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简称“北大新传院”,是承担北京大学在新闻学与传播学领域,本硕博三个层次的教育与研究任务的一个直属学院[1]。
历史
发轫
北京大学有悠久的新闻学教育研究历史,有“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摇篮”之称。
1918年10月14日,在校长蔡元培的推动下,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由蔡元培亲任会长,徐宝璜、邵飘萍开展对新闻学的讲解。该会章程规定“校内外人均可入会为会员”,吸引了众多校内师生和社会人士的加入,前后共有一百多位学员参加学习并获证书,其中包括毛泽东、陈公博、罗章龙、高君宇、谭平山、谭植棠。
1919年,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新闻学期刊《新闻周刊》。同年,徐宝璜撰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学著作《新闻学》。1920年1月24日,北大中国文学系开设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门新闻学课程,由徐宝璜讲授。然而时局动荡,加之徐宝璜英年早逝,增设新闻学系的构想未能实现。
另一方面,1924年,由美国新闻界发起,在燕京大学(后并入北京大学)成立了新闻系。发起委员会主席是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维廉(Walter Williams),筹办基金为5万美元。由白瑞华(Roswell S. Brittan)任系主任,纳什(Vernor Nash,又译聂士芬)等任教授。该系于1927年一度停办,但在1929年得到恢复并发展很快。课程设有新闻学原理、编辑、采访、写作、管理、印刷、照相等,被称为“远东方面最新式而设备最完全的新闻学校”。埃德加·斯诺也曾在该系任教,他过世后,后人根据遗嘱,将他的一部分骨灰葬于未名湖畔。
调整
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燕京大学[2]新闻系并入北大中文系,改设编辑专业(后改称新闻专业)。1958年6月,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71年,人大被撤消,该校新闻系不复存在,同年9月,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恢复。1977年全国高校恢复招生,北大新闻专业开始正式招生。1978年人大复办,北大新闻专业再次并回人大。
重建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传播学的发展,北京大学在国际政治系、中文系、艺术学系分别设立相关专业。
1983年,国际政治系设立国际文化交流专业,招收双学士学生。1986年,在国际政治学硕士点下招收国际文化传播方向研究生。
1984年,中文系开设了编辑学专业。
1995年,艺术学系开设广告学专业。
2001年5月28日,北京大学恢复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并整合了国际关系学院的传播学专业、信息管理系的编辑学专业、艺术学系的广告学专业。
2008年4月15日,北京大学恢复成立新闻学研究会,校长许智宏任会长。
2013年5月28日,根据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出的《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意见》,新华社与北京大学签约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
视频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北京大学有哪些专业和院系,大学生必备网,2021-01-07
- ↑ 燕京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搜狐,2017-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