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刘侍读(张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刘侍读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刘侍读》中国当代作家张强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刘侍读

民国期间,在通往济南的大路上,跑着一辆马车。马车后面跟着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这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刘侍读。寒风凛冽,大雪纷飞,车后窗不断传出另一个小男孩的声音:“刘侍读,天太冷了,你上车来暖和暖和吧!”这就是张家去济南读书的少爷——张主读。刘侍读说:“不了,少爷,我上车暖和暖和,再下来,就不搁冻了。”张主读不满意地说:“你自己愿意下去的,又没人叫你下去,只要我冻不着,还能让你冻着,傻瓜!”

刘侍读是张主读爷爷半夜里送回家来的小孩。爷爷给奶奶说:“这就是我那个不错的同僚的孙子,他爷爷遭奸人陷害,被判满门抄斩,我把他偷家来,算是给我同僚家留个根吧。咱拿着当亲孙子对待,给人家说,就是你从街上捡来的孩子,留下来陪咱孙子读书。留和刘同音,就叫他姓刘,侍奉咱孙子读书,就是侍读。根据这个意思就叫刘侍读吧!”爷爷说完,连夜乘车回了外地。第二天,全家上下包括厨师、保母、护院、长工、短工几十口人都知道了——刘侍读是奶奶从街上捡回来的孩子,陪着少爷读书,叫刘侍读,或叫小侍读,其他什么都不知道。

几年以后,刘侍读陪着张主读在老家读完了私塾,这是陪着他去济南读书。傍黑天的时候,马车在济南张家门前停下,车把式牛二叫人来卸下米面、猪肉、食油、白菜、萝卜等农产品,就到后院去放车喂马。刘侍读陪着张主读到前厅给太爷爷、太奶奶报安。太奶奶说:“小侍读,赶明天你们就去市立高中读书,你的外边就穿去年穿的那件皮袍,已经放到你的床上了。去年没大穿,还挺新鲜。今年没有给你做新的,赶明年再给你做。明天早晨吃过早饭别忘了到账房里领几个钱,中午你们就在学里吃饭。晚上牛二去接你们。”刘侍读和张主读同时答应着,刘妈就端上饭来了。晚饭是胡辣汤和小米煎饼,四样咸菜——豆腐乳,香椿芽,五香萝卜干,辣菜疙瘩。

吃过晚饭以后,太奶奶说:“你们回屋去吧,今天怪累的就不用过来请安了。你们过去读一会书就睡觉吧,铺已经给你们烘好了。”

第二天早晨,牛二按时把他们送到学校里。刘侍读陪着张主读学习,享受学生一样的待遇,因为太爷爷也为刘侍读交了学费。只是刘侍读在课前得准备好——课本、记录薄、作业薄、笔墨等学习用品。中午下了课,刘侍读先到食堂看了看,回来对张主读说:“少爷,今天中午主食有香油果子、葱花油饼、白面馒头、牛肉拉面、猪肉混沌、小米糊饾等;辅食有黄豆芽、绿豆芽、白菜豆腐、芹菜肉丝、大葱炖松肉、羊肉丸子等。咱吃什么呢?”张主读说:“一人一碗牛肉拉面,你要大碗的,我要小碗的;辅食:要上一个羊肉丸子,一个白菜豆腐。早晨领的这些钱咱尽量都花净,要不以后就不给咱这么多钱了。”刘侍读买回饭菜,两个人就坐下来,一块吃饭。吃完了饭,两个人在校院里玩了一会就上课了。下午放学,牛二准时来到校门口,把他们拉回去。回来以后先到太爷爷、太奶奶屋里报安。太爷爷询问学习情况;太奶奶询问饭菜情况,嘱咐一些应该注意的事。接着就吃晚饭,吃完晚饭,就回屋读书,读到晚上九点钟,就到前院给太爷爷、太奶奶请安,然后回屋睡觉。半夜里,张主读醒来了说:“侍读哥哥,我尿尿。”睡在下头的刘侍读就起来,给张主读拿来尿壶,让他尿尿。有时候他要喝水,还得洗洗手,给他倒上一杯水,兑上点凉的,让他喝了。好在张主读一晚上就尿一次尿,刘侍读也跟着尿一次,倒也不耽误睡觉!在老家是这样,在济南家里也是这样,刘侍读都习惯了。

这样在济南的学习生活又过了几年,刘侍读考上了公费的北京大学,张主读就回到家乡接管了家业。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鬼子投降的时候国民党的广播电台女播音员广播:“中国军事专家留美博士刘侍读乘坐美国飞机巡视中国战场一周……”就在这次巡视完毕,刘侍读没下飞机就被美国人劫持到了美国。从此刘侍读就在中国销声匿迹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美关系有所缓解。刘侍读得以有机会回到祖国,他回到老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张主读上坟。张家祖林在整平土地时早已夷为平地,现在已经种上了庄稼。刘侍读坚持要上坟,张家后人领着他来到张家祖林。祖林的玉米已经黄叶,稼地两边的白杨树开始落叶。坟墓早就没有了,刘侍读围着玉米地转了一圈看了看,就在路边上点着香,烧了冥币。一阵风吹来,冥币的纸灰纷纷飞进玉米从中自然落地。这正是:

白杨淅沥根下土,

侍读归来祭主读。

冥币化作纸蝴蝶,

飞进稼地觅白骨。[1]

作者简介

张强,平阴县安城镇退休教师,中共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