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鯨下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鯨下目(學名:Cetacea)舊稱鯨目,是偶蹄目的演化支之一,包含了大約八十多種大型的有胎盤海洋哺乳動物。

鯨下目的現存物種可分為兩個小目:齒鯨(Odontoceti)及鬚鯨(Mysticeti)[1]

齒鯨

鯨下目中的齒鯨包括有抹香鯨,喙鯨,虎鯨,海豚和瓶鼻海豚。一般而言其牙齒是用來捕捉魚、魷魚或是其他海洋無脊椎動物,不是為了咀嚼用的,因此進食時是將獵物整個吞進體內。不同種的齒鯨有不同的牙齒,例如圓錐狀(海豚及抹香鯨)、鏟形(鼠海豚科)、釘形(白鯨)、牙形(一角鯨)或其他形狀(雄性喙鯨)。雌喙鯨的牙齒藏在牙齦內,大部分雄喙鯨只有二顆短的牙。雄的一角鯨及15%雌的一角鯨都有殘餘的牙齒,有百萬個細胞可以感測水溫、壓強及鹽度。有些齒鯨(例如虎鯨)會捕食哺乳類,例如鰭足類及其他的鯨魚。

齒鯨的感覺系統相當發達,其視覺及聽覺可以在水中及空氣中運作,而且可以用額隆(頭頂前方的脂肪組織)進行聲納感知[2]。齒鯨的聽覺非常好,甚至有些失明的齒鯨可以只靠聽覺存活。其中有些物種(例如抹香鯨)可以潛在很深的海域。不少齒鯨都有兩性異形,雄齒鯨和雌齒鯨的外形不同。

鬚鯨

鬚鯨是有鯨鬚的鯨魚,有濾料系統,共有三科十五種,其中包括露脊鯨弓頭鯨鬚鯨科小露脊鯨灰鯨

鬚鯨沒有牙齒,但有角蛋白材質的鬃毛代替牙齒,可以過濾海水中的磷蝦及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灰鯨的食物是軟體動物。鬚鯨科會用喉嚨褶來擴張其口部,以便攝取食物及過濾海水[3]。露脊鯨科(露脊鯨及弓頭鯨)的頭最多會占其體重的40%。大部分的鬚鯨較喜歡北半球南半球溫度較低,有許多食物的海水,會游到赤道附近產下後代。在此過程中可以幾個月不吃東西,以其脂肪儲備為能量來源。

生理特性

鯨下目的心臟相當有力,可以將血液中的氧氣有效率的送到全身的各部位,鯨下目是溫血動物,體溫基本上恆定。

鯨下目物種都需呼吸空氣,因此它們會周期性地返回水面吸入新鮮的氧氣及呼出二氧化碳。當深潛時,其獨有的噴氣孔會關閉直至其返回水面,其附近的肌肉會重新打開噴氣孔,好讓溫暖的空氣進入其體內。 經歷漫長演化後其噴氣孔的位置在其頭部頂端[4],以簡化鯨下目物種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呼吸的需要。其經呼吸後的空氣被肺部加熱變暖,在噴發時遇到較冷的外圍空氣後迅即凝結,彷如水柱一樣,常被稱作鯨魚噴水。這現象與一般哺乳動物於寒冷天氣時呼出空氣時形成白霧的原理一樣。此一換氣現象會因不同的鯨下目物種而令噴出的形狀、角度及高度等不同,而這是可以作為在遠距離時分辨不同鯨下目物種的有用工具。

鯨下目物種能留在水底的時間遠較其他哺乳動物為長,按不同物種時間可維持在7分鐘至30分鐘以上。

相關信息

根據化石相關資料,鯨魚和陸生哺乳動物(河馬)有共同的祖先,是五千萬年前的海洋動物。遠古鯨魚擁有四肢及尾巴,與爬行哺乳類無異。現今鯨魚為哺乳動物中最適應水中生活者,體形成流線型,前肢為鰭,後肢已退化,後肢與脊椎骨並不相連且隱入身體內。

鯨下目中的一些動物以其高智商聞名。美國科學促進會2012年在加拿大溫哥華的大會中,與會者重申對於鯨類動物權利法案的支持,此權利法案將鯨類動物列為「非人類的人」(non-human persons)。

鯨類動物一胎只有一隻[5],生長期長,又因為其經濟價值遭到人類獵殺,2008年的研究指出四分之一的鯨魚及海豚受到絕種威脅,其中有9個品種已經到瀕危或極度瀕危的程度。

視頻

鯨下目 相關視頻

歷史上體型最大的5種鯨魚
世界上最大的抹香鯨被鏡頭記錄,實在是太大了

參考文獻

  1. ,360個人圖書館,2019-01-21
  2. 【科普】海洋哺乳動物的聲世界,搜狐網,2017-09-30
  3. 【科普】鬚鯨為啥採用另類進食法? ,搜狐網,2018-10-19
  4. 鯨為什麼要「噴水」呢?,科普中國,2019-04-02
  5. 鯨目,優文網,201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