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何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何怡

何怡,中国当代古琴琴歌音乐家、女高音歌唱家。中国艺术基金重点资助独立音乐家美国费城圣约瑟夫大学艺术大使。何怡致力于琴歌的研究,于2014年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2017年当选为其十个优秀小型剧节目之一全国巡演。CCTV国际频道拍摄微纪录片《中国女高音歌唱家何怡: 琴歌是心底的一片竹林》。中国唱片总公司发行专辑《南熏琴歌》。在中国、美国、欧洲多个城市巡演何怡琴歌专场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纽约百老汇荷兰阿姆斯特丹歌剧院、德国汉诺威博物馆等近百场地主演歌剧、音乐会、讲座[1]

简介

何怡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学士、硕士),声乐师从金铁霖等、古琴受教益于吴文光等,后致力于琴歌的研究与传播,获音乐业内外的肯定,成为当代中国琴歌艺术的领军人物。她的琴歌于2014年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并于2017年、2018年连续当选为国艺基金优秀滚动资助项目。她的琴歌工作室于2019年获敦和基金会资助。CCTV国际频道拍摄微纪录片《中国女高音歌唱家何怡》。中国唱片总公司发行何怡琴歌专辑《南熏》。

2009年始,何怡与西方音乐家进行大量的艺术交流和演出活动,足迹遍布国际舞台,在中国、荷兰纽约等出演了多部舞台戏剧女主角,其中由她担任主角进行世界首演的作品包括:国家大剧院音乐剧《红孩子》、北京民族乐团国乐剧《春江花月夜》、荷兰阿姆斯特丹世纪歌剧院现代歌剧《As BIG As The SKY》。她受邀在荷兰莱顿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湖南大剧院等举办中国音乐/琴歌音乐专题讲座;受邀中国琴会教授师资琴歌班;在北京音乐厅、深圳大剧院、美国费城、德国法兰克福汉诺威法国图卢兹等地举办近百场专场音乐会;受邀欧洲CHIME中国音乐研究会,在其“LISBOA音乐节”上向全球音乐学者介绍和演出中国琴歌。 何怡不仅从中国戏曲、民歌和古典音乐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而且通过专业学习深入了解西方音乐的特质,站在世界角度来演绎中国音乐之大美大善。通过何怡琴歌工作室,她赋予了自己中国古音乐文化的传承及弘扬使命[2]

中国当代古琴琴歌音乐家

琴歌,即抚琴而歌,是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琴歌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上古时期《神人畅》《南风歌》,到春秋战国时期“诗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从唐代“以诗入乐,无诗不歌”,到两宋时期“为歌配琴,为琴曲配词”,再到明清“两代去文以存勾剔”,它代表了中国文人的审美意趣,是一种雅致的生活方式。

琴传继承中加入新元素

琴歌是音乐、声乐与诗词结合的艺术,《阳关三叠》《秋风词》等琴曲都能演唱出来,但能欣赏它美感的人实属少数。最开始学古琴、听琴歌的时候,何怡也没能立刻爱上这门艺术。那是2006年前后,何怡在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学习,跟古琴专业的朋友学琴,她看到谱上有词就拿来唱,“当时我只觉得,我的人声和古琴声音不搭,唱出来不好听。”那时候她并没意识到,是中西不同的演唱方法让她出现这个“错觉”,就没有继续研习。

何怡既学过民族声乐,也学过美声演唱,毕业后去西方唱了一年多的歌剧。“那一年我体会到中西审美差别很大,突然就想到,当年我唱琴歌是不是方法不对?”何怡说,即便是现代民族声乐,也借鉴了西方的发声法,当时她唱琴歌运用的是偏西方的审美方法,风格肯定不搭。2012年,她放弃了国外一个演出的邀约意向,决定回国研究琴歌。

“当时古琴在国内刚刚有火起来的苗头,琴歌基本没有什么人知道,但我想这门艺术没落了实在可惜。如果唱歌剧,很多人都可以唱,我既会唱歌又能弹琴,如果我不做,自己也会遗憾。”于是,她找到几个朋友,开始钻研琴歌的演唱[3]

一直以来,普通观众对古琴和琴歌多少会有刻板印象,觉得“弹得慢,声音小,听一会就困了”,很多人在听了何怡的音乐会后有所改观。“中国文人的精神状态,有恬淡闲适的一面,也有激昂狂放的一面,所以琴歌的风格也很多元。”何怡说,在这次音乐会上,她和几位音乐家就会演绎古曲《酒狂》,再加入即兴的演奏和演唱,这首相传由阮籍创作的古曲,充满魏晋时期的豪放情绪。

视频

审琴歌之美 --- 何怡



参考资料

  1.  . “良辰美景”恭王府演出季(古琴专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2. 中国当代古琴琴歌音乐家、女高音歌唱家何怡11月10日开始在纽约巡演和讲座. 纽约都市新闻网
  3. 何怡:我带著使命感推广琴歌. 2021-04-23 10.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