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立于1936年,是我国成立较早、规模最大的工科学会之一。现有33个专业分会,18万名会员,其中有3000余名高级会员,500余名海外和港澳台会员,还有4000余个团体会员。

学会简介

学术交流是学会的基本职能,学会每年举办数以百计、丰富多彩的学术会议。特别是每年一度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是集成各类专题活动的大型综合性会议。年会包括主旨报告大会、专题学术会议、科技进展发布、论坛、讲座、展示、颁奖等多项活动,内容丰富,在行业内外乃至全国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编辑出版与学术会议是学术交流[1]的两翼。多年来,组织编写了《中国材料工程大典》、《机修手册》等数百种大型工具书、科技图书和相关教材。出版的学术刊物有《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等60 余种,对推动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机构发展

会员是学会的主体,是学会存在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是实现学会民主办会的组织保证。为会员服务是学会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学会工作人员的神圣职责。至今已建立了多元化的会员结构与多层次的服务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会员活动,积极开拓具有时代特征的会员服务。学会多年来的发展经验表明,会员是学会活力的源泉。

继续教育和专业人员资格认证是学会服务社会的有效形式。多年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83 年创办了机械工程师[2]进修大 学(现北京机械工程师进修学院),在国内率先设立了“机电一体化”和“工业工程”两个专业,并委托全国考委进行高等教育自学 考试。以无损检测和焊接为代表的专业人员资格认证工作讲求质量,服务经济,广为会员和业内同行所称道。近年来,又积极推进工程师资格的国际互认。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是我国机械行业非常重要的对外交流渠道,承担了行业和政府部门委托的大量国际交流合作任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代表中国加入了11 个国际组织,与25 个国家的42 个一流学术团体和专业组织签订了双边合作协议,并与60 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个科研、教学、设计、制造、咨询、中介以及社会公益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

坚持科技与经济结合为纲,始终把开展科技咨询作为促进学会工作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主战场,积极搭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平台。紧密依靠我会所属的“北京中机天腾认证咨询中心”,充分发挥人才荟萃和组织网络的优势,积极开展企业技术咨询、企业认证咨询和发展战略咨询。不仅使学会活动更加贴近企业,服务行业,而且有效地加快了学会自身能力和整体实力的提高。

主要任务

本会的主要任务是:

一、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焊接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二、接受行政部门的委托,进行论证、评议和技术咨询,接受企业委托,提供技术服务;

三、开展技术培训,组织在职科技工作者和焊接技术工人的继续教育;

四、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发展中国同国外的焊接学术团体和科技工作者的友好往来;

五、编辑出版《焊接学报》、《焊接》、《中国焊接》(英文版)等杂志、书籍、论文集和技术文件;

六、加强与地方焊接学会之间的联系,促进地区性学术及科技交流;

七、开展焊接专业技术领域内的标准化工作,同时搞好与国际焊接学会(IIW)的标准化对口工作。

组织机构

理事会是本会的最高领导机构。

常务理事会在理事会休会期间负责行使理事会的职权。

执行委员会由理事长、前任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常务副秘书长、司库和IIW中国委员会主席组成,在常务理事会休会时,负责行使常务理事会的职权。

理事会下设秘书处,由主管秘书处的副理事长和秘书长主持,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该会的日常学术活动由11个专业委员会单独进行。全国焊接学术会议则由技术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这11个专业委员会是由本会原有的28个专业委员会重新合并分类组成的。上述11个专业委员会的名称以及与原有专业委员会关系如下,每个专业委员会负责与其所对应的IIW专业委员会联系并完成相应的工作。

本届专业委员会名称 与之对应的原专业委员会

1、钎焊及特种连接专业委员会

2、切割专业委员会

3、堆焊及表面工程专业委员会

4、金属焊接性及焊接材料专业委员会

5、压力焊专业委员会

6、高能束及特种焊接专业委员会

7、焊接生产制造与质量保证专业委员会

8、焊接力学及结构设计与制造委员会

9、熔焊工艺及设备专业委员会

10、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

11、机器人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