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佛手(学名: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果实在成熟时各心皮分离,形成细长弯曲的果瓣,状如手指,故名佛手。别名佛手柑,五指柑或者佛手香椽,属于荟香科柑桔属的常绿灌木。佛手的香气比香橼浓,久置更香。佛手果实奇特、色彩明亮、预示吉祥,常应用作观赏花灌木。药用佛手因产区不同而名称有别。产浙江的称兰佛手(主产地在兰溪县),产福建的称闽佛手,产广东和广西的称广佛手,产四川和云南的,分别称川佛手与云佛手或统称川佛手。云南还有一些栽培品种,它的果肉有酸的也有甜的,果皮近于平滑至甚粗糙,果萼薄或增厚呈肉质,种子平滑或略具钝棱。手指肉条挺直或斜展的称开佛手,闭合如拳的称闭佛手,或称合拳(广东新语),或拳佛手或假佛手。

中文学名: 佛手
别 称 : 佛柑花
界 : 植物界
门 : 被子植物门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目 : 芸香目
科 : 芸香科
属 : 柑橘属
种 : 佛手

目录

形态特征

佛手为多年生常绿灌木,株高2~4米。嫩枝微紫红色,老枝条灰绿色,树冠比较开展,枝具刺。单叶互生,叶柄短,长约5毫米,无叶翼,叶柄与叶片间无隔痕;叶片矩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9~15厘米,宽3~6厘米或稍大;叶革质,有腺点,具芳香气味;叶先端钝圆,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具波状钝锯齿;叶表面深黄绿色,侧脉凹陷,叶背黄绿色,侧脉突出。花单生、丛生或数朵构成总状花序,腋生于枝梢上部;花萼绿色,杯状,顶端4~5浅裂;花冠4~5片,内白外紫。雄蕊多数,着生于花盘周围;雌蕊1枚,花柱粗短,子房短筒形。果实大,卵形、矩圆形、长圆形或拳形,有棱,表面粗糙,顶端开裂似拳或张开如指,裂数和长短不一,橙黄色,果瓤完全退化,胚珠多不发育。花期4~12月,果实分期成熟,尤以4月份开花最盛,结果较多。佛手果实较大,单果重可达2千克,单株佛手挂果可达70余个。[1]

地理分布

佛手生于亚热带、热带。原产印度,在我国已有400多年的种植和应用历史,主要产于浙江、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等省。在中国广东多种植在海拔300-500米的丘陵平原开阔地带,而在四川则多分布于海拔400-700米的丘陵地带,尤其在丘陵顶较多。中国长江以南各地有栽种。南方各省区多栽培于庭院或果园中。广西、安徽、云南、福建等省区也有栽培出产。

生长环境

佛手为热带、亚热带植物,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严寒、怕冰霜及干旱,耐阴,耐瘠,耐涝。以雨量充足.冬季无冰冻的地区栽培为宜。最适生长温度22-24℃,越冬温度5℃以上,年降水量以1000-1200毫米最适宜,年日照时数1200-1800小时为宜。适合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沙壤土或粘壤土中生长。

品种介绍

佛手的主要品种有:

1.广东大果种佛手果

树型高大,树干呈灰褐色。枝条为带绿色,长有锋利小刺,长枝挂果后容易下垂,短枝多,嫩梢尖端呈紫红色。叶、果较大,产量较高,果实大小较一致,成熟时呈浅黄色,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属优质栽培品种。耐寒性稍不足,低于0℃情况下,嫩梢呈萎缩状态;忌酷热,到30℃以上时,枝叶呈缺水状态,持续高温还会造成落果。

2.南京种佛手果

树型高大,茎为淡灰绿色,叶较小,呈青绿色,嫩梢为绿色。花白色,4-5月间雄性花较多,6月下旬开始两性花较多。果实比广东大果种略小。幼果时落果严重,一般果实长至2厘米长时就不易落果。果实成熟为淡金黄色,有拳果和开手果两种,大小各异。耐寒性比较好,是露地栽种的主要品种。大小年现象不显著,产量高。

3.大种佛手果

树型高大,不过相比南京种稍小,树枝呈绿灰褐色,小枝少,由于长枝易下垂,因而露地栽种需要进行搭架。叶较大,呈深绿色,嫩梢为暗紫色。花较大,呈紫红色,比南京种稍大一些,果实也稍大,一般呈握拳状集合。大小年现象较为显著,耐寒性较差,产量一般,较少用于生产。

4.小种佛手果(盆栽佛手)

植株矮小,茎多呈淡灰色,花白色,果小,多呈握拳状。成熟期较早,香味浓郁。抗寒性差且产量低下,多用作盆栽。[2]

繁殖方式

佛手扦插、嫁接、高压繁殖均可。扦插时间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从健壮母株上剪取枝条为插穗,约1个月可发根,两个月发芽,发芽后即可定植。也可用长枝扦插,取3~4 年健壮枝条,剪成长50cm作插穗。

1.扦插繁植

插条准备:扦插前应选7~8年生健壮的母树,剪去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老健枝条,剪除叶片及顶端嫩梢,截成长17~20cm的插条,扦插的成活率在90%以上,苗子生长也很健壮。凡幼树枝条或徒长枝,不可用。因这类枝条栽后常常不易结果。

整地---苗床最好选择土壤较厚的沙土,以便将来取苗。地选好后,深耕耙细,施人畜粪水,作成宽1.3m的高畦,畦沟宽约30cm,深约20cm。

种植季节---春季2~3月及秋季8~9月均可扦插,以秋季扦插最好。秋季扦插当年就可长根,第二年春季发芽后生长迅速;

扦插---插时在畦上开横沟,沟距23~27cm;按株距15~17cm将插条插入沟入,切不可插倒。通常每亩约需插条12000~15000根(我们那小菜园也没多大,何况我们也不能都栽这种植物,自然有几棵便足够了)。插后覆土压实, 使先端一个芽苞露出土面,土干要淋水。

苗期管理:插后要随时浇水灌溉;并要搭棚遮荫,雨水多时要做好排水工作。苗高7~10cm时,将丛生的弱苗除去,每株只留壮苗一根。及时除草,追施清淡人畜粪水或硫酸铵3~4次,培育一年即可移栽。

2.嫁接繁殖

在春秋两季进行。用香橼或柠檬作砧木较好。砧木一般用扦插或播种繁殖.嫁接方法有:

靠接法---8~9月上旬进行,砧木选茎部直径2~3cm,根系发达,生长健壮的4~5年生植株,在茎基部分枝的下面切去分枝,仅留一个分枝, 再在切去分枝部位的一边向下削去一些皮层,然后选上一年春季或秋季发生的枝条作接穗,粗细和砧木相似,长5~7cm, 在接穗下部的一边亦削去下面的部分皮层,再将砧木的切面靠在接穗的切面上,使两面密合、中部用塑料薄膜缚紧,约一周后即能愈合。愈后后剪去接口以上的砧木部分。

切腹接法---在3月上、中旬将砧木在地面以上5~7cm处剪平,用嫁接刀削光,选光滑部分稍带木质处作斜切面,深1~1.5cm。接穗要留2~3个芽,并将下端削成1~1.5cm长的楔形, 然后将砧木切口一边与接穗切皮对直,紧密地插入砧木之切口内,用塑料薄膜捆扎,一般半月后就愈合并抽芽出长。这时须松土除草。45~60天后, 开始抽梢,此时须将包扎物除去,否则新梢易弯曲。[3]

栽培技术

施肥

佛手施肥应根据树龄大小、生长好差而定。一般头3年在3-8月每月宜施一次速效有机肥;进入盛果期后一年可追肥3次,分别在花前、幼果期和采果后及时施入麸饼、堆肥、人畜粪尿并加入磷钾肥或复合肥,尤其要注意施好冬肥。

佛手在未进入结果期应施好攻梢肥:即在发春梢、夏梢、秋梢前10天施一次速效化肥及农家肥,一般每株施尿素约30g,磷肥100g与5千克鸡牛粪拌匀后,结合中耕除草,开挖宽30厘米,深25厘米的环状沟施下,覆土盖严。9月份后不能施肥,防止晚秋梢徒长。

佛手种后第二年就可进入结果期,可连续收果30年左右。每年应施肥四次,第一次花前肥,宜在3月中旬施下,每株施腐熟人粪尿5千克;第二次在开花盛期,需肥量较大,每株施腐熟鸡牛粪5千克、尿素150g;第三次在“小暑”前后施壮果肥,重施磷钾肥,以促进果实的膨大提高产量,每株施复合肥1公斤与腐熟鸡牛粪5千克混合施下,同时用100g磷酸二氢钾兑水50千克喷施一次叶面肥,对促进树势旺盛及果实膨大十分有利。第四次施采果肥;9-10月份采果后,在植株的两边沿树冠滴水线开挖宽40厘米,深40厘米的对称沟,每株施腐熟鸡牛粪10千克,复合肥1千克与混合后回坑。

定植

扦插苗或嫁接苗培育一年后,幼苗高达50厘米时,春秋两季都可定植,以2月份气温开始转暖,新芽即将萌发时较好。一般熟地,先理好四周排水沟,按株行距各约3m挖窝,若利用田边地角栽种可稍密,窝径50厘米左右,深30厘米,窝内泥土要细,最好用三角形排列。每窝栽苗一株,必须栽正,须根向四面伸展,用细土壅根,向上轻提数次,使根与土壤紧接,再覆盖细土踩实,最后覆土稍高于地面。

修剪

将主干剪留15厘米,下面留3-5个腋芽,促其萌发壮枝,扩大树冠。当新稍长至5-8厘米时摘心,去顶芽和侧芽,以育成一定的树形,并促进其提前进入结果期。

为保证佛手高产和稳定,必须做好树形树势的调整及花、果枝条的合理修剪。当年栽当年开花结果的不宜让其开花,要及早摘去花芽,以促使树形的粗生长和扩冠生长。进入花果盛期的树体一般在3月萌芽和秋冬果实采收后进行修剪。调控花果时应注意摘除早花(即春末初夏开的花,因此时开的花多数为雄花不能结果),对雌花期枝条上萌生的多余腋芽也须抹摘以减少养分消耗,改善生长条件,达到减少落花、多结果的高产目的。佛手粗生快长分枝多,必须每年进行合理修剪整形,使树势旺盛,促进结果枝分布均匀。在采果后及3月萌芽前进行修剪整形,剪去交叉枝、衰弱枝、病虫枝和枯枝,徒长枝。佛手的短枝大多为结果母枝,应尽量保留,凡夏季生长的夏梢除个别为扩大树冠需要外,应全部剪去。

管理

佛手开花期,可将多余花和雄花打下去,每一短枝只留1-2朵。或待结出幼果时,再摘去更为保险。冬季清除落叶、残枝。生长期随着摘除严重的病叶,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免病菌的再次侵染。地栽佛手园四周开深沟、降低地下水位,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增强土壤的通透性。叶面喷氮、磷、钾肥及微肥和绿芬威,始花期和盛花期喷施硼砂,提高叶片的寿命和光合能力,促进枝条成熟和养份积累,增强植株抗性,增加产量。

除草

惊蛰(3月6日)前后开始开花,一序花选留2-3朵健壮的雌花,其余摘掉。在保果技术上,一般要求一枝留1-2个果为佳,多了要摘除。进入结果期用手拔除植株周围的杂草,不要用锄头锄,以免伤根。佛手种后5年每年要培土1次,在剪枝清园后进行,培土后盖一层薄草于树盘。

加工

采集:佛手栽后4-5年开始开花结果,采花在开花盛期,每天早上采摘,平时有花,也可陆续采摘。采时将不孕的花采下,如见已孕花内的小柑呈尖条形,极干瘦,将来难成长的,亦可采下,并拣拾落地的花。此外在较冷地区,冬季开花后幼果多被冻死,也可采摘.花采回来晒干或用无烟煤烘干。

采果:果实从8月起陆续成熟,当果皮由绿开始变浅黄绿色时,选晴天采收,到冬季采完为止。果实用刀顺切成4-7毫米的薄片,及时晒干或烘干即成。成年壮树,管理良好者,每株年产鲜果20-25千克。[4]

病虫害防治

(1)病害:

  ①溃疡病:由黄极毛杆菌属柑橘溃疡菌浸染引起,主要危害叶、枝梢和果实。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最易于发病。防治方法:选用无病苗木;冬季清理园地,剪除有病枝叶、徒长枝、弱枝并集中烧毁,以减少浸染源,每667平方米喷波美0.8度石硫合剂150kg;春梢萌发后喷洒1:1:200波尔多液,每隔7天1次,连续2~3次,也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治。

  ②佛手炭疽病:由半知菌毛盘孢属柑橘类疽菌浸染引起。危害叶片,在主产区发生较普遍。此病6~8月盛发,10月后较少发生危害。树势衰弱,或偏施过量氮肥,植株生长过于幼嫩及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引起发病。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促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结合冬季修枝整形,清除枯枝病叶集中烧毁,清园后喷1次波美0.8~1度的石硫合剂,以减少越冬病原菌。在抽发新梢期喷1:1:150~200的波尔多液或波美0.3度的石硫合剂(加入0.1%的洗衣粉);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保护新梢;发病初期及时喷50%代森铵800倍液,每隔7天1次,连续2~3次。

  ③煤烟病:是由于蚜虫介壳虫等危害后,受煤烟病菌浸染引起。植株发病后,叶面初期出现煤灰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变黑灰色,遮盖全叶,妨碍植株的光合作用,造成生长不良。防治方法:注意排水,清理园地,修剪,使其通风透光,及时防治蚜虫和介壳虫。

(2)虫害:

  ①柑橘凤蝶:以幼虫危害幼梢、嫩叶,1年发生3~4代。以蛹附在长条枝越冬。翌年3月开始为害,5~7月为害严重。防治方法:人工捕捉幼虫,摘蛹。据报道,在柑橘凤蝶的蛹上曾发现大腿小蜂和另一种寄生蜂寄生,因此,在人工捕捉幼虫和摘蛹时,应将蛹放入纱笼内,使寄生蜂羽化后能飞出纱笼,继续寄生,抑制柑橘风蝶的发生;在幼虫低龄期,喷90%敌百虫结晶1000倍液,每隔5~7天1次,连续2~3次;在幼虫3龄以后喷洒青虫菌300倍液,每隔10~15天1次,连续2~3次。

  ②吹绵蚧壳虫:以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枝叶汁液,被害处形成黄斑,植株生长不良,并常引起煤烟病发生,造成枯枝落叶。防治方法:冬季在树干上束草,保护吹绵蚧的天敌澳洲瓤虫、大红瓤虫等安全越冬;于冬季喷施10倍的松碱合剂,可兼治梨园蚧和黄糠片蚧;于2~3月份孵化前剪除虫枝或人工3捕杀雌成虫;卵孵化后可喷施50%马拉松1000~1500倍液,每隔7天1次,连续2~3次。

  ③金龟子:危害佛手的金龟子种类较多,以华齿金龟子危害最严重,以成虫咬食幼嫩枝叶,造成缺刻或秃杆。防治方法:4~5月成虫盛发期,晚上摇树人工捕捉震落的成虫,连续进行几天;在闷热无风的晴天晚上6~9时,点灯诱杀成虫。[5]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佛手的观赏价值不同于一般的盆景花卉。洁白、香气扑鼻,并且一簇一簇开放,十分惹人喜爱。到了果实成熟期,它的形状犹如伸指形、握拳形、拳指形、手中套手形,状如人手,惟妙惟肖。

成熟的金佛手颜色金黄,并能时时溢出芳香,消除异味,净化室内空气,抑制细菌。挂果时间长,有3-4个月之久,甚至更长,可供长期观赏佛手花朵。

药用价值

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和胃更多种药用功能。对老年人的气管炎、哮喘病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对一般人的消化不良、胸腹胀闷,有更为显著的疗效。佛手可制成多种中药材,久服有保健益寿的作用。

食用价值

佛手的果实皮色金黄,肉质白嫩,香脆甘甜,除鲜食外,是果品加工的重要原料。佛手果实可加工成蜜饯佛手、甘草佛手,还可加工成佛手茶、佛手露、佛手果冻和佛手香酒。花及幼果晒干均可用药。[6]

植物文化

佛手的异名较多,不同的地方称呼有区别。有的名不同而指的却是佛手。有的名相同,指的反倒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佛手。所以,要了解佛手,就得对佛手的几种异称有所了解。

枸橼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枸橼”、“香橼”和“佛手柑”视作同一种东西。如“枸橼,释名,香橼,俗作圆。”佛手柑,时珍曰:“义未详,佛手,取象也。”在《集解》中写道:

“……枸橼产闽广间,木似朱栾而叶尖长,枝间有刺。植之近水乃生。其实状如人手有指,俗呼为佛手柑,有长一尺四五寸者,皮如橙柚而厚,皱而光泽,其色如瓜,生绿熟黄。其核细,其味不甚佳,而清香袭人……《异物志》云:浸汁浣葛苎,胜似酸浆也。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李时珍对佛手的描述是错误的。佛手柑没有核,何来“核细”?佛手无瓤,何来“酸浆”?更谈不上“浸汁浣葛苎”。由此可以看出,李时珍没有亲睹佛手,这是可以理解的。中国地大物博,凭当时的交通和社会环境,对那么多的药物不可能一一亲见。他虽查阅了有关《植物名实图考》中的一段话很能说明问题:

“雩娄农曰:吾少时侍先大夫于楚北学使署中,有幕客自施南回,携一果,见啖如橘柚,而形不正圆,肉白柔厚如佛手柑,以为即佛手柑不具指爪者。越廿余年,亻暴 直南斋,岁腊赐果一筒,题曰蜜罗。盖闽中畺吏所进。时大寒,瓤作坚冰,以温水渍之,剖置茶瓯,一室尽香,亦内臣所授也。寻使湖北,按试施州。筵之核,盘之供,皆是物也。窃以形味都非珍品,而厥包作贡,因为赋诗,有方朔老丑待诏金门之诮。后使豫章,至赣南,于市中鬻一果,形正同,而瓤如橘,味殊酢,又以为朱栾之异种。及莅滇,则园中植之树与花皆佛手柑也。土人名曰香橼,始知有指爪者为枸橼,无指爪者为香橼。又或一枝之上两者俱擎。古人有以香橼为佛手柑者,洵非耳食。按《黔书》:蜜筒柑,或曰:即南海之紫罗橘。蓄之树以浃岁。荐之盘以弥月,滇曰蜜筒,黔曰香橼,诚一物矣。而《兴义府志》:紫罗橘出安南,俗名蜜筒,香色似香蜜罗而小,皮薄,有穰。《思南府志》:香橼即蜜罗柑,气芬肉厚,点茶、酿酒俱宜。然则蜜罗、蜜筒为二物。而余在赣南所啖者乃蜜筒也,《黔书》述之未晰。《贵州志》有谓作藤生者,亦误矣。夫一物不知,以为深耻。余非仰叨恩泽,屡使南中,亦仅尝远方之殊味,考传记之异名,乌能睹其根叶,薰其花实,而一一辨别之哉?”

同样在《植物名实图考》中,把枸橼与佛手等同起来:“枸橼详草木状,宋《图经邕著录》:即佛手。”这是一个非常典型有趣的事。《植物名实图考》作者费了那么多的笔墨来说明如何认识佛手,结果还是没有搞清佛手的名实问题。可见有些问题看起来很简单,而实际上并不简单。 我们也无怪乎李时珍的错误了。《通雅》:“飞穰,佛手柑也,即拘橼也(拘,枸之误)。”

以上两书,把飞穰、枸橼与佛手等同,看作是一个东西。正是地域不同,对佛手的称谓有一定的差异。由于这种差异,在针对相关问题时,要细加斟别。但,我们也不能排除其中有可能出现讹误。因为这两段话中,没有像《本草纲目》那样对佛手的性状进行具体描述,使其中错误明显暴露出来。

香橼 佛手香橼 在众多的志书或类书记载中,它是区别于佛手的一种柑橘类果实。明代何乔远所撰《闽书》中,对香橼写得异常简洁,同时也提及了“佛手香橼”。

“香橼,气芬郁袭人衣,又有形似人手者,名佛手香橼。”这里同时提到的“香橼”、“佛手香橼”指的不是同一种果,香橼是一种果,佛手香橼是佛手果,这是没有疑问的。

清人嵇璜的《续通志·昆虫草木略四》中,在对“佛手柑”进行说明后,对李时珍的“香橼”、“佛手柑”的解说提出自己的见解:

“臣等谨按:香橼与佛手柑异种,《本草》指枸橼为佛手柑,非是。郑志枸橼已见果类,因辨正,故再著之。”

佛手柑 相对以上几种名称,“佛手柑”是比较明确的。因为佛手“取象”而名,所以“佛手柑”即为“佛手”,不会有太大的差错,是不会有疑义的。

但是,明朝王象晋所撰《群芳谱》中的《果谱卷三》中所描述的“佛手柑”却是犯了一个错误,他把“佛手柑”与香橼之类的果相混淆:

“佛手柑,木似朱栾,而叶尖长,枝间有刺,植之近水乃生。其实如人手有指,有长尺余者。皮如橘柚而厚,皱而光泽。色如瓜,生绿熟黄,其核细,味不甚佳。……浸汁洗葛苎,绝胜酸浆。”

王象晋开始对佛手的描述是对的,到后来把其它果品的特征,如“其核细”,“浸汁洗葛苎,绝胜酸浆”掺入其中。可见王象晋也没有亲见过佛手柑。

密罗柑(又称蜜罗) 蜜罗柑与佛手不属于同一种果实,在《植物名实图考》、《闽游纪略》中都认为蜜罗柑与佛手是“同类”、“乃佛手之属”,但不是佛手。而清人林溥在《古州杂记》中对蜜罗柑的说法不同,认为蜜罗柑是佛手的另一种称谓:

“佛手柑,又名蜜罗柑,芳气袭人,剖食香脆洁白,远胜他果。”

很显然,在这里,林溥与前面的李时珍、王象晋一样,把佛手柑与其它柑类果实相混淆。事实上,蜜罗柑是蜜罗柑,佛手是佛手。《古州杂记》作者也没有看到过真正的佛手柑。

佛指香橼 花柑 明朝弘治间修的《八闽通志》中记载福州府土产:

“香橼,树有刺,叶大而微厚,实大者尺余,黄色,皮厚而香,可食,瓢微酸而苦。又有一种色味皆如香橼,形似人手,名佛指香橼,又名佛手柑,亦名花柑。”这段话把香橼、佛手柑与花柑交代得非常清楚。

佛爪香圆 明弘治间修的《八闽通志》中记载福建兴化府土产:

“香橼。又有佛爪香圆,福人谓之佛手柑。”

综观上述,对佛手的称谓中,佛手柑、飞穰、佛手香橼、佛指香橼、佛爪香圆、花柑等名所指的佛手是比较明白、可靠的。[7]

传说故事

1、仙女赐神药

很久以前,金华罗店一座高山脚下,住著母子二人,母亲年老久病,终日以双手抱胸,自觉胸腹胀闷不适,儿子为了给母亲治病,四处求医无效。

一天夜里,孝子梦见一位美丽的仙女,赐给他一只犹如仙女玉手般的果子,经母亲一闻,病就好了。可是,醒来一看,母亲躺在床上,病情依旧,才发觉原来是梦一场。孝子下决心要找到梦中见到的果子。经过多日翻山越岭,精疲力尽下,就坐在石岩上歇息。

忽然,一个大青蛙跳到他面前,咯咯地叫了起来。孝子仔细一听,好像是一首歌∶“金华山上有金果,金果能救你老母,明晚子时山门口,大好时机莫错过。”第二天午夜,孝子爬上金华山顶的山门,只见金花遍地,金果满枝,金光耀眼,一位美丽的女子飘然而来,孝子定睛一看,正是梦中所见的仙女。

仙女说∶“你的孝心感人,今送你天橘一只,可治好你母亲的病”。孝子感激万分,恳求她再赐给她一棵天橘苗,以便母亲能够闻到天橘之香,以解病痛。仙女答应了他的要求。孝子回家后,将天橘给母亲服用,胸腹胀闷的症状很快消失了。而仙女赐给他的天橘苗,经过辛勤的培植,也很快传遍整个山村,给更多的人享用。乡亲们认为,这名仙女可能是救世观音,天橘就是观音菩萨的玉手,因此称之为“佛手”。 [8]

2.佛手传说

妙庄王视三公主妙善为掌上明珠,而三公主决意出家修行,上了桃花岛白雀寺。气得妙庄王几天吃不下饭,后来生了一场怪病,服遍了灵丹妙药不见好转,急得太医们束手无策。王后更是心急火燎,整日里愁眉不展,以泪洗面。

消息传到白雀寺三公主妙善耳朵里。妙善心里十分难受,父王这次得病,全是自己引起的。怎么办呢?自己不懂医道,怎么医得了父王之病?想着想着不由黯然泪下。这一切全被主持竹心师父看在眼里,问妙善有何难言之处。妙善见师父询问,当即跪下道:“惊动大师心感不安,还望大师训教。”

“哪里,哪里,本大师一向体谅众位,有何难言之事不妨说出来听听。”妙善见寺主十分和蔼,刚才的紧张心理一下消除了许多,就大着胆子将听到父王害病的情况禀告之。大师听后,微微闭上眼,双手合掌,口中念道:“阿弥陀佛!出家人以寺为家,以佛为宗,否则,难修真身!”

妙善原以为大师会同情她,想不到大师还是嫌自己六根不净。出家修行,难道只是血肉之躯,没有情感之欲吗?国无主一日不安啊!没容妙善细想,大师又轻轻说道:“出家人要以慈悲为重,你父王得了病,你可在菩萨面前每日祷告,保佑你父早日康复,好了却你心中之病,快去吧!”大师说完径直走了。

妙善遵照大师的吩咐,每日里在菩萨面前为父王祈祷。一天夜里,妙善做了一梦,梦见两个神仙气冲冲来到她面前,大声斥道:“妙善,你身为王家之女,竟不顾王家体面,私自出走;今日妙庄王为你害病,而你无动于衷,你还有一点孝心吗?”

妙善吓了一跳,说:“父王害病,小女已知,小女在此每日诵经祈祷父王早日康复,百姓安居乐业!”

“说得比唱得好听,我们不听你说的,要看你做的。告诉你,你父王的病,只有取你的臂肉煎汤服用方才会好!我们是特来取你手臂的!”

妙善急巴巴地说:“这,这从何说起……”没等妙善分辩,两个神仙扑上来,举刀就向妙善手臂砍来,吓得妙善惊叫起来,醒来方知是梦。摸摸手臂好好的,隐约感到有点疼痛,心里慢慢平静了下来。岂料,这样的梦一连做了3个晚上?且一模一样,弄得妙善精神恍惚,不知如何是好!难道这一切是真的?妙善再也控制不住心中急流的冲撞。向大师请了假,回宫看望父王。

妙善的到来,父王十分高兴,母后更是欢喜得不得了,劝女儿多住些日子。妙善向母后讲起自己连续3夜做梦之事,母后听了惊奇地说道:“儿啊,为娘也做了3夜的梦,和你说的一模一样,这可千万使不得呀!”

妙善十分平静地说:“娘,国无主一日不宁啊!女儿决心已定,为父治病,在所不惜!”当即砍下自己的手臂,匆匆离别了王宫,回到白雀寺。

妙庄王服了女儿的臂肉汤,病一下好了。当他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心中十分不安。想当初自己只晓得要女儿回来。竟要花岛白雀寺主持以罚苦工相逼妙善,以为女儿吃不了苦。会自己跑回王宫的,岂料女儿决心如此坚定!今又来宫断臂为父治病,实乃天下之大孝!既已如此,自己也只得祈祷上苍,让女儿尽快康复。每日里除了自己焚香拜佛,还下旨全城百姓一起朝拜祈求。后来,妙善的断臂处竟一夜间抽出10几只手来,众人十分惊讶!齐呼:“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就是人们传说的“千手观音”。

当时为妙庄王治病用的是臂肉,太医将剩余的手掌抛出城外。不久,在海边的礁石丛里竟长出许多像手掌样的物体来,人们把它挖来蒸了吃,味道十分鲜美。有人说那是观音菩萨的手掌变的,故称作“佛手”。[9]

诗词

1.宋代晏殊《佛手花》云:

  丹葩点漆细馨浮,苍叶轻排指样柔。

  香果净瓶安顿了,还能摩顶济人不。

2.清代王士稹《池北偶谈》云:

  断此金黄体,施与祗树林。

  度人难下指,合掌即传心。

  味向骈枝悟,香从反复寻。

  诸天有真诀,巨擘竟森森。

3.王士稹《池北偶谈》又云:

  春雨空花散,秋霜硕果低。

  牵枝出纤素,隔叶卷柔荑。

  指树禅师悟,拳开法嗣迷。

  色观黄金界,香分白麝脐。

  愿从灵云后,接引证菩提

4.清代曹寅《洞庭诗别集》云:

  两堂偏识枸橼性,截片烹茶也子幽。

5.近代陈长明《醉中天》云:

  色似寒梅蜡,香敌玉兰花。

  舒手开拳八九个叉,滞气能攻下。

  也见说诗人爱它,楝亭佳话,西堂截片烹茶。

6.李琴夫《随园诗话·;咏佛手》云:

  白业堂前几树黄,摘来犹似带新霜。

  自从散得天花后,空手归来总是香。[10]

视频

1.佛手种植[11]

2.吃了还想吃的 香甜可口的佛手柑粥[1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