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和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保和殿,是北京故宫外朝的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以北,是故宫少数至今仍保留明代原形的建筑之一。
历史
保和殿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谨身殿”。明朝嘉靖年间遭火灾,重修后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建极殿”。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始改名“保和殿”。“保和” 出自《易经》,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也就是神志得专一,以保持宇宙间万物和谐。
保和殿在明朝、清朝的用途不同。明朝,举行大典前,皇帝经常在此更衣。清朝,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在此赐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宴,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清朝每岁终,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洲、蒙古、汉军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黄册。
清朝初年,后三宫修复前,顺治帝、康熙帝曾在此居住。顺治三年(1646年)至顺治十三年(1656年),顺治帝居住保和殿,时称“位育宫”,顺治帝大婚也在此举行。康熙帝自即位至康熙八年(1669年)居住保和殿,时称“清宁宫”。这两位皇帝居住保和殿时,均以暂居而改称殿名。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起,保和殿成为每科殿试的固定场所。在礼部举行的会试中获录取的人(称为贡士,其中第一名为会元)方有资格参加殿试。题目由皇帝拟定,并指定大臣阅卷。
辛亥革命后,清逊帝溥仪仍居后宫。袁世凯意图称帝时,以三大殿为宫殿,对内外装潢有所改动。其中写有殿名的匾额上面的满文被凿去,汉文移至中间。
建筑
保和殿现存主体梁架仍为明代建筑。建筑结构采用“减柱造”特殊法式,减去了殿内前檐六根金柱,开阔了空间。保和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高29.50平方米,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上下檐角安放9个小兽。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下檐为重昂五踩斗栱。内外檐都采用了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六架天花梁彩画和殿内的偏重丹红色装修及陈设十分协调。
殿内金砖铺地,坐北向南设雕镂金漆宝座。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安板门两扇,上加木质浮雕如意云龙浑金毗庐帽。殿内宝座居中,宝座上方悬挂有乾隆帝御题“皇建有极”匾额,意即任君建立天下最高准则。两侧柱子上悬挂乾隆帝御题对联:“祖训昭垂我后嗣子孙尚克钦承有永,天心降鉴惟万方臣庶当思容保无疆。”
保和殿后阶陛中间有一块雕刻着云、龙、海水和山崖的御路石,人们称之为云龙石雕。石料产自京西房山大石窝,在建造时需要万人以上的民工花费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拖到工地。
太和、中和与保和三大殿所在的台基上,设置有龙头形状的离首。下雨时,排水头一起喷水,形成“千龙吐水”的景观。
保和殿东、西两侧有墙,墙上各开一随墙门。三大殿台基以下,东、西两侧另外各有一门:
- 后右门:位于保和殿西侧。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
- 后左门:位于保和殿东侧。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
保和殿前的东、西两侧有庑房(称保和殿东庑、保和殿西庑),分别从后右门、后左门一直向南延伸到太和殿东西两侧的中右门、中左门。
2004年,保和殿西庑的故宫博物院绘画馆因古建筑修缮而关闭。
2005年,保和殿西庑及西北崇楼开始举办常设展览“天府永藏”展,介绍不同来源的故宫文物。[1]2008年8月8日,保和殿西庑及西北崇楼展室施工完毕,恢复举办“天府永藏”展。
2004年,故宫博物院钟表馆从保和殿东庑迁回了修葺一新的奉先殿。
2008年8月8日,保和殿东庑开始举办“宫阙述往”展,全面展示紫禁城历史。[2]后闭展。
保和殿大学士
清朝顺治至乾隆年间,曾设置以保和殿命名的保和殿大学士一职。此职位为所谓的“三殿三阁大学士”之一,鄂尔泰、张廷玉等都曾获此官衔。至乾隆任命傅恒后未有任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