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五大主力部队之一。是由晋冀鲁豫边区的八路军和地方武装组建和发展起来,最初名为中原野战军。总兵力达28万余人。因为该部队为刘伯承和邓小平领导,也称为“刘邓大军”。
历史和发展
二野更早可以追溯到组建于鄂豫皖苏区的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均参加了淮海战役,此役中共投入66万官兵加40万地方武装。并在之后共同发起渡江战役,并参加了接管南京、南昌等城市的工作。1949年11月,第二野战军主力在第一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各一部的协同下,向川黔进军,举行了成都战役[1]。
基本概况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即将士们口中的“中野”,在1949年1月15日之前中央没有更改番号时,全称为中原野战军,后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它是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及地方部队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辖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等5个纵队。1946年6月底,以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的第三、第六、第七纵队和冀鲁豫军区主力一部,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1948年5月,改称为中原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编为第二野战军,辖第三、第四、第五3个兵团。第三兵团辖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军;第四兵团辖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军;第五兵团辖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军。
抗日战争胜利后,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1945年9~11月,先后取得了上党、邯郸战役的胜利;1946年7月~1947年5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又取得破击陇海路和定陶、鄄城、晋南、豫北等战役的胜利;1947年6月30日~1948年10月,又取得鲁西南战役胜利,随即挺进大别山,进军豫西,与华北野战军密切协同,纵横驰骋于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之间的广大地区,歼灭大量国民党军;1948年11月~1949年1月,与华东野战军一起,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巨大胜利,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华东和中原地区。1949年4月,第二野战军与第三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并肩发起了渡江战役[2],突破了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国民党长江防线,解放了南昌等城市和皖、赣、浙、闽广大地区。1949年11月~1950年4月,在第一、第四野战军各一部主力部队协同下,进行西南战役,解放了四川、贵州、云南、西康;随后,又抽调一部分主力部队进军西藏,促使和平解放了西藏。解放战争时期,第二野战军共歼灭国民党军200余万人,其中投诚、俘虏160余万人。在战斗中,第二野战军官兵牺牲3.7万余人,其中团以上干部200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改编
1950年2月22日,西南军区成立,贺龙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下辖西康、川西、川北、川东、川南、云南、贵州、西藏8个军区。同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并入西南军区,撤消兵团和野战军机构。
视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成都战役 解放战争最后的大决战,人民网,2019-12-28
- ↑ 渡江战役,西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