独特性和延续性,展示特定历史时期鞋履文化的史实,发掘鞋文化中所承载的中华民间民俗风情,关联着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在博物馆内设有制鞋现场,充分展示制鞋的传统手工技艺流程,让来博物馆参观的中外游客品味鞋文化的乐趣。

馆藏分类

天津华夏鞋文化博物馆展示面积近1000平方米,展示内容分为靴鞋始祖、鞋发展史、鞋履民俗、华夏百履、三寸金莲[2]、中华绣鞋、制鞋技艺7部分,包含60多个有关鞋的专题,展品多达上千件。

靴鞋始祖

复原靴鞋行业祖师爷——孙膑的雕像,记载了孙膑如何在困境中发现制鞋方法,并成为靴鞋始祖的故事。

鞋发展史

展示了远古、商周、秦汉三国、唐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后等各个时期的鞋履展品,既有古代遗存物,也有后期仿制品,几千年的鞋类历史一目了然。每个时代的展品清晰的展示出当代的历史背景、审美情趣与民俗风情。

鞋履民俗

人这一生中大约2/3的时间都是穿着鞋子的,鞋履可以说是贯穿了人的一生。鞋子不仅可以穿,民俗方面也颇具内涵。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祭祀祈福都与鞋履文化密不可分。古时候,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交际场合,人们所穿的鞋也不尽相同,怀着不同的意愿,鞋的样式更是形态各异。

华夏百履

华夏大地上,不同地区采用不同材质以及制鞋方式,创造出了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鞋子。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从这些鞋履中,也映射出各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展现出中华儿女的聪明才智。

三寸金莲

讲述了三寸金莲的历史背景、制作材料、附属配饰以及各省市的不同样式。三寸金莲的鞋产品并不单独存在,而是要配有很多附属物,而不同地区的三寸金莲鞋产品也不尽相同。博物馆汇聚了28个省市的样式,大小、颜色、设计都形态各异,与现代的标准化生产相比,更别有一番韵味。

中华绣鞋

鞋文化与刺绣艺术完美结合的中国绣鞋是中华民族独创的手工艺品,妇女一代一代传承着古老的绣花鞋技艺,诉说着各个时代、地区的审美观念、文化传统、伦理道德和时尚价值。

制鞋技艺

展示古时手工制鞋所用的工具,介绍麻绳纳底、绱鞋、绷楦等重要制鞋的步骤。一张长桌,利用剪刀、木夹子、麻丝、剌子、剥刀、夹纸、棉布、锥子等工具,心灵手巧的劳动人民便制鞋谋生。

馆藏精品

名称:靴鞋行业祖师爷——孙膑

孙膑是我国古代十分着名的军事家,曾遭受削膝之刑,无法站立和行走。便以硬革裁鞋底,软革缝鞋帮,砍木刻楦,制成特制的高筒革靴,由此发明了制鞋工艺,被奉为靴鞋行业的祖师爷。

名称:古代“作弊鞋”——科考夹带鞋

应对科举考试而生的“作弊鞋”,鞋内凹槽中的小书采用石板雕刻印刷,书中内容丰富且书的尺寸小巧玲珑。由于当时考试前检查不搜查鞋子,所以作弊都是在鞋上做文章,包括袜套,因为印刷技术十分的精湛,便成了精品。

名称:高齿帛面木屐

活齿木屐,木屐表面覆盖脚的部分使用丝织物制作而成。由谢灵运发明的登山时所穿的一种木鞋。鞋底按有两个木齿,上山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以起到借力和省力的作用,便于走山路。在当代被称作为“登山屐”。唐代着名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欣然留诗:“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讲的便是这双鞋子。

名称:裹足皮始祖鞋

约4000多年前,远古先人通过奔走速度来与洪水猛兽搏斗,所以健全的双脚是当时生存的必要条件,只有保护了脚的健康,他们才能外出狩猎得以生存。远古时期,北方先人发明了“裹足皮”。由于北方先人处于“食其肉,用其皮”的年代,把狩猎到的动物物尽其用。将动物的“肉”用于食用果腹,动物的“皮”直接裹在自己的脚上,从而起到保暖和护足的作用。

展出内容

展示内容分为鞋发展史、鞋履民俗、民间鞋品、三寸金莲、精品特展、制鞋技艺、场景复原7部分,包含60多个有关鞋的专题,展品多达上千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