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三藏法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三藏法师

在我们的常态认知里,说起唐僧、唐三藏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的觉得是说玄奘法师。

但其实,三藏唐僧这样的称号其实都不是属于某一个人。三藏是指佛教中的律藏、经藏和论藏。是结集了佛陀弘法四十五年的教义,以巴利文记录的佛教经典,是由亲耳听闻佛陀言说的阿罗汉们所结集的。

相传在佛陀入灭之后,他的弟子们就召开了经济会议,想著一定得把师父的教义传下去,所以就由权重者将佛陀的教义诵出,分成律、经、藏,以便传承。

可是过去一百年之后,有些信徒想要修改其中的教义,所以就召开了会议,但是这样的想法遭到了更多信徒的反对,所以这次会议不仅引起了教徒们的争斗,还使得僧团的分裂。

然后到了公元三世纪,又因为三藏进行了第三次的集结,也是在这次,三藏经典有了固定的内容与形式。但是三藏真正被记录流传却要到第四次结集。

同理,三藏法师其实就是对精通佛教圣典中之经、律、论三藏者的尊称。又称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略称三藏。[1]

西游记故事的唐三藏

大家都很熟悉西游记的故事。熟悉火眼金睛的孙悟空,惫懒贪吃的猪八戒,老实沉默的沙和尚,以及他们糊涂胆小的师父唐僧

西游记中,西行取经的故事,是真实的。一路上历经千难万险,也是真实的。唐僧也确有其人,法号玄奘,又称三藏法师

然而,历史上真实的玄奘,跟西游记里的唐僧,却有著极大的差别。[2]

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

玄奘(602年4月6日-664年3月7日),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人,师承印度那烂陀寺的戒贤大师,为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被誉为中国四大翻译家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

由其所口述、弟子辩机撰文的《大唐西域记》亦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历史的重要文献。

出身名门世家

玄奘出身名门世家,虽然是个富N代,却丝毫没有纨绔子弟的习性。

他从小孝顺父母,人品出众,而且聪慧超群,做什么都十分专注。他在认真读书,从不虚度光阴,永远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一心一意,努力去追求。

可,世事难料,他四岁的时候本已失去了母亲,哪知十岁的时候又失去了父亲,世家子弟,一夜之间沦为孤儿。

没有父母庇护的孩子,从此之后,他便跟著二哥在寺院学习。也许是宿有慧根吧,他居然因此对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出家意欲何为?

十三岁时,全国选拔佛学人才,几百人中只选十四名,而他年纪太小,没有资格参加,可又实在不想错过这次机会,就在考场外不断徘徊。

当时的大理寺卿郑善果发现了他,知道了他的愿望,就问他:“出家意欲何为?”

年少的他朗声答道:“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

从远的来说,我希望能够继承如来的佛法。从近的来讲,我希望能把释迦牟尼传下来的佛教发扬光大。

郑善果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他一番,破格收下了他,并且说了一句话:“诵业易成,风骨难得。若度此子,必为释门伟器。”

经文诵读很容易,但是,宿植的慧根和风骨却实在难得。如果剃度这孩子,将来,他必会成为佛门中伟大的人物。

这个郑善果是以什么著名的呢?以知士之鉴而知名。也就是说,这个人非常会看相,很会鉴定人才。你到底是不是人才,他看一下你的面相,观察一下你的气度,心中就有数了。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玄奘出家

玄奘出家之后,和二哥一起住在净土寺。净土寺有很多高僧,对于玄奘来说,是学习的天堂。孜孜不倦,废寝忘食。

经书,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晦涩难懂,要费很大的劲才能弄明白,可对于天资聪颖的玄奘而言,所有的经文过目不忘,读一遍就能明白其中奥义,因此,玄奘小小年纪,就已经声名远扬。

当时正值隋炀帝末年,天下大乱,白骨遍野,烟火断绝。玄奘虽然年少,却很有见识,于是跟二哥商量:“这里虽然是父母的故乡,但已经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我们怎么能够坐以待毙呢?听说唐主已经占领了长安,那里必然安定,我们不如去那里吧。”

二哥觉得四弟的话很有道理,于是两人打了包袱,出发长安。可惜兄弟俩扑了个空,唐朝刚刚建立,正用兵打战,平定天下,根本顾不上儒释之道,因此京城没有开讲席,也就听不了课。

玄奘十分遗憾,后来听说许多大德高僧都去了蜀中,因为那里丰收安宁。于是,玄奘的心又动了,他对二哥讲:“这里不讲佛法,但是光阴不可虚度,我们应当去蜀中求学。”

二哥点头同意了,兄弟俩又结伴来到了成都。成都高僧大德荟萃,大开讲席。玄奘来了这里,就像掉进蜜罐,欢喜非常。他四处学习,精进不怠,不过两三年的功夫,就精通了各种佛学经典。[3]

在蜀中,兄弟俩被众人仰慕,就连当地的长官也对他们十分器重。

至北方游学

在蜀中学满之后,玄奘又把目光放到了都城长安。那时的国家已经安定了,可是朝廷却有条例约束,二哥劝他别去惹麻烦,但是玄奘从来没有放弃这两个字。在某个清晨,他瞒著二哥,和商人结伴,乘船穿过三峡,沿江而下,去北方游学。

他到处访求先辈高僧,探析佛理,因为聪明绝顶,见解独到,被高僧盛赞为佛门千里驹,从此誉满京城。可是,玄奘读过的经书越多,跟随的老师越多,心中的困惑也就越多。每一个老师对同一个经典的诠释都有著宏大的差别,令人无所适从。

远游印度,求教解惑

长此以往,佛学界是要乱套的。那么,到底有没有正确的佛理呢?当然有,那就是《瑜伽师地论》,又名十七地论。不过,它在遥远的古印度——天竺。于是玄奘决心远游印度,求教解惑。

他与志同道合者联名上表朝廷,请求西行天竺。可是,三次请求,三次被拒。

所有人都退出了,只有玄奘没有屈服。在某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心求法的玄奘混在商人队伍里,蒙混出关了。

玄奘前脚刚走,官方后脚就发布了通缉令。玄奘到凉州,通缉令便到凉州。玄奘到瓜州,通缉令便到瓜州。紧追不舍。如果遇到困难就逃避,那就不是玄奘了。


不到天竺,决不东归一步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才取得真经。而玄奘的朝圣之路,何止九九八十一难。

玄奘躲过官府的重重追捕,刚刚离开玉门关,踏上第一片沙漠时,就出现了意外。在一次迷路时,他失手打翻了水囊,赖以生存的清水,一下子流光了。

在沙漠里,水比金子还要珍贵。没有水,就只能等待死亡的降临。求生的本能让玄奘向东走了一段路,可是很快,信念就占了上风。他想到自己立下的誓言,不断地问自己:“今何故来?”

当初发愿,如果不到天竺,决不东归一步。大丈夫一诺千金,如今怎能轻易食言?玄奘一遍又一遍地拷问自己,最后下定决心:宁愿向西而死,绝不往东而生!玄奘做出这个选择,等于把命交给了老天,置生死于度外。

上天对勇士的奖赏

大漠茫茫,黄沙漫漫,上不见飞鸟,下不见走兽,一眼望不到边际,阳光炙热,烧烤著沙漠,每一寸沙地都是滚烫的。没有水喝,没有同伴,连一棵可以遮荫的树都没有。除了心中的信仰,玄奘一无所有。西行是他的全部信念,像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点燃他心中的火种,指引著他前进的方向。[4]

凭著心中执著的信念,极度缺水,处于半昏迷状态的玄奘,摇摇晃晃地在沙漠里行走了五天四夜,耗尽最后一丝力气,昏倒在茫茫大漠里。

没有到达天竺,没有见到戒贤法师,没有取得真经,他绝不能够就此瞑目。当玄奘奄奄一息,濒临绝境时,后半夜忽然吹来一阵凉风,令昏迷的玄奘清醒过来。而原本已经趴下的老马,居然也使劲站了起来。这匹识途老马驮著玄奘一路狂奔,带他来到一个地方。

玄奘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出现在他面前的,居然是一池塘水,一片草地,他梦寐以求的一切。水草丰美,池水甘甜,一切就像世外桃源。这是上天对勇士最好的奖赏。

高昌王跟玄奘结为异姓兄弟

玄奘出了莫贺延碛沙漠,不久来到高昌国。到达王城,已是三更时分。令玄奘意想不到的是,深夜的高昌灯火通明,亮如白昼。高昌王领著文武百官,虔诚顶礼,用盛大的礼仪迎接玄奘的到来。

玄奘在高昌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礼遇,但是国王却别有用心。高昌王是虔诚的佛教徒,把佛教尊为国教,高昌国丰饶富足,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缺个国师。玄奘的到来,正好弥补了这个缺憾。所以,当玄奘准备辞行时,就被高昌王挽留了。请玄奘当高昌国的国师,是高昌王给的第一个诱惑。玄奘二话不说,拒绝了。

把美丽的公主嫁给玄奘,这是高昌王给的第二个诱惑。玄奘二话不说,又拒绝了。高昌王脸色一变,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要么留下,要么回国,请法师三思。”

玄奘地回答也很干脆:“君王只能留下贫僧的尸骨,绝对留不住贫僧的心。”他很明白地告诉高昌王,自己舍命西行只为求法,不可半途而废,请国王谅解。

高昌王想,自己愣是不让玄奘走,玄奘也没有办法。可是很快,宫里就传来了玄奘的绝食抗议。 玄奘绝食的第一天,高昌王鼻子里哼了一声。玄奘绝食的第四天,宫里传来玄奘濒危的消息,高昌王终于按捺不住了,心急火燎地跑到玄奘身边,看著气息奄奄的玄奘大惊失色。

这下子,高昌王国师不要了,驸马不要了,面子也不要了,他只要圣僧好好的,不然,他的罪孽可就难赎了。

不过,国师拜不成,兄弟却是可以做的。高昌王从此跟玄奘结为异姓兄弟,日日听玄奘讲经,并花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为玄奘备下了二十年的路费物资。

黄金百两,银钱三万,一名亲信,四位沙弥,随从二十五人,法衣三十套,另有遮避风沙的面罩、手套和靴袜,以及良驹三十匹,并备绫绢五百匹,果味两车,二十四封通关文书,献给沿途各个国王,言辞谦卑,语气恳切,请求他们能够像帮助自己一样,帮助玄奘。

凌山是什么地方?

出了高昌国,玄奘经过焉耆,在龟兹等待了两个月,等到春天冰雪消融,开始向凌山挺进。

凌山玄奘是这样描述的:雪峰与天空相连,一眼望不到边际。散落两边的冰块,有的高百尺,有的广数丈,蹊径崎岖,登涉艰阻[5]

据史料记载:巍峨的天山深处,耸立著许多终年积雪的冰峰,海拔大都在五六千米以上,那里空气稀薄,根本没有道路可言。

今天已经没有人知道,玄奘翻越天山的确位置,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学者们推断,凌山应该在新疆西部的温宿县一带。巍峨的天山深处,耸立著许多终年积雪的冰峰,海拔大都在五六千米以上,那里空气稀薄,根本没有道路可言。一千三百多年前,玄奘和他的队伍就跋涉在其中的某个山口。

寒风凛冽,多有暴龙,飞沙走石,遇著丧命。玄奘所说的“暴龙”其实就是雪崩,为了翻越凌山,玄奘的队伍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七日之后方始出山,徒侣之中,冻死者十有三四,牛马逾甚。三十多人的队伍,将近一半葬身在凌山,其中包括玄奘的两个徒弟,为了帮助这个大唐的僧人西行,他们永远地留在了雪山,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只知道他们是玄奘的随从。

玄奘走了出来,凭著坚定的信念,以及心中永不磨灭的梦想。[6]

弘扬佛法,佛教高僧的使命

一路跋涉,玄奘终于来到了中亚最富传奇色彩的城市——撒马尔罕。这个被誉为中亚皇冠的城市,其实和中国有著非常深厚的渊源。

在古代中国,撒马尔罕被称为康国。今天,很多康姓的中国人,其祖先就来源于此。康国古城的东门叫中华门。来自长安的丝绸,曾经从这里进入撒马尔罕,最终抵达罗马。这里盛产勇士,国王英勇豪迈,邻国都听从他的命令。武士勇猛刚烈,视死如归。

一路上都很受欢迎,但在康国却受到了冷遇。原因是康国不信佛教,他们信奉拜火教。拜火也就算了,当地的教徒,还有一个恶趣味,他们喜欢用火把驱逐异教徒。像赶鸭子一样,将一切不同的声音,驱逐出境。不仅如此,全国的佛教徒都被他们用这种暴虐的方式赶走,国家虽有两个寺院,却空无一人。[7]

他们遇上了玄奘。而弘扬佛法,则是佛教高僧的使命。玄奘趁著国王接见的机会,对国王讲解佛法,只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就改变了国王的信仰。

国王被打动了,他放弃了拜火教,开始接受斋戒,按照佛教的礼仪生活。情况急转直下,改变了态度的国王下令,逮捕围攻玄奘徒弟的拜火教徒,不仅如此,作为惩戒,还要剁掉他们的手。慈悲的玄奘请求国王从轻发落,于是,国王改为驱逐犯人出境。

从此之后,这个国家不再攻击僧人,寺院又燃起了香火,僧侣开始入住。宗教之间的偏见消除了,佛教在撒马尔罕重新兴起。

戒贤法师为玄奘专门开讲《瑜伽师地论》

玄奘历经千辛万苦,九死一生,终于抵达天竺那烂陀寺。在佛教历史上,那烂陀或许是最负盛名的学术之地。

在那里,年过百岁的戒贤法师等来了他的关门弟子,玄奘大师见到了梦寐以求的佛学导师。

一百多岁的戒贤法师为玄奘专门开讲《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是最重要的佛典,一般人不能通晓。戒贤师出名门,是瑜伽学派最权威的学者,为了这个远道而来的中国学生,一代宗师重开讲堂,成为当时盛事。

在那烂陀,玄奘孜孜不倦地学习了整整五年,又四处游学了三年,成为享誉佛国的高僧。当他想要回国时,一次次不期而至的辩经绊住了他的脚步。

第一个拦住他的是导师戒贤法师。他告诉他,徒弟啊,有个小子出言不逊,攻击我们瑜伽派,你说该怎么办?

古印度的辩经不是学术讨论,它是两个高手之间的生死对决。失败者要么销声匿迹,要么改换门庭。不少失败者甚至割掉自己的舌头,或者干脆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一役,玄奘赢得轻轻松松,漂漂亮亮。

对手逃跑了,两个讲坛的学术都归集到玄奘门下。

瑜伽学派的神圣地位得以重新确立,玄奘的声名开始流传。

东印度国王召见

就在他准备动身回国时,一封邀请信来到了那烂陀,东印度的国王要召见玄奘。

那烂陀以玄奘即将回国为由,拒绝了东印度国王的邀请。东印度王傲娇地告诉那烂陀,如果中国僧人不来,他肯定会将那烂陀踏平。

东印度王的震怒,还不是最糟的。更棘手的是,与此同时,威名显赫的戒日王也在召请玄奘。印度两个最有势力的国王为了争夺一个大唐僧人,互不相让,一场战争似乎就要开始。

戒日王兵强马壮,威震印度,压力之下,东印度国王最终屈服了。 迫不及待的戒日王连夜与玄奘相见,成千上万的火炬照亮了恒河,恒河如同白昼,数百面铜鼓在恒河边敲响,鼓声震彻天宇,这是戒日王特有的仪仗队,象征著他在印度至高无上的权威。

规模最大的一次讲经辩论会

与玄奘见面之后,戒日王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召开一个全印度的宗教学术辩论会。

在印度历史上,这或许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讲经辩论会。

除了戒日王和东印度国王,还有十八位国王到场。僧人三千馀人,印度教以及其它教派的大德两千馀人。那烂陀也派来了一千多僧人。也就是说,全印度的高僧大德都到了。

根据印度的规矩,辩论是要设定奖惩制度的。

玄奘主动提出,如果有人能够破解他的观点,一定斩首相谢。

玄奘登上宝座,开始阐述自己的论点。戒日王派人将玄奘的论点抄写一份,悬挂在会场门口,等待有识之士来批判。一天的时间过去了,没有一个人报名挑战。五天的时间过去了,辩论者仍然没有出现。

辩论大会整整持续了十八天,各个宗派的高僧大德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挑战。

大会最后一天,很多人当场皈依。赢得胜利的玄奘获得了两个称号:大乘天和解脱天。

这场充满了传奇色彩的辩论大会将玄奘的留学生涯推向了顶峰。[8]

他在异国的土地上,被奉为先知。在佛陀的故乡,成为智慧的化身。因为他的缘故,大唐的声誉远播万里,就连他脚上的麻鞋,也被信徒供为圣物。

佛教终于在大唐开始复苏

公元641年春末,玄奘婉拒了戒日王和东印度王的盛情挽留,放弃了一切荣耀,返回故国。

他始终记得自己的初心——取得真经,传播故土。身为一个偷渡者,玄奘一直担心皇帝怪罪,没想到却受到了国家热烈的欢迎。

此时的唐太宗,野心勃勃,开疆扩土,正需要来自西方世界的信息。玄奘的到来,正好解他燃眉之急。唐太宗隆重地接见了玄奘,一谈之下,发现玄奘有担任公卿的才能,做为一个雄才伟略的君主,哪里会放过这样的栋梁之才,立刻游说他还俗,协同自己处理国务,一番话说得十分谦虚:天下事物繁多,各种机要堆积,光靠君主一个人是无法明察秋毫的,所以就连尧舜禹汤都要仰仗群贤的辅佐,更何况我这个见识浅薄,不明事理的君主呢?想请法师位列三公,出谋划策,不知法师意下如何?

可是玄奘比他更加谦虚:陛下登基以来,国泰民安,这一切都是陛下顺承天命,勤政爱民的结果啊,关他人甚么事呢?况且即使陛下需要人来辅佐,天下贤才太多了,玄奘平庸浅薄,怎么能够参与国事呢?弘扬佛法才是我的本愿啊,请陛下慈悲,不要夺志。

在这话的中间,玄奘还一一列举了唐太宗的丰功伟绩,桩桩件件,哄得唐太宗十分开心,虽然被拒绝了,却一点都不以为忤。

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玄奘不仅机智过人,聪明绝顶,而且辩才无碍,识人无数的唐太宗深知,这样的人,不论走到哪里,都是领袖人才。他不仅赐给玄奘价值百金的袈裟,答应为他翻译的经书做序,还敕封玄奘为佛门领袖。

在玄奘的努力下,在皇帝的支持下,佛教终于在大唐开始复苏。

玄奘一边翻译佛经,一边给弟子讲经传法,除此之外,晚上还要抽出时间为皇帝写《大唐西域记》。

夜以继日地翻译经卷,在寺院与朝廷之间往来奔波,过度的操劳使玄奘的身体每况愈下。

公元664年二月五日的夜晚,蜡烛燃烧到了尽头,玄奘安详地离开了人世,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9]

空前绝后的唐三藏法师

三藏法师 - 玄奘一生翻译的佛经,达到了四十七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空前绝后的。

他不仅成为举世闻名的哲学家、旅行家、翻译家、佛学大师,还是中外交通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在人类文化交流史上,他是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10]

他用一生的时光,证明了信仰的力量。这个信仰,就像一束光,照亮前方,指引他到达理想的彼岸。

视频

三藏法师的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