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刚果(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刚果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he Congo,La République du Congo),简称刚果(布)

刚果(布)面积342000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赤道横贯中部。东、南两面邻刚果(金)安哥拉,北接中非喀麦隆,西连加蓬,西南临大西洋,海岸线长156公里。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中部、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气温高,湿度大。年平均气温在24~28℃之间。

人口524万(2018年)。全国有56个民族,属班图语系。最大的民族是南方的刚果族,包括拉利族、巴刚果族、维利族,约占总人口的45%;北方的姆博希族占16%;中部太凯族占20%;北方原始森林里还生活着少数俾格米人。官方语言为法语。民族语言南方为刚果语、莫努库图巴语,北方为林加拉语。全国居民中一半以上信奉原始宗教,26%信奉天主教,10%信奉基督教,3%信奉伊斯兰教。

首都布拉柴维尔(Brazzaville),人口160万(2019年),年平均气温约26℃。

政治历史

13世纪末至14世纪,班图人在刚果河下游建立了刚果王国,领土包括安哥拉、加蓬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疆域。15世纪晚期,欧洲人来到这里开始奴隶贸易。19世纪早期,奴隶贸易结束,这些班图王国也都衰落了。1880年10月3日,法国人正式占领这片土地,开始对刚果进行殖民统治。1884年,柏林会议确定法国殖民地与比属刚果以刚果河为界。1910年,法国设立法属赤道非洲,包括加蓬、乍得和中非共和国,布拉柴维尔被定为首府。[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属赤道非洲当局支持戴高乐将军。1940年至1943年,布拉柴维尔被选作自由法国的象征性首都。

1958年9月,经过法国全民公决,通过新宪法。法属赤道非洲解体。1958年11月28日,4个成员国各自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国家。1960年8月15日,刚果正式独立,这一天成为刚果国庆至今。独立后一度政权更迭频繁。1961年,菲勒贝尔·尤卢当选为第一任总统,旋即在1963年的“八月革命”中被推翻,由阿尔方斯·马桑巴-代巴接任,而他又在1968年7月31日被马里安·恩古瓦比等联合发动的“七·三一运动”推翻。次年12月国名改为刚果人民共和国。1977年,恩古瓦比遇刺身亡,若阿基姆·雍比-奥庞戈出任总统,两年后被执政党刚果劳动党(简称刚劳党)罢免,不久德尼·萨苏-恩格索成为党主席,同时当选总统。

1990年7月,劳动党决定放弃马列主义,但坚持社会主义,实行多党制,放弃领导地位。次年上半年举行全国会议,通过临时宪法,恢复独立时的国名、国旗和国歌。1992年,刚果共和国举行实行多党制后的首次总统大选,泛非社会民主联盟主席帕斯卡尔·利苏巴当选总统。1997年6月,刚果内战爆发,利苏巴战败逃亡,萨苏成为总统。

1998年1月,刚果共和国召开“全国和解、团结、民主和重建论坛”,决定在刚继续实行多元化民主,重建民族间信任和团结,确定3年弹性过渡期后举行总统大选。此后,刚政府基本在全国范围内平息了武装骚乱,与主要反政府武装派别达成停火和停战协定,除普尔地区外,国内局势逐步恢复稳定。2001年3、4月间,刚非排他性全国对话在首都布拉柴维尔举行,通过了政府提交的新宪法草案和和平与重建公约。2002年1月20日,刚全民公投通过新宪法。3月10日,刚举行总统选举,萨苏以压倒多数当选。此后,刚在除普尔省以外的其它地区顺利举行了立法、地方和参议院选举。8月14日,萨苏就任总统,并组成新一届政府,刚过渡期宣告结束。2003年3月,刚政府与普尔省的最后一支反政府武装签署和平协定。2005年1月7日,刚改组政府,新增设总理和4名国务部长职位。10月,萨苏总统批准流亡国外多年的前总理科莱拉回国。2006年8月,颁布《政党法》。2007和2008年,刚举行立法选举和地方选举,总统派获绝大多数席位。2009年7月12日,刚举行内战后第二次总统选举,萨苏以78.61%高票当选连任,8月14日宣誓就职。2009年9月15日,新政府成立,取消总理职位,设5名国务部长。 此后,政府于2011年8月、2012年9月两次改组,萨苏再度执政后,推行和平、统一、民族和解政策。 

政党

独立后刚果劳动党一党执政20余年。1990年实行多党制,目前政党总数180多个。由执政党刚果劳动党领导的多党执政联盟“总统多数派联盟”在刚政坛占据主导地位。2006年8月21日,萨苏总统签署颁布经刚国民议会和参议院通过的《政党法》。《政党法》规定,各政党及政治团体须体现民族多样性,并在刚各省会设有分部以体现地区代表性;政党的成立由国家监控;财政上,政党可享受国家资助;政党活动受法律保护,但不得利用宗教进行有政治目的的宣传。主要政党情况如下:

(1)刚果劳动党(Parti Congolais du Travail,PCT):简称“刚劳党”。1969年12月31日成立,现有约80万党员,执政党。创始人为已故总统恩古瓦比。1969—1992年为刚唯一合法政党。1992年在首届多党选举中失利,成为反对党。1997年10月内战结束后,重新成为执政党。1990年12月,召开“特别四大”修改党纲党章,放弃马列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作为党的政治指导,改“先锋队”为群众党。2002年7月,放弃原“镰刀、斧头和棕榈叶”的党徽图案,改用“大象”标志。2004年11月、2005年12月召开了中央委员会第四、第五次特别会议,讨论修改党纲、党章、重组易名事,但党内各派对此存有较大分歧,未达成共识。2006年8月,保守派抛开改革派擅自召开“五大”,使党险些陷于分裂境地。12月召开“特别五大”,决定搁置易名改组的争议,党内团结得以维护。2011年3月,刚果劳动党代理总书记伊西多尔·姆武巴(Isidore MVOUBA)主持召开刚劳党第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特别会议。会议决定2011年7月3—7日召开全党特别大会,主题为“在和平、稳定与团结的氛围中,以开放的态度重振刚果劳动党,为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7月,第六次特别大会召开,选举萨苏总统为中央委员会主席,皮埃尔·恩戈洛(Pierre NGOLO)为总书记。2017年立法选举中获90席。2019年12月,刚果劳动党召开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确定萨苏总统为下届总统大选候选人,皮埃尔·穆萨(Pierre MOUSSA)为总书记,政治局由41人增至75人,常务书记处由12人增至15人,中央委员会由412人增至750人。

(2)泛非社会民主联盟(Union Panafricaine pour la Démocratie Sociale,UPADS):简称“泛非联盟”。前政权执政党,现最大反对党。1991年1月成立,6月获合法地位。有约12万名党员,势力范围主要在南方尼阿里、雷库木和布昂扎三省。创始人、主席为前总统利苏巴。1997年10月,利苏巴在内战失败后流亡国外。12月召开会议,原执行局成员、前国务部长马丁·姆贝里当选为代理第一书记,并组成临时执行局。1998年1月,参加“全国和解、团结、民主和重建论坛”。2000年8月,举行全国委员会特别会议,选举姆贝里为总书记和代理主席。2001年12月,姆贝里因党内矛盾辞职另组新党。2004年9月,利苏巴指定翁加古·达楚(Ongakou DATCHOU)任主席,保罗·马基塔(Paul MAKITA)为党的总书记,宣布党员不得进入国家机构,将进入议会的议员开除出党。2006年12月,召开“一大”,帕斯卡尔·马比阿拉(Pascal MABIALA)当选总书记。2007年参加立法选举,获得11个席位,成为议会第二大党,但公开表示在党的领导人仍流亡国外的情况下无意入阁。马比阿拉代表的“白派”与前总书记穆库埃凯(Christophe MOUKOUEKE)代表的“黄派”之间存在很大分歧,党内分裂严重。2010年12月,泛非社会民主联盟召开会议,选举马比阿拉为总书记。2017年立法选举中获8席。

(3)民主与社会进步联盟(Rassemblement pour la Démocratie et le Progrès Social):简称民进盟(RDPS)。1990年10月19日成立,曾有党员10万人,势力范围主要集中于南方黑角市和奎卢省。创始人为前议长让·皮埃尔·蒂斯特雷·齐卡亚(Jean Pierre Thystere TCHICAYA)。自称左翼政党。党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反对独断专横、专制主义和一党制的社会,反对国家成为少数人致富的机器。内战结束后,该党明确支持萨苏新政权,参与战后重建。现任主席马比奥·马翁古-曾加(Mabio MAVOUNGOU-ZINGA),总书记米歇尔·贡戈(Michel KONKO)。本届国民议会该党领衔的总统多数派政党占15席。

资源

能矿资源

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在海上进行大规模开采,内陆油田尚处于勘探阶段。近几年年产量在9000万到1亿桶之间,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主要产油国之一。石油产值约占刚国内生产总值的50%,石油出口约占出口总收入的80%。钾盐矿储量约数60亿吨,磷酸盐矿600万吨,铁矿约250亿吨。此外还有铝、锌、铜等金属矿。

农牧渔业

农牧业落后,2017年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2%。粮食、肉类、蔬菜等均不能自给,90%以上依赖进口。可耕地面积1000万公顷,已耕种面积约20万公顷,主要集中在南方。农村人口约160万。农业生产以个体生产为主,个体农民耕种的土地占已耕面积的68%,国营和外资合营农场占28%,私营农场占2.45%。主要粮食作物有木薯玉米、稻谷、土豆花生香蕉等,经济作物有甘蔗、可可、咖啡、油棕、烟草等,畜产品有等。

渔业包括海上、淡水捕鱼和养殖业。

林业

森林资源丰富,面积2200万公顷,约占全国面积的65%。可开采木材多达300余种,主要出口品种有铁木、刺果美等40余种。林业是继石油之后刚政府第二大财政收入来源,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约占5%。2014年木材贸易占出口总额约3.6%。2015年出口木材93.37万立方米,以原木和未经干燥的锯材为主。

工业

独立后,曾建立200多家工业企业,因企业经营不善和战争破坏,原有生产型项目已基本不存在。现生产型企业基本是外国独资或控股。2017年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3%。刚全国发电装机总量为361MW,主要为水电和天然气发电。

服务业

2017年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5%。商业大部分控制在以法资为主的刚果—奎卢·尼阿里贸易公司、刚—法西非贸易公司和桑加·乌班吉贸易公司的手中,零售业主要由马里和黎巴嫩人经营,小型商业服务由西非商人(以塞内加尔、马里人为主)控制。近年来,中国商人增多,大多经营日用百货等小商品。

交通运输

铁路:大洋铁路是全国仅有的一条铁路,也是非洲最早的铁路之一,1934年由法国殖民者修建。总长886公里,其中主干线长512公里,连接首都布拉柴维尔和港口城市黑角,系刚东西交通命脉。设计年货运量300万吨,因年久失修,目前年货运量仅70万吨,客运量80万人次。

对外关系

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主张在平等互利、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同一切奉行和平、自由、公正、团结的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立足非洲,重点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奉行睦邻友好政策,积极推动中部非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近年来,在优先发展同法国关系的同时,积极发展同美国、欧盟以及亚洲国家的关系,力求实现外交与合作多元化。

同法国的关系

刚系法国前殖民地。法是刚第一大援助国、第一大投资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和第四大出口目的地国。目前,在刚共有180家法资企业,雇佣当地员工1.5万人,法在刚技术人员和侨民有7000多人。2005至2008年,法共免除刚5130亿非郎(约9.3亿美元)和6512万欧元债务。2013年4月、2014年1月萨苏总统对法国进行工作访问,2013年12月赴法出席法非和平和安全峰会。2015年7月,萨苏总统赴法国进行国事访问。2016年6月,加科索外长访法。2017年1月,萨苏总统出席在马里举行的第27届法非峰会。2018年6月,法外长勒德里昂访刚。同年11月,萨苏总统赴法国出席一战结束100周年纪念活动。2019年9月初,萨苏总统赴法国进行工作访问,同月,萨苏总统赴法国出席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葬礼。

同美国的关系

刚美1960年建交。2000年,刚被美列为《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惠及国。美在刚重点投资石油开发,系刚石油主要进口国。美雪佛龙公司收购了刚果石油公司25%的股份,还获得了安哥拉刚果边境海上油田的开采权。2004年7月,美免除刚134亿非郎债务,对119亿非郎债务作出延期偿还安排。2009年6月,美免除刚全部共计70亿非郎债务。2014年8月,萨苏总统出席在华盛顿举行的首届美非峰会。2016年12月,萨苏赴美与美方就利比亚问题交换意见。2017年2月,美众议院代表团访刚。

同俄罗斯的关系

刚果与苏联于1964年建交。双方签有文化、科学、贸易、航空、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和友好合作条约。苏联解体后,原苏联驻刚使馆改为俄罗斯使馆,同时关闭了在黑角的总领馆。2002年12月,俄外交部派团访刚,并宣布减免刚3亿美元债务,减债幅度达70%。2014年4月,在莫斯科召开两国经贸混委会会议。2016年4月,俄罗斯能源部副部长作为总统特使出席萨苏总统就职仪式。2017年3月,加科索外长对俄进行工作访问。2019年5月,萨苏总统访俄。2019年10月,萨苏总统出席首届俄非峰会,并与俄总统普京举行双边会晤。

同非洲国家的关系

刚重视睦邻友好,积极参与地区事务,是中部非洲经济和货币共同体、中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成员国。同刚果(金)、加蓬、喀麦隆、中非、乍得等邻国和其他非洲国家均保持友好合作关系。

与刚果(金)总体保持友好关系。 2011年2月,卡比拉总统官邸遭武装分子袭击,刚果(金)怀疑是流亡在刚果(布)的反政府人士所为,两国关系一度紧张,刚果(金)政府召回驻刚果(布)大使。萨苏总统和伊奎贝外长分别访刚果(金)做解释工作,此后两国关系逐步恢复正常。12月,刚果(布)国务部长姆武巴以总统特使身份出席卡比拉总统就职仪式。2012年3月,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发生军火库爆炸事件,刚果(金)外长向萨苏总统面交了卡比拉总统的慰问信,并宣布提供医疗物资援助。9月,卡比拉总统访刚果(布)。11月,萨苏总统赴刚果(金)会晤卡比拉总统,就两刚关系、刚果(金)东部局势等问题交换意见。2013年1月至7月,卡比拉总统三度访问刚果(布)。2014年6月,两国第四次混委会会议在金沙萨召开。2015年9月,两国第五次防务与安全委员会会议在金沙萨举行;卡比拉赴刚果(布)出席第十一届非洲运动会开幕式。2016年2月和6月,卡比拉总统2次访问刚果(布)。2017年12月和2018年2月,萨苏总统、卡比拉总统和安哥拉总统洛伦索2次举行三国元首会谈。2019年2月,刚果(金)新任总统齐塞克迪访问刚果(布)。5月,萨苏总统赴刚果(金)首都金沙萨,出席齐塞克迪总统之父的葬礼。

积极调解并推动解决乍得苏丹危机和利比亚问题。2011年3月,萨苏总统赴毛里塔尼亚参加非盟利比亚问题特别委员会五国首脑会议。4月,萨苏总统再次出席在毛里塔尼亚召开的非盟利比亚问题特别委员会会议,随后同委员会其他成员国领导人一道赴利比亚进行斡旋。2016年11月,萨苏总统当选为非盟利比亚问题高级委员会主席,并于2017年1月在刚主持召开委员会第二次会议。11月,利比亚城市和部族高级委员会会议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召开,萨苏总统、利比亚城市和部族高级委员会主席拉日利出席。2018年5月,萨苏总统赴法出席利比亚问题国际会议。2019年6月,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总理萨拉杰访刚并会见萨苏总统。2020年1月,萨苏总统出席利比亚问题柏林峰会。3月,萨苏总统在刚主持召开非盟利比亚问题联系小组会议。

积极调解中非共和国危机。2012年12月中非形势恶化后,萨苏总统出任中非危机行动委员会主席,推动中非政府与反政府武装达成和平协议,缓和中非国内和中部非洲安全局势。2013年5月,中非过渡国家元首乔托迪亚访刚,介绍中非过渡时期路线图执行情况。2014年2月,中非过渡国家元首庞扎访刚,与萨苏总统就中非局势进行了工作座谈。同月,中非过渡政府总理恩扎帕耶凯访刚。3月,第四次中非共和国国际联络小组会议在布拉柴维尔举行。5月,庞扎总统访刚。7月,中非和解对话论坛在布拉柴维尔召开。2015年3月,伊奎贝外长与非盟和安委员切尔古在布拉柴维尔主持召开中非问题国际联络小组第七次会议。5月,萨苏总统赴中非出席中非全国和平与和解论坛开幕式。2016年3月,萨苏总统赴中非出席图瓦德拉总统就职仪式。4月,中非新当选总统图瓦德拉访刚,与萨苏总统就中非局势和地区形势交换意见。目前萨苏总统系中非和平行动后续委员会主席。

与安哥拉签有军事协议,安曾在刚南部有驻军。2009年8月,多斯桑托斯总统出席萨苏总统就职仪式。2010年6月,萨苏总统赴南非参加世界杯开幕式期间同安哥拉总统举行会晤。2014年3月,萨苏总统对安哥拉进行工作访问。2015年3月,萨苏总统对安哥拉进行工作访问。11月,萨苏总统赴安出席安独立40周年庆祝活动。2016年12月,安哥拉外长希科蒂访刚。2020年3月,安哥拉总统特使、外长奥古斯托访刚。

加蓬前总统奥马尔·邦戈曾积极调解刚果(布)各派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成刚政府与反政府各派签署和平协议。2009年11月,萨苏总统访加。2015年9月,阿里·邦戈总统赴刚出席第十一届非洲运动会开幕式。2016年6月,阿里·邦戈总统访刚。10月,加总理恩贡戴访刚。2018年2月,加蓬总统邦戈访刚。

积极发展与其他非洲国家的关系。 2013年2月,卢旺达总统卡加梅访刚。5月,南非总统祖马访刚。7月,几内亚总统孔戴、贝宁总统亚伊先后访刚,萨苏总统访问布隆迪。8月,赤道几内亚、尼日尔总统、中非过渡国家元首等出席刚独立53周年庆典。2014年5月,尼日利亚总统乔纳森对刚进行工作访问。2014年5月,萨苏总统赴南非出席祖马总统连任就职仪式。2016年1月,贝宁总统亚伊访刚。4月,萨苏总统出席尼日尔总统优素福就职仪式。4月,纳米比亚、尼日尔、加蓬、安哥拉、几内亚、塞内加尔、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乍得等国元首和首脑出席萨苏总统就职仪式。4月、9月,多哥总统福雷两度访刚。5月,萨苏总统出席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就职仪式。8月,赤道几内亚、贝宁、中非、几内亚、科特迪瓦等国政要出席刚独立庆典。2017年3月,萨苏访问阿尔及利亚。4月,冈比亚总统巴罗访刚。5月,多哥总统福雷访刚。2018年7月,马里总统凯塔访刚。2019年6月,萨苏总统赴尼日利亚出席尼民主日暨布哈里总统成功连任庆祝活动。2019年8月,萨苏总统赴安哥拉,与乌干达、卢旺达、刚果(金)、安哥拉四国元首共同出席大湖地区国际会议小型峰会。

2010年1月,萨苏总统出席在中非首都班吉举行的第10届中部非洲经济与货币共同体(CEMAC)首脑峰会,并担任该机构2010年轮值主席。2012年7月,CEMAC第11届首脑会议在布拉柴维尔召开。2016年7月,萨苏总统赴赤道几内亚出席CEMAC特别首脑会议。11月,穆安巴总理会见CEMAC委员会主席穆萨。2018年10月,萨苏总统赴乍得出席CEMAC国家领导人特别峰会。

2014年5月,非盟首脑特别峰会在刚举行。2016年7月,萨苏总统赴卢旺达基加利出席非盟第27次首脑会议。2017年1月和7月,萨苏赴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出席非盟第28、29次首脑会议,5月赴赤道几内亚出席非盟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十国元首委员会会议。2020年2月,萨苏总统赴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出席第33届非盟首脑会议。

同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关系

2014年7月,意大利总理伦齐对刚进行工作访问。2015年2月,萨苏总统访问意大利。5月,萨苏总统赴米兰出席世界博览会。2016年3月,加科索外长访问欧盟总部。12月,萨苏赴古巴吊唁卡斯特罗。2017年4月,穆安巴总理访问古巴。5月,加科索外长访问黎巴嫩。

2011年3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代表团访刚,对刚达到重债穷国完成点后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评估,认为情况总体令人满意。2015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向刚赠送8650万非洲法郎卫生用品。2018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访刚。2019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访刚。

2015年11月,萨苏总统赴法国出席巴黎气候变化大会。2016年2月,第23届国际刑警组织非洲地区大会在刚首都布拉柴维尔召开,萨苏总统出席并发表讲话。4月,刚签署气候变化《巴黎协定》。11月,萨苏总统赴摩洛哥出席马拉喀什气候变化大会。11月,世界银行提供2.9亿美元资金支持刚农业发展、社区减贫和教育改革。[2]

风俗禁忌

民风民俗

刚全国87%的国民信奉天主教和新教,10%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余3%信奉原始宗教。在刚中国企业及华人华侨应尊重当地人的宗教习惯,如避免在每月13日举行庆典、派对等活动。此外,请勿拿当地人宗教习惯开玩笑。在与其交谈或共事时,须给予尊重,礼貌待人。

由于长期受法国殖民统治,刚果(布)人生活习惯受西方影响较深。与刚方聚餐饮酒时,一般不强行劝酒;请勿打听个人隐私,如年龄、收入、家庭成员、宗教信仰等;应根据工作、会谈及休闲等不同场合恰当着装;切勿在非吸烟场合吸烟;即使在允许吸烟的场合下,如有女士在场,应预先征求其同意。切勿在大街上边走边吸烟。

当地节日

公众节日:1月1日,新年元旦;5月1日,国际劳动节。

宗教节日:复活节周一,4月22日;耶稣升天节,5月30日;圣灵降临节周一(与民族和解日重复),6月10日;万圣节,11月1日;圣诞节,12月25日。

民族节日:民族和解日,6月10日;国庆节,8月15日,一般放假3天;共和国日,11月28日,放假一天。

參考资料

  1. 刚果共和国国家概况 2020-06-04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
  2. 刚果(布)2020-06-04 来源:中国领事服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