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学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中国海洋学会成立于1979年,是全国海洋科技工作者和涉海单位自愿组成的学术性、公益性法人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是国家民政部,业务主管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海洋学会也是经中编办批准,财政部开户,归自然资源部挂靠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国家推动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科技公益力量。学会秘书[1]处归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支撑代管。
目录
历史延革
1973年11月,为配合我国参加联合国海洋机构,中央军委任命罗钰如为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在罗钰如副局长的牵头酝酿和积极推动下,发起成立中国海洋学会,同年,国家海洋局成立了中国海洋学会临时机构,并以学会名义组团参加联合国海洋大会,提出中国主张。1979年1月1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团正式批准成立中国海洋学会,并由民政部颁发社团机构登记证书。同年7月29至31日,中国海洋学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旅大市隆重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由78人组成的中国海洋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并为台湾保留了3名理事名额。7月31日,举行了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选出常务理事27名,组成第一届常务理事会。选举时任国家海洋局局长罗钰如为中国海洋学会理事长。毛汉礼、方宗熙、丛子明、任美锷、严恺、汪德昭、何恩典、张智魁、赵今声、郭敬辉、黄云耀为副理事长,李法西为秘书长。学会历任理事长分别由原局长罗钰如任第一、第二届,原局长严宏谟任第三、第四届,原副局长杨文鹤任第五届,原局长王曙光任第六届、第七届,原副局长陈连增任第八届理事长,2021年6月18日,陈连增(经中组部审批同意提交中国海洋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选举,当选为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理事会聘任林明森为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聘任高建东为专职副秘书长。中国海洋学会办公地址设在北京市丰台区莲宝中路马官营家园3号。
学会的业务范围
(一)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引领,围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服务“一带一路[2]”建设,开展海洋科技学术交流,组织和参加重大及重点海洋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和考察活动,促进学科发展。
(二)开展民间与国际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海洋科技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国内外海洋科技团体、科技工作者的交往与合作。
(三)制定海洋科普规划,组织海洋科普创作,开展海洋科普研学活动,普及海洋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宣传海洋强国战略,增强民众的海洋意识;组织培育和发展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加强业务指导和活动监督管理。
(四)组织海洋科技工作者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参与海洋政策、海洋空间战略发展规划、海洋法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的制定,为国家海洋事务的决策提供咨询。
(五)依照有关规定,主办海洋学术期刊(中英文版)、海洋科普期刊,共同主办海洋科普杂志及增刊,编印制作海洋领域各学科出版物(含音像等多媒体产品)。
(六)组织开展重大海洋科技经济项目的科学论证,提出对策建议;接受委托承担海洋项目评估、评价;经科技部批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登记备案,主办及承办海洋科学技术奖奖励工作;技术职称资格评审;科学基金申请书的评审以及海洋团体标准的编审等有关工作。
(七)坚持海洋科技创新,发展海洋高新技术,推进产业化;开展海洋科技服务活动,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接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学科发展需要举办国内国际海洋展览,推广海洋科学技术成果,发布年度十大海洋科技进展及海洋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
(八)根据中国科协要求,推荐两院院士候选人;组织海洋科技图书推荐,建立海洋优秀科技图书数字库及确认发布。
(九)开展海洋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及其他服务活动。
(十)反映会员的意见和要求,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十一)兴办与学会宗旨相符的民办非企业实体。
登记备案机关:国家民政部
业务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挂靠单位:自然资源部
办事机构管理单位: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
个人会员数量:181980位
单位会员数量:331个
第九届理事会选举时间:2021年6月18日
学会秘书处各业务部:6个
中国海洋学会秘书处综合事务与财务部
中国海洋学会秘书处学术交流与期刊部
中国海洋学会秘书处科普推广与研究部
中国海洋学会秘书处科技奖励与信息部
中国海洋学会秘书处咨询服务与会员部
中国海洋学会秘书处国际合作与展示部
学会下属分支机构:46个
(一)各工作委员会11个:
中国海洋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
中国海洋学会科技开发与产业化工作委员会
中国海洋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
中国海洋学会老科学家工作委员会
中国海洋学会女科学家工作委员会
中国海洋学会期刊工作委员会
中国海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中国海洋学会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
中国海洋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
中国海洋学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人文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
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研学工作委员会
(二)各分会21个
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物理分会
中国海洋学会海岸带开发与管理分会
中国海洋学会海岸海口分会
中国海洋学会风暴潮与海啸分会
中国海洋学会海洋地质分会
中国海洋学会海洋工程分会
中国海洋学会海洋化学分会
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经济分会
中国海洋学会海域和海岛分会
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环境科学分会
中国海洋学会海洋旅游分会
中国海洋学会海洋标准化分会
中国海洋学会极地科学分会
中国海洋学会海底科学分会
中国海洋学会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分会
中国海洋学会海洋观测技术分会
中国海洋学会海洋减灾科学技术分会
中国海洋学会热带海洋分会
中国海洋学会海洋水文气象仪器分会
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生态资源保护与修复分会
中国海洋学会深海技术分会
(三)各专业委员会14个
中国海洋学会潮汐与海平面专业委员会
中国海洋学会海冰专业委员会
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
中国海洋学会海洋调查专业委员会
中国海洋学会海洋信息专业委员会
中国海洋学会海洋遥感专业委员会
中国海洋学会赤潮研究与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国海洋学会海气相互作用专业委员会
中国海洋学会军事海洋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海洋学会北方海专业委员会
中国海洋学会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
中国海洋学会海洋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
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
中国海洋学会海水资源利用专业委员会
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135家
截止2020年12月底,中国海洋学会发展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共135家。分布由沿海省市向内陆、边疆地区发展。
与国际海洋学术组织建立合作:12家
国际光学工程学会
美华海洋大气学会
韩国海洋学会
俄罗斯海洋学会
加拿大海洋学会
新加坡海洋学会
日本海洋学会
德国海洋学会
英国海洋学会
法国海洋学会
智利海洋学会
巴西海洋学会
与地区海洋学术组织建立合作:4家
香港海洋学会
澳门海洋学会
台湾水下工程协会
台湾及水下技术协会
公开出版刊物:13类
中国科协主办刊物:4类
《海洋学报》(中文版)
《海洋学报》英文版
《海洋工程》中文版
《海洋工程》英文版
中国海洋学会共同主办刊物:9家
《海洋科学进展》
《海洋学研究》
《应用海洋学学报》
《海洋环境科学》
《海洋通报》
《海洋技术学报》
《海洋世界》科普杂志
《极地科学学报》(英文版)
《极地研究》(中文版)。
参考文献
- ↑ 如何做好秘书工作,聚优网,2021-12-20
- ↑ “一带一路”的八大特征 ,搜狐,201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