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东大街上的口福(陈红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东大街上的口福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东大街上的口福》中国当代作家陈红旗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东大街上的口福

东大街(含花街)上从西向东依序为胜利、东大、三八、淮园、丁老、健康、花街、回民、机面组、友联等大小10个全民或集体所有制的饭店。除胜利饭店门面是新中国建设的两层青砖青瓦的楼房外,其他饭店均是沿街上门板的老房子。

胜利饭店是全民所有制的国营饭店,名气大,档次高。胜利饭店面街楼房一楼是大餐厅,二楼上有多个小包间。胜利饭店原是程锦荣等194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在东大街上创办的。胜利饭店有程锦荣、王天元、陶正清、张文显等多名大师,他们个个身怀绝技,能做一手正宗的淮扬菜。程锦荣的烤乳猪堪称首绝,文火烤制的油亮的乳猪外脆内鲜、嫩、香,让人停著不能;王天元刀切出来的肉丝如麻线,猪肝薄如纸;陶正清炒的软兜长鱼(鳝鱼)口感绵软、滑嫩,色泽明亮;张文显的拿手绝活“一鸡九吃”在厨艺对垒赛中胜过“一鸡八吃”,谁也想不到他竟用鸡血比对手多做了一道菜。

胜利饭店多年在清江浦众多饭店中独占鳌头,一领风骚。其烹饪的炒长鱼、红烧马鞍桥、煨脐门、狮子头、糖醋鳜鱼、熏鱼、鸭羹汤等百道拿手好菜闻名遐迩。平时同事朋友之间,遇到什么开心事或打赌,总爱说“上胜利饭店请客!”那个年代,人民币20元可办很丰盛的一桌菜。

跑堂的服务员亦是胜利饭店的一道让人赏心悦目的风景线。他们肩搭一条白毛巾,楼上楼下地跑来跑去,热情迎送客人的笑脸和麻溜脆亮的拉长音“菜——来——了——”。他们可不用托盘,两只手加手臂一次能把七八盘凉菜一阵风似地稳稳地送到客人的桌上。

东大饭店以卖苏式甜食糕点见长,在清江浦独树一帜。夹有红枣粘着红绿丝的蜂糖糕等甜食糕点有一百多个品种,每天迎来众多食客尝鲜。

工人文化宫大门西边的三八饭店有四五名四五十岁的女营业员,她们每天的生意也是门庭若市。早上卖油条、豆浆、面条、馄饨,下午卖馄饨、面条、油糍和椒盐大饼。油糍是烫面包红糖用油炸出来的,外黄内白,皮脆瓤嫩,香甜可口;椒盐大饼口味独特

淮园饭店也是历史悠久的老饭店。既有淮扬菜招徕客人,又有小吃赢得众人口碑。原汁原味骨头汤的小馄饨,撒上青蒜花、胡椒粉,浇上清汤酱油,飘着猪油花的阳春面,抹上糖稀粘上芝麻的插酥烧饼香喷可口,甜度适中的薄脆供不应求。

位于环城马路和东大街交叉口的丁老饭店每天放在店堂外的有两只大煤炭炉两口大铁锅。一口铁锅在早上和下午炸油条,一口大铁锅在中午用油渣烩猪血大白菜,为乡下人上街提供实惠的餐。店内还做烧饼、馄饨、辣汤和水晶包,生意极好,常需排队。丁老饭店上面还有一层楼,楼层不高,伸手可摸房上的望砖……店虽小,但给食客是美美的温馨和满满的惬意

牛行北街头西边的健康饭店店面不大,但经营品种丰富。不仅早、晚有馄饨、面条之类的小吃,而且面街的二楼有包间,中午和晚上可让食客大快朵颐地享用实惠的淮扬菜。楼下用玻璃隔起的卤菜间,供应猪头肉、熏鱼、白斩鸡、鸭胗等下酒菜。晚上,多有下班的食客专门去那里买点猪头肉等卤菜回去抿上二两。

花街头的回民饭店的炕饼、油条、牛肉水晶包是回、汉食客的最爱。回民饭店的炕饼揉功足,炕得好,有嚼劲。吃的人牙齿要好,3毫米左右厚的饼盖咯嘣咬进嘴里,要反复咀嚼,越嚼越觉得香满两颊;晚市的卤菜五香牛脯、兰花干、酱虾等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常被食客一买而空。

花街饭店、位于闸口旁的友联饭店都各具特色,供应小炒小烧和小吃。位于花街头为各个饭店加工面条的机面组也兼为市民供应阳春面。票证年代,一碗二两的阳春面,收二两粮票8分钱。

[1]

作者简介

陈红旗,中国散文网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