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伊川击壤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伊川击壤集(邵雍画像)原图链接来自 故事大全 的图片

伊川击壤集》,是中华书局2013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宋邵雍

内容介绍

《伊川击壤集》是北宋理学家邵雍的诗集。邵雍精于易学,"遇事能前知",以致后世占卜术士谬托他为祖师。江湖上的大名,反而遮掩了他"粹然儒者"的本来面目。与周敦颐张载、二程[1]相比,大儒邵雍还擅长吟诗。他以诗抒情言志、阐述哲理。他生于北宋国力鼎盛、经济繁荣之时,当时世风恐怕也是浮躁的,但他的诗展现给我们的是闲适、自在。他自命居所为"安乐窝",诚然他是既安且乐的。邵雍一生作诗三千余首,收入《伊川击壤集》中。我们这次从理学丛书本《邵雍集》中抽出相关部分,横排改简化字单行。

《击壤集》,伊川翁自乐之诗也。非唯自乐,又能乐时,与万物之自得也。伊川翁曰:子夏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声成其文而谓之音。是知怀其时则谓之志,感其物则谓之情,发其志则谓之言,扬其情则谓之声,言成章则谓之诗,声成文则谓之音,然后闻其诗,听其音,则人之志情可知之矣。且情有七,其要在二,二谓身也、时也。谓身则一身之休戚也;谓时则一时之否泰也。一身之休戚则不过贫富贵贱而巳;一时之否泰则在夫兴废治乱者焉。是以仲尼删诗,十去其九。诸侯千有余国,《风》取十五,西周十有二王,《雅》取其六。盖垂训之道,善恶明著者存焉耳。近世诗人,穷戚则职于怨憝,荣达则专于淫泆。身之休戚发于喜怒,时之否泰出于爱恶,殊不以天下大义而为言者,故其诗大率溺于情好也。噫!情之溺人也,甚于水。古者谓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覆载在水也,不在人也。载则为利,覆则这害,是利害在人也,不在水也。不知覆载能使人有利害耶?利害能使水有覆载耶?二者之间必有处焉。就如人能蹈水,非水能蹈人也。然而有称善蹈者,未始不为水之所害也。若外利而蹈水,则水之情亦由人之情也;若内利而蹈水,则败坏之患立至于前,又何必分乎人焉水焉,其伤性害命一也。性者道之形体也,性伤则道亦从之矣。心者性之郛廓也,心伤则性亦从之矣。身者心之区宇也,身伤则心亦从之矣。物者身之舟车也,物伤则身亦从之矣。是知以道观性,以性观心,以心观身,以身观物,治则治矣,然犹未离乎害者也。不若以道观道,以性观性,以心观心,以身观身,以物观物,则虽欲相伤,其可得乎!若然,则以家观家,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亦从而可知之矣。

作者介绍

邵雍,字尧夫,谥康节。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012年1月21日),生于河南衡漳(今河南林州市康节村)。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市),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屡授官不赴。三十七岁移居洛阳,冬夏闭门读书,春秋两季出游,与司马光[2]、吕公著等从游甚密。他精于易学,乐天知命。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神宗熙宁十年七月五日(公元1077年7月27日)凌晨去世,年六十七岁。

视频

伊川击壤集 相关视频

叩访邵雍故里
邵雍太厉害了,不光是因为梅花易数,连司马光都称他为老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