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为加强中科院科研基地建设,促进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工作持续、稳定地发展,经院研究决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于2003年2月在北京成立
实验室针对中国江水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频繁及水土流失严重等情况,开展陆地水循环[1]及其相关的地理过程等地球科学前沿问题进行研究;同时,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开展水安全、农业节水、生态用水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实验室-依托单位
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为加强中科院科研基地建设,促进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工作持续、稳定地发展,经院研究决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于2003年2月在北京成立。
实验室-科研领域
实验室针对中国江水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频繁及水土流失严重等情况,开展陆地水循环及其相关的地理过程等地球科学前沿问题进行研究;同时,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开展水安全、农业节水、生态用水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水循环是联系地球系统“地圈-生物圈-大气圈”的纽带,它是国际前沿全球变化三大主题(碳循环、水资源和食物纤维)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国水循环时空变化差异大,尤其在北方地区水资源危机以及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中科院在资源环境领域对未来5~10年科技创新工作做了战略部署,重点之一是“全球环境变化下的中国北方地区水循环与水资源安全”。
实验室-研究方向
针对国家重大需求和地球科学水循环国际研究前沿,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是:以陆地水文过程为核心,以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为背景,以中国北方地区为“区域操作平台”,探索自然地理环境中水循环及其相关的地表过程变化规律。研究内容包括流域水循环过程及其与“土壤[2]-植被-大气”界面过程、坡面水土过程、河流水沙过程的相互作用与耦合关系。通过以流域为单元的观测实验分析、同位素及“3S”等新技术应用和数值模拟等手段,揭示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中的自然变化规律以及人文因素和全球变化的影响关系,为解决国家急需的水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室-发展目标
为认识全球变化,尤其是高强度人类活动作用下的水循环及其相关地表过程的科学规律提供知识创新的实验基地与平台;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节水农业发展、水资源制约下的产业调整和水资源安全等国家重大需求,解决关键科学问题;通过对陆地水循环及其相关过程的系统研究,创新和发展现代地理科学理论,达到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参考文献
- ↑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您了解吗 ,搜狐,2020-08-13
- ↑ 什么是土壤?它怎么来的 ,搜狐,202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