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九龍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3月14日 (六) 22:33 由 Glfer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九龍灣英語:Kowloon Bay)原指香港九龍半島東面的海灣,泛指紅磡觀塘之間一帶海域,屬維多利亞港的一部分。經大幅填海工程興建啟德機場後,原有海灣面積大幅縮小,現時「九龍灣」之名通常是指原海灣東面一帶,位置為牛池灣以南,牛頭角以西。自政府填海造地起,建成的陸地命名為「九龍灣」,現在主要為工商業用地,也有少量住宅。

歷史

宋朝年間,政府在九龍灣沿岸經營鹽田,名為「官富場」,鹽場一路延伸至尖沙咀及茶果嶺。直到清朝康熙立遷界令,居民須逼遷而一帶鹽場遭廢棄。

填海工程

1910年代:何啟爵士區德先生在九龍灣北岸進行填海工程,打算發展花園城市住宅區,其後卻因罷工浪潮和經濟衰退致工程未能完成。

1920年代:英軍租用閒置地作臨時機場,同時亦有航空學校在附近開辦,最後香港政府決定收購土地並完成填海,再正式發展成空軍機場。

1950年代:港府決定把啟德擴建為現代化機場,在九龍灣海面填出一條超過三公里長的現代化機場跑道。

1970年代:觀塘衛星城市牛頭角填海工程陸續完成,餘下的九龍灣的填海就從牛頭角及啟德近九龍城的停坪兩端一起迎頭進行填海造地。

1980年代:填海地段用作啟德機場停機坪和貨運區、九龍灣工業區、九龍灣貨物起卸區和牛頭角工業區等地。

1990年代:政府為未來因機場搬遷而空置的啟德用地作出多項規劃研究,當中建議填平九龍灣及機場跑道之間的水域以提供更多土地發展。

2000年代: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的司法覆核結果令規劃署重新制定《啟德發展計劃》,以「不填海」原則規劃啟德和九龍東的未來發展。

2010年代:預計落成的中九龍幹線,途中穿過九龍灣海底約370米長的的隧道部分,將會以臨時填海方式建造,以保護維多利亞港的完整。

地理位置

現在九龍灣的範圍在牛頭角旁,由港鐵九龍灣站至牛頭角站(觀塘道)沿線以東部分到海邊的陸地,也可泛稱為九龍灣區。而該區域以西的舊啟德機場跑道及停機坪等設施,亦是從九龍灣的海灣填海得來。

參考文獻

海東書院(閩南語:Hái-tong Su-īⁿ;客家話:Hoi dung su ien)是清代位在台灣府城內的書院,設於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後來一度荒廢,乾隆五年(1740年)重建後具有準儒學的地位,由府學教授授課,後來有「全台文教領袖」之稱。此外該座書院的學田是首座由民間所捐設者,而最早捐學田給海東書院者是施士安。

登瀛書院位於南投縣草屯鎮,名字由來得自「十八學士登瀛洲」的典故,於民國74年(1985年)被中華民國內政部列為三級古蹟。該書院於清道光28年(1848年)由清廷設立,最初是以教化平埔族為其目的。後來改為義學,並置有學田來供應其經費。現在的樣貌是光緒9年(1883年)再修後的結果。整棟建築古樸雅致,並有大樹在其周圍。

區域位置

位於南投縣草屯鎮,建於清道光二十七年,為草屯地區第一座學堂,由於當時草屯地區民生欣欣向榮、文風鼎盛,為建立讀書風氣而由當時地方有志之士紳發起,募得資金所興建。「登瀛書院」內部改為文昌祠,正殿主祀「文昌梓潼帝君」,是許多學子祈求考運的重要地點,書院四周稻田環繞,富田野之美,氣氛古樸幽靜。書院建築至今完整保存清代建築格局,正門上懸有「登瀛書院」,神龕上方懸掛有「文運重興」、「學教敦倫」,另有國史館史料編纂委員會所贈的「輔翼聖教」匾。除了古匾外,諸如閩南花紋磚、樑上構築、壁上萬字形花紋磚、東西廂壁上書卷狀雕飾,都是古意盎然、別具特色,其所保存的文物相當豐富,是台灣有關書院教育的珍貴史跡,文化資產極為珍貴。儘管世事多變,但「登瀛書院」從古至今的歷任管理委員皆能堅守書院之崇高清譽,也嚴禁政治力介入,保持了文廟之嚴肅寧靜型態,塑立了不隨俗的典範。也因它遠離市儈,且保持原貌,靜靜地佇立於綠油油的大地上,使訪客置身其中,彷佛走過時光隧道,回到那研讀四書經典、唐詩宋詞的年代。

結構布局

格局是簡樸的單進三合院式建築,空間配置中間為三開間的正殿,兩側為七間式廂房,過水相連正殿與廂房,正前方有燕托翹脊的照牆一座,書院正門之聯曰:「登雲有路志為梯聯步高攀鳳閣,瀛海無涯勤是岸翻身跳進龍門」,期勉莘莘學子努力讀書,才能榮登金榜、光耀門楣。「登瀛書院」為目前台灣現存書院中格局最小的一間,據推測其格局的簡約應與創建時經費的短絀有關,當時雖由當地仕紳捐募興築以及信徒捐置學田,但仍接受彰化「白沙書院」的資助,故其與白沙書院關係密切,當年學規、修業等皆大部份依循白沙書院。台灣歷史記載的六十二所書院中,創建年度有早晚,規模大小有別,財務情形各異而各具有特色,但建築物大部分已失去了原貌,惟「登瀛書院」歷經一百六十多年來,雖曾四次大修,然均能依照原貌加予修繕,不僅正殿之結構體毫未予更動,連兩排齋舍也不增減一間,建材之土埆也未更換為磚塊,完整的保持初建原貌是其一大特色,堪稱珍貴的文化資產,經內政部評定為國家三級古蹟。

結構

坐北朝南,前有照壁,左右有護龍,居中則為獨立的中殿,也就是講堂。在講堂里的神龕則從左至右供奉著紫陽夫子朱熹、文昌帝君以及魁斗星君。

書院的屋頂採用的是單檐歇山式,其左右側會從山牆伸出栱來,並有着列柱支撐,可以說是一種從硬山轉變成歇山頂的作法。 海東書院最初是由台廈道梁文煊於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所建,位置在寧南坊學宮(台南孔廟)西邊,即今天忠義國小校內(靠府前路部分)。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台廈道陳大輦重整之,立下課士規程,但不久書院便改為歲科二試考棚使用。乾隆四年(1739年)巡台御史單德謨在東安坊縣學宮左邊興建考院(校士院),而此時的海東書院幾乎荒廢。乾隆五年(1740年)台灣道劉良璧重修,巡台御史楊二酉奏請仿照直省書院事例由府學教授當任書院老師,選諸生肄業其中,故海東書院具准儒學之地位,初任主講是薛士中。楊二酉為此撰有〈海東書院記〉,稱其可與福州鰲峰書院並峙,他並為書院題有「海天雲漢」匾。而劉良璧則為書院制定「明大義、端學則、務實學、崇經史、正文體、慎交遊」的學規六則。

乾隆十五年(1750年)台灣縣署遷到今赤崁樓旁,海東書院則被知府方邦基與知縣魯鼎梅乃改至東安坊舊縣署,舊址改設崇文書院。乾隆十七年(1752年)歲科校士改至道署舉行,校士院因而閒置,後來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時巡道覺羅四明整修校士院,將海東書院再遷到此地,並從中國大陸聘請師資,制定「端士習、重師友、立課程、敦實行、看書理、正文體、崇詩學、習舉業」的學規八則。

乾隆三十年(1765年)在知府蔣允焄捐俸與清廷撥款下,又於寧南坊學宮西邊重建海東書院,但與初址有別。此次重建於春仲動工,歷時四個月,而新建的書院寬三十丈(約75米),長八十丈(約200米),方位坐北朝南,建有一百多間書齋,設有五子祠、祿位祠等。之後書院於嘉慶十九年(1814年)、道光七年(1824年)亦重修過,之後又屢有整修。

進入日治時期後,海東書院在明治三十年(1897年)已傾圮,而日治初期曾充作守備工兵第二中隊營房,後來由台南廳接管改設第一公學校分校,而後拆毀。

1923年成為台南神社外苑,1936年再改建為台南武德殿,1946年9月台南市立初級中學(今台南市立大成國民中學)創立於此,1952年與台南市逢甲國民學校(今台南市中西區忠義國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