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伊川擊壤集(邵雍畫像)原圖鏈接來自 故事大全 的圖片

伊川擊壤集》,是中華書局2013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宋邵雍

目錄

內容介紹

《伊川擊壤集》是北宋理學家邵雍的詩集。邵雍精於易學,"遇事能前知",以致後世占卜術士謬托他為祖師。江湖上的大名,反而遮掩了他"粹然儒者"的本來面目。與周敦頤張載、二程[1]相比,大儒邵雍還擅長吟詩。他以詩抒情言志、闡述哲理。他生於北宋國力鼎盛、經濟繁榮之時,當時世風恐怕也是浮躁的,但他的詩展現給我們的是閒適、自在。他自命居所為"安樂窩",誠然他是既安且樂的。邵雍一生作詩三千餘首,收入《伊川擊壤集》中。我們這次從理學叢書本《邵雍集》中抽出相關部分,橫排改簡化字單行。

《擊壤集》,伊川翁自樂之詩也。非唯自樂,又能樂時,與萬物之自得也。伊川翁曰:子夏謂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聲成其文而謂之音。是知懷其時則謂之志,感其物則謂之情,發其志則謂之言,揚其情則謂之聲,言成章則謂之詩,聲成文則謂之音,然後聞其詩,聽其音,則人之志情可知之矣。且情有七,其要在二,二謂身也、時也。謂身則一身之休慼也;謂時則一時之否泰也。一身之休慼則不過貧富貴賤而巳;一時之否泰則在夫興廢治亂者焉。是以仲尼刪詩,十去其九。諸侯千有餘國,《風》取十五,西周十有二王,《雅》取其六。蓋垂訓之道,善惡明著者存焉耳。近世詩人,窮慼則職於怨憝,榮達則專於淫泆。身之休慼發於喜怒,時之否泰出於愛惡,殊不以天下大義而為言者,故其詩大率溺於情好也。噫!情之溺人也,甚於水。古者謂能載舟亦能覆舟,是覆載在水也,不在人也。載則為利,覆則這害,是利害在人也,不在水也。不知覆載能使人有利害耶?利害能使水有覆載耶?二者之間必有處焉。就如人能蹈水,非水能蹈人也。然而有稱善蹈者,未始不為水之所害也。若外利而蹈水,則水之情亦由人之情也;若內利而蹈水,則敗壞之患立至於前,又何必分乎人焉水焉,其傷性害命一也。性者道之形體也,性傷則道亦從之矣。心者性之郛廓也,心傷則性亦從之矣。身者心之區宇也,身傷則心亦從之矣。物者身之舟車也,物傷則身亦從之矣。是知以道觀性,以性觀心,以心觀身,以身觀物,治則治矣,然猶未離乎害者也。不若以道觀道,以性觀性,以心觀心,以身觀身,以物觀物,則雖欲相傷,其可得乎!若然,則以家觀家,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亦從而可知之矣。

作者介紹

邵雍,字堯夫,諡康節。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012年1月21日),生於河南衡漳(今河南林州市康節村)。幼隨父遷共城(今河南輝縣市),隱居蘇門山百源之上,屢授官不赴。三十七歲移居洛陽,冬夏閉門讀書,春秋兩季出遊,與司馬光[2]、呂公著等從游甚密。他精於易學,樂天知命。著有《皇極經世》、《伊川擊壤集》等。神宗熙寧十年七月五日(公元1077年7月27日)凌晨去世,年六十七歲。

視頻

伊川擊壤集 相關視頻

叩訪邵雍故里
邵雍太厲害了,不光是因為梅花易數,連司馬光都稱他為老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