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出血性疾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出血性疾病当人体的止血机能发生障碍时,可引起皮肤、粘膜和内脏的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即出血不止,凡是具有这种出血倾向的疾病均可称之为出血性疾病。[1]

病因

血管壁异常

先天性或遗传性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家族性单纯性紫癜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全身弥漫性血管角化病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获得性

  1. 免疫性如过敏性紫癜药物过敏性紫癜自身免疫性紫癜等。
  2. 非免疫性如维生素C缺乏症机械性紫癜单纯性紫癜感染性紫癜皮质激素性紫癜老年性紫癜体位性紫癜等。

血小板异常

血小板数量异常

  1. 血小板生成减少遗传性:如Wiskott-Aldrich综合征、Trousseau综合征地中海血小板较少症伴巨大血小板、Alport综合征、Chediak-Higashi综合征、Fanconi贫血、血小板较少伴桡骨缺失综合征等。获得性: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肿瘤性骨髓浸润白血病等、理化生物因素所致巨核细胞及血小板生成受抑(如放射线、药物性、感染性等)等。[2]
  2. 血小板消耗或破坏过多
  • 免疫性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 非免疫性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素性血小板减少症、药物性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血小板增多

如原发血小板增多症和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部分患者可出现出血表现。

血小板质量异常

  1. 遗传性如血小板无力症Bernard-Soulier综合征等。
  2. 获得性由抗血小板药物、感染、尿毒症异常球蛋白血症肝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可造成血小板质量异常引起出血症状。

凝血因子数量及质量异常

也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1. 遗传性:如血友病A、B及遗传性Ⅱ、Ⅴ、Ⅶ、Ⅹ、Ⅺ、Ⅻ、Ⅷ因子以及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等。
  2. 获得性:如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肝脏疾病导致的凝血因子异常、获得性凝血因子抑制物等。

抗凝与纤溶异常

如抗凝剂或溶栓药物使用过量、蛇咬伤、鼠药中毒等。

早期症状

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同部位的出血。对于出血性疾病进行初步评估时,详细询问患者的出血病史,家族史、症状并仔细检查患者的出血体征等对于患者的诊断非常在采集病史是应注意患者的性别、出血时年龄、出血频度、药物、手术、外伤史、无家族史等。[3]

临床表现常因发病机制的不同而异。

皮肤黏膜下出血

各种出血性疾病特别是血管及血小板疾病,最常见、最易发现的症状和体征是皮肤、黏膜下出血。其表现因出血程度、范围及出血部位不同而呈现下列类型。

  1. 出血点指皮肤上直径2mm以内的出血,多如针头大小,通常不高出皮面,按压不退色。早期呈暗红色,1~2周内完全吸收。出血点可散在分布全身各部位,以四肢较多见,躯干下部较常见。
  2. 紫癜为直径3~5mm的皮下出血,不高出皮面,压制不退色,其性质、特点、部位及临床意义与出血点相同。
  3. 淤斑为直径5mm以上的皮下片状出血,分布部位与出血点、紫癜相同。单发及多发小片状淤斑,一般提示为血管或血小板疾病;大片淤斑常见于严重血小板减少或功能缺陷及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4. 血疱口腔黏膜血疱常为重症血小板减少的表现。
  5. 鼻出血血小板疾病、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常见。但高温、气候干燥情况下,正常人也可出现鼻出血。如只有一侧鼻腔出血,局部血管因素要比凝血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大。
  6. 牙龈出血是血小板疾病和血管性疾病的常见症状。

深部组织出血

深部组织出血常见于较深皮下、肌肉、关节腔及浆膜腔等部位。

  1. 血肿较深部皮下、肌肉及其他软组织出血。血肿较大时可引起胀痛,压迫邻近组织器官引起疼痛及功能障碍等。轻度外伤或自发血肿常见于凝血机制障碍,如血友病等。
  2. 关节出血常见于负重关节如膝、踝、肘、腕及髋关节等。早期可见关节肿胀、疼痛,关节穿刺可抽出不易凝固的陈旧性血液。反复关节出血可导致关节永久性畸形及严重功能障碍。关节出血常见于凝血机制障碍,如血友病等。
  3. 浆膜腔出血主要见于腹腔、胸膜心包睾丸鞘膜出血。原因不明或自发性浆膜腔出血多见于凝血机制障碍,如血友病等。
  4. 眼底出血多见于严重血小板减少及严重血管病变者,其他出血性疾病较少见。

内脏出血

内脏出血临床可表现为咯血呕血便血血尿、引导出血及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出血量较大。除相应器官、系统症状外,还可伴有失血引起的循环障碍,甚至休克等症状。主要见于重症血小板减少症及凝血因子缺乏症。[4]

检查

根据患者的病史及体检,判断是否存在止血功能障碍,并分析可能的病因,实验室检查对出血性疾病的诊断至关重要。

筛选试验

包括毛细血管脆性试验、血小板计数、初学时间、凝血时间、部分活化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等。

确诊试验

  1. 血管异常包括毛细血管镜检查和vWF测定等。
  2. 血小板异常血小板黏附和聚集试验等。
  3. 凝血异常包括各种凝血因子的抗原及活性测定、凝血酶生成及纠正试验等。
  4. 抗凝异常包括抗凝血酶Ⅲ抗原及活性或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蛋白C、狼疮抗凝物测定等。
  5. 纤溶异常包括鱼精蛋白副凝试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纤溶酶原测定等。

特殊检查

对一些遗传性疾病及一些少见的出血性疾病,还需进行一些特殊检查如蛋白质结构分析、基因测定及免疫病理学检查等才能确诊。

鉴别

出血性疾病主要是其病因和分类之间的鉴别诊断,例如血管因素所致出血性疾病,血小板因素所致出血性疾病,凝血因子异常所致出血性疾病,纤维蛋白溶解过度所致出血性疾病,循环抗凝物质所致出血性疾病之间的鉴别诊断。

并发症

慢性出血性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是贫血;急性出血性疾病可并发休克,甚至死亡。

治疗方法

出血性疾病种类繁多,发病机制各异,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病因及发病机制给予相应治疗措施。

血管因素所致出血性疾病的治疗

除病因治疗外,单纯血管因素所致出血一般用减低血管脆性和通透性的药物治疗如路丁卡络柳钠酚磺乙胺维生素C、血凝片、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根据储蓄额情况选用缩血管药物(如垂体后叶素、麻黄素等)治疗。

血小板因素所致出血性疾病的治疗

(1)促进血小板生成药物

  1. 血小板生成素(TPO)TPO参与巨核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并分裂形成有功能的血小板的全过程。
  2. IL-11作用于骨髓细胞中原始造血干细胞,引起巨核系祖细胞倍体的增加,促进巨核细胞成熟,增加外周血小板数量。

增强血小板功能药物

巴曲酶可能促进血小板活化,诱导血小板聚集。

肾上腺皮质激素

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抗体的产生,阻断巨噬细胞Fc受体,使附有抗体或免疫复合物的血小板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破坏减少,使血小板在脾内滞留减少,提高外周血小板数量。主要用于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用泼尼松。

免疫抑制剂

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霉素等免疫抑制剂可通过抑制免疫使血小板抗体生成减少。

脾切除

药物治疗无效或脾亢所致血小板明显减少,可考虑做脾切除术以减少血小板破坏场所。

输注血小板

原则上仅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量或质异常引起的严重出血。当血小板计数小于20×109/L,常伴有广泛而严重的出血,如咯血、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预防性和治疗性输注血小板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当血小板计数大于20×109/L,出血一般较轻,通常无需输注血小板,以免反复输注血小板后产生同种抗血小板抗体,至日后需紧急输注血小板时疗效降低。

凝血障碍所致出血性疾病的治疗

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凝血因子缺乏性疾病可分别采用补充维生素K(凝血酶原、FⅦ、FⅨ、FⅩ缺乏)及补充血浆及血液制品(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等治疗措施。

预防

出血性疾病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与遗传因素有关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家族中有遗传史;另一种是继发性出血性疾病,是由于后天外界因素的不良刺激而导致机体功能异常,无论哪种出血性疾病,都表现为出血倾向或出血不止,而且在病人一生中多发,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应注意:

  1. 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潘生丁消炎痛保泰松右旋糖酐等,对出血性疾病的病人来说,是不安全药物,因其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作用,可加重出血。
  2. 注意饮食,在食物选择上宜多食些含维生素C较多的水果和蔬菜,并讲究烹调方法,避免粗硬食物,如鱼,骨头等,以免不小心刺破消化道的粘膜,引起出血。
  3. 保护好皮肤,粘膜,病人应减少对皮肤,粘膜的刺激,刷牙时要用软毛牙刷或用棉球擦洗,避免损伤齿龈,引起出血,衣着要稍宽大些,活动时要避免使用锐利工具,尽量避免肢体与外界物体的碰撞,防止皮肤受损,皮下出血。
  4. 在家中如果发生创伤性出血,尽量采取压迫止血,同时限制出血部位关节活动,止血方法有加压包扎止血,用干毛巾手帕盖于伤口加压包扎;指压止血法,用手指,手掌或拳头压住出血动脉靠近心脏的一端,可切断血流,达到暂时止血的目的,如果短时间不能达到完全止血,应紧急前往医院进行救治。
  5. 防止家中交叉感染,交叉感染是引起血液病继发感染的常见因素,当亲戚朋友患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时,应避免与患者接触,室内环境要保持清洁。

视频

39 出血性疾病概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