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随便去讨别人的喜欢
《不要随便去讨别人的喜欢》是一则中国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1]。
中国寓言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智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具有文学的价值,而且具有丰厚的思想内容,中国人许多卓越的见识往往蕴藏在寓言之中,可以说不了解中国的寓言,就不能完整地认识中国文学,也不能完整地认识中国人的思想精华[2]。 可以说每一个故事都向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从这里能够瞭望到一个新鲜的天地。那里不仅趣味无穷,还可以领悟无数的世理。
目录
寓言内容
“ |
1825年2月,76岁高龄的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回到魏玛,不再外出。从此,这位伟大的德国诗人、作家躲在自己的小屋里,专心于阅读和写作,孜孜以求之。他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特别是在写作时,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打扰。 一天晚上,家人和上门拜访的客人都在等歌德共进晚餐,却迟迟不见歌德出来。儿媳奥迪丽觉得这样实在是怠慢了客人,于是便壮着胆子走进歌德的房间里。此时的歌德正站在桌前,一副思考的样子,在他的面前放着好几支笔。奥迪丽胆怯地对歌德说道:“晚餐准备好了,大家和客人都在等您呢!” 没想到,话音刚落,歌德就发起了火,他生气地回应道:“你以为我会到每个等我的人那里去吗?如果要那样,这儿该怎么办?”歌德指着桌上铺开的那些纸张,“如果我赶不上时间,不抓住眼前的每分每秒,当我死了,没有一个人能替我做成我要做的!去告诉等我的那些人:晚安!” 奥迪丽吓坏了,赶紧退了出来,可刚走了几步又被歌德叫了回去,这次,歌德用非常和缓的口吻说道:“我的好孩子,一个还要努力工作的老人,不应该随便去讨别人的喜欢,若是他这样做了,那后世的人就不喜欢他了。” 从1825年到离世前一年的1831年,古稀之年的歌德先后完成了自己的自传《诗与真》,并且整理出版了他和德国另一位伟大作家席勒的通信,更重要的是,还完成了他认为自己“毕生的主要事业”的《浮士德》第二部——一部马克思、列宁等都无比推崇的世界名著,一颗闪烁在德国文学宝库里的钻石。 勤奋的歌德,一生共完成129卷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25岁完成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和82岁才全部完成的《浮士德》。 不随便去讨别人的喜欢,因为那会耽误我勤奋的工作。这就是晚年的歌德。 |
” |
寓言的发展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3]。是民间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亡𫓧》《攘鸡》《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汉魏以后, 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进行散文创作[4],他在《三戒》中,以麋、驴、鼠3种动物的故事,讽刺那些恃宠而骄、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达到寓意深刻的效果。中国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创作,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更为多见。
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除汉族外,还有各少数民族寓言。各族人民创作的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利用它们的活动及相互关系投进一种教训或喻意,达到讽喻的目的。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5]。
世界各国的寓言作品也很多。世界最早的寓言集是《伊索寓言》[6],其它比较著名的寓言集或寓言较集中的作品有《克雷洛夫寓言》《列那狐的故事》《百喻经》《拉封丹寓言》等。
视频
不要随便去讨别人的喜欢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谈民间寓言故事雕塑,学习精深的寓言故事文化,搜狐,2020-06-30
- ↑ 习近平用18字概述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搜狐,2019-08-22
- ↑ 寓言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百分网, 2017-11-09
- ↑ 柳宗元寓言故事 ,道客巴巴,2017-08-25
- ↑ 9个寓言故事!提高孩子处事情商!,搜狐,2016-08-22
- ↑ 《伊索寓言》~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故事,知乎,2019-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