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俄罗斯战略火箭部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俄罗斯战略火箭部队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俄罗斯战略火箭部队

成立日期: 1959年12月17日

国家: 俄罗斯联邦

俄罗斯战略火箭部队,又称战略导弹部队(俄语:Ракетные войска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ого назначения),是俄罗斯联邦战略打击部队,地位同海陆空三军平等,受俄罗斯最高统帅部直接指挥。

1959年12月17日,苏共中央决定成立战略火箭部队,1960年1月14日正式成立。苏联解体后由俄罗斯继承,是俄罗斯联邦独立常备武装力量。[1]

发展沿革

历史背景

1949年8月29日,苏联在中亚塞米巴拉金斯克无人区成功试爆首颗原子弹,宣告美国对苏核讹诈的历史就此告终。由于美国战略轰炸机对二战结束起了重要作用,而且是用B-29轰炸机投下的首颗原子弹,斯大林于1947年责成天才设计师米亚西舍夫研制能携带"货物"(苏联官方对原子弹的"隐称")并突袭美国的远程喷气式轰炸机

重任在身的米亚西舍夫率领设计团队,只花了五年功夫便研制出能携带5吨核弹飞行1.2万公里的"空中超级堡垒",苏军编号为米亚-4。但斯大林心仪的米亚-4却没能成为接班人赫鲁晓夫心目中的"宠儿"。1954年5月1日红场阅兵前,赫鲁晓夫亲自视察米亚-4轰炸机的进展。米亚西舍夫承认,空袭美国的米亚-4只有"单程机票",飞抵美国后轰炸机的剩余燃料已不够返回苏联。赫鲁晓夫就此明白:"攻击美国的任务只好用其他手段来完成了。"

此时,领导苏联国防工业部的是在二战期间创造过多项奇迹的乌斯季诺夫,他经常在赫鲁晓夫耳边灌输"导弹是个神奇玩意"的思想。1956年2月27日,赫鲁晓夫接受乌斯季诺夫的邀请,带领苏共中央政治局和部长会议的成员视察科罗廖夫领导的导弹设计局。

这次视察让赫鲁晓夫印象深刻。他晚年回忆说:"厂房里可以装得下一架B-29,我的眼睛不由自主地搜寻起飞机来。可那里没有一件像能飞的东西,只有一些长长的不知是水桶还是罐子的东西,它们或横放或竖立。可以说,苏联最高军事机密就这样以令人诧异的方式展现在我的眼前。"这里展示的导弹包括短程的R-1导弹--纳粹德国V-2导弹的精密仿制品;能携带核战斗部的R-5中程导弹,从前线发射可打击英国法国全境。最神秘的是当时正在研制的R-7弹道导弹,它足以攻击美国本土。乌斯季诺夫向赫鲁晓夫许诺,只需用这些导弹携带5颗核弹头,就能摧毁苏联在欧洲的头号对手--英国。

这次访问毫无悬念地坚定了赫鲁晓夫乃至苏联最高层发展战略导弹以及相关部队的决心。1956-1957年苏联单方面削减兵力超过200万人,1958年裁减30万,1961年赫鲁晓夫继续宣布裁军120万。赫鲁晓夫坚信,一支用战略导弹武装起来的部队足以抵挡一切威胁。

在20世纪50年代前期,苏联将领普遍对导弹缺乏热情,认为导弹昂贵笨重,缺乏军事效率。这种指责绝非空穴来风,此时的导弹都采用低温燃料作为动力,一旦燃料加注后导弹就必须发射。此外多数导弹平均有一半的发射都遭遇失败。

成立背景

但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一切都发生了改变,苏联导弹燃料和制导系统研究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科罗廖夫克服重重障碍,终于在1957年8月21日完成R-7洲际导弹的全程试验,射程达8000公里。苏联政府宣布这一消息时,美国还未研制出射程如此远的导弹,外界对此有些不屑一顾。但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后,美国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这意味着苏联导弹可以随时打到美国。赫鲁晓夫更是大喜过望,宣称苏联导弹能打到世界任何角落,甚至预言"飞机可以进博物馆"。

不久后,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做出决议,敦促国防工业部加快导弹的开发与列装。为了保密,列装部队一律禁用"核"称谓,只是笼统叫做"特殊任务部队",而他们列装的"火箭(导弹)"、"发射架"等装备也全部用"炮弹"和"炮"来代替,以便让西方误解为苏联正在研制能发射原子弹的大炮。

正式成立

1959年12月17日,苏共中央决定成立战略导弹部队,1960年1月,最高苏维埃正式批准了这一决定。苏联国防部将特殊任务部队明确为战略火箭军,此后,一个拥有30个独立导弹团、7个导弹旅及两个集团军和一个常规军编制的部队便正式列入苏军的行列,全面换装射程超过1000公里的R-12、R-7等中远程导弹。

而原有的导弹旅把近程弹道导弹交付陆军,组成战役战术导弹旅,传统的苏联陆军炮兵也因此被重新命名为"导弹炮兵部队"。

部队编制

1959年12月,火箭部队的军官都是在全军严格挑选的,他们的装备尖端、技术精良、物资供应极有保障,一开始便是苏军中的骄子。

作为当时苏联五大军种之中最新和最小的军种,战略火箭军的地位非常特殊,统帅着三个火箭集团军、三个独立火箭军、10至12个火箭师、三个大面积的火箭靶场以及大量的科研机构和教学单位。20世纪60年代,战略火箭军的总兵力就达到50万人。战略火箭军既是作战部门又是行政管理机构。平时,战略火箭军总司令在所有行政管理问题上对国防部长负责,在作战使用对政治局负责。战时,战略火箭军将通过最高统帅受到国防会议的控制。

俄罗斯战略导弹兵日前的定额编制约为20万人,主要由机动和固定部署的导弹部队以及航天发射和控制部队组成,共编6个集团军,其中4个导弹集团军(下辖19个导弹师),一个反导弹防御系统集团军和一个太空监视集团军。上述部队在最高统帅部和火箭战略部队司令部的组织指挥下执行各种任务。

武备力量

60年代后,原苏联的火箭部队飞速发展,最高当局为了和美国抗衡,也不惜血本,斥资加速研制核武器和运载工具。在全国的精心培育下,原苏联导弹原来单一的常规发射被陆海空立体发射所代替,导弹的命中精度越来越高,并且在70年代成功开发了多弹头分导技术,和美国在这个领域平起平坐。

战略导弹兵是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的基础,它拥有60%以上的运载工具和核弹头,可执行90%以上的第一次核打击任务和50%的核反击任务。

截至1998年8月底,俄罗斯现役战略核武器共有1584件,其中陆基战略导弹856件,包括战略进攻性武器756件、战略防御性武器(100件);海基潜射战略导弹648枚;空军战略轰炸机80架。

当今世界,俄罗斯和美国拥有了全世界核武器中的绝对多数。俄罗斯的战略导弹部队也因此成为世界战略火箭部队中真正能同美国抗衡的力量。

随着北约持续东扩,俄传统势力范围被不断侵蚀。这种形势下,俄罗斯只能重新加强核武装。近年俄军实施了多次大规模军事改革,但战略火箭兵在改革中几乎未受影响,地位可见一斑。这也印证了前战略火箭军司令、曾担任俄罗斯国防部长的谢尔盖耶夫在1999年所说的话:"如果我们有可靠的战略导弹部队,军事改革'随便改'都不会影响国家安全"。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