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一树的杏花落了(马进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一树的杏花落了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一树的杏花落了》中国当代作家马进思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一树的杏花落了

散步,顺着河堤,此时已是黄昏。太阳快要掉进西山,天空的云霞火红一片,连同从西向东的流水,也浸染其中。此时的河,似乎不再流动,成了镶嵌的锦缎

岸边的柳,没有全绿,鲜黄的芽叶爬满枝梢。距离婆娑还有一段距离,但婀娜初现,特别是在温和的风中,不仅多了柔软,也多了韵味。

在几棵垂柳的中间,簇拥着一棵杏树。从粗壮的树身和纵横交错的枝杈可以看出,这是一棵老树了。此时的杏花已没了粉红似霞的艳丽,花瓣大多已经凋零。不过几只蜜蜂还在飞来飞去,即停即落的采蜜。两只黄色的蝴蝶扇动着带有黑点的翅膀,上下环绕。自己惊讶,这时都已有蝴蝶了。看来花开的时侯,蜜蜂和蝴蝶都不会忘记,这句话是真的。 自己也后悔怎么没早来几天,体会下“杏花飘雪小桃红”的诗意。现在“一帘春雨杏花寒”是见不着了,“杏花吹满头”也已过时,只剩下“杏花满地堆香雪”的痕印,估计这是昨天大风的杰作

杏花开后,花瓣落尽,此时的叶子才会舒展开来,像撑开的伞,又如母亲的怀抱,呵护杏子慢慢长成大小不一,颜色不一,味道不一的成熟。

自己小时侯放牛,最大的快乐就是将牛赶进一片杏树林里,那片杏树林位于山脚下地势稍缓的平台上,在平台的下边,是条流水时断时续的沟壑。在沟壑背阴地方,零星散落着几个大小不一的泉眼,时常汩汩流水。平台上的杏树林,其实是十几户人家搬迁到川道后留下来的。这里除去残墙破院,最吸引人的就是这些杏树,现在都差不多知道每棵树上杏子的味道。有的杏子好看不好吃,有的杏子好吃不好看。有的杏子既好吃又好看,有的杏子杏子既不好吃也不好看。有的杏子好摘,有的杏子不好摘。有的杏树枝干光滑好攀,有的杏树全身尖刺不好攀。有的树上还藏着臭虫,那种味道奇臭无比,如果沾在手上,既是洗完手,还能闻到那股臭味。可无论那一种情况,都无法拦阻摘杏子吃。从又酸又涩的青杏一直到杏子成熟,都能在衣兜里能掏出杏子。自己还跟几个伙伴时常采取分工合作的办法,各自去摘自己认为好吃的杏子,然后从兜里,草帽里,或是从草绳绑住一头的袖筒里纷纷倒出自己采摘的杏子,一起挑捡着吃。这时,对于大人“桃饱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的告诫早都置于脑后。至于吃完杏子后不舒服或肚子疼,也是常有的事,但这绝对不能告诉父母,否则挨一顿揍那肯定是避免不了的。有时自己还把觉得特别大或特别甜的杏子偷偷装几颗,回家给父母吃。那时侯觉得父母的牙齿特别好,不仅是吃杏,还把杏核咬破了,去吃杏仁。也是在那个时侯,自己才知道了杏仁有甜核,苦核之分。也知道了杏仁是一种中药。具有“润肺,清积食,散滞”的功效。后来父母让我们还去杏树林捡杏核,回来后在砖上或石头上把杏核敲碎了取出杏仁,晒干了交到药材公司里换零花钱

现在通常把育人工作称作耕耘杏坛,至于说跟杏树有没有关系,自己还真没探究过。可我上小学时,对校园里的一片杏树林印象深刻。从开花,结果,到杏子熟了,校园里一直散发着杏子的味道。一团一簇杏花的清香,一粒一串青杏的酸涩,一枚一颗杏子的甘甜,都能让你呼吸品尝。这一片杏树让几位老师轮流看护,等到杏子熟了,师生们一起摘,一起分,一起吃。当然也有淘气贪嘴的孩子偷着先去摘吃。

记得有一次,老师中午开会,有几个学生偷偷的攀上了树,因为树杆粗,树叶密,藏起来是很难发现的。原本商量好的,同学有有放风的,有摘杏的,但没有想到,放风的同学尿急,上厕所去了,恰在这个间隙,老师会也散了。自然也就被老师发现了。这位老师的办法也挺绝的。因为这时有的学生已经攀上了树,有的正在向上攀,有的踮着脚给上面的学生递棍,有的同学蹲在地上捡杏。老师手中提着教鞭,让学生保持当时的姿态,让谁也不要动,谁动了,每个人打五教鞭,那时的老师不是说笑,是真打。几个人为了躲开被打五教鞭,只好乖乖服从老师的要求。但要知道,已经攀上树的学生还好点儿,其它几类的动作都不好受,特别是攀到树中段的。估计也有十多分钟吧,老师巡回在那里,嘴里不停的训斥着。有的同学脸上直流汗,等老师看见有一同学快实在坚持不住了哭着快要掉下来时,这才作罢。但一个个腰酸脖子疼,有一个同学甚至在下树时,还蹭破了胳膊,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一个学生偷着摘杏吃了,并给那个老师起了个绰号牛魔王。多年以后,再见到“牛魔王”时,还心有余悸。可“牛魔王”再参加聚餐时,他的话题,始终围绕着我们每一个人曾经的糗事,曾经的趣事和自己的感慨。

只是后来那所开满杏花,结满杏子的校园搬了地方,盖了楼房。那些杏树不是被人挪走了,就是被砍了。现在成了一片玉米地。时常会有在这里教过书的老师,上过学的学生站在那里,一待好长时间。是在想他们的少年,他们的读书,他们的梦想,也许对那已经消失的杏树林,什么情感都有。韶华转失,当年风华正茂的“牛魔王”也成了华发老人。 当然,这里还有很多已彻底走了的人,包括父母。所以每当看到杏树的时侯,自己就不由的想起他们的话,他们的笑,他们的叮嘱,甚至连他们生气时的样子现在想起来都是那么亲切。

[1]

作者简介

马进思,1997年生,广西桂林阳朔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