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赖际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赖际熙(1865—1937),字焕文,号荔坨,为广东增城增江街光辉村湖塘埔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清廷的最后一次科举试考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后担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总纂等职位,故被尊称为“赖太史”。

移居香港后推动国学文化

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后移居香港,1913年任香港大学中文总教习兼教授, [1] 1921年客属人士在香港创设崇正总会,赖氏获推选为该会第一至六届会长,历时凡十三载。[2]

1923年(民国十二年),与一些清室旧臣, 为提倡国学,得香港及海外热心人士捐款,设立学海书楼,藏书数十万馀册,又是讲学场所。他讲学文采风流,听者颇众。他尊崇孔孟之道,每逢孔子诞辰,都亲自主持纪念大会,宣讲孔孟理论;又常想念清室,对清室的灭亡寄以哀思。

1915年(民国四年)曾参与纂修《广东通志》,后与陈念典、湛桂芬总纂断限于宣统三年(1911)的《增城县志》,又编有《清史大臣传》、《崇正同人系谱》、《赤溪县志》。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辞世,享年73岁。后人集其生平所作,编有《荔坨文存》行世。

轶事

  • 广州郊外龙洞的一座小山坡,道光癸卯年(1853),一个增城客家人选择这里作为他的长眠之所,因为曾有相士断言,葬此地六十年后必出贵人, 为了佐证此事,他在墓碑上刻写了铭文。 十二年后,这家人的孙子赖际熙出生,六十年过去,光绪癸卯年,赖际熙中了二甲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成为增城县在清代唯一的翰林,人称赖太史。几年后,清室倾覆,太史避居香港做起了寓公。
  • 赖太史的哲嗣赖恬昌教授说,由于当年香港还没有“信贷评级”之类的机构,一般生意人或者银号要放贷款给客户,都请知名士绅作推介。当年只要赖太史口头说一句:“渠都信得过吧!”商家立即开票放款。
  • 1925年精通中文的金文泰爵士任港督,上任之初,他拜太史做他的汉文老师,每周一天在山顶的别墅听赖太史讲经学。当时香港的中文教育只有私塾形式的学校,赖太史趁机提出要在香港大学开办中文科,一班热心的中国富商如冯平山等人热心捐款, 1927年港大中文学院正式成立,赖际熙为首任系主任。
  • 赖太史住在港岛,每日由轿夫抬着到山顶港大上课,下午必往石塘咀酒家流连。他好饮白兰地酒,求他办事写字的人排着队宴请,每夜必醉,醉后由轿夫抬回家,有时醉倒在轿子踏板上,路人侧目见怪不怪。回家后仆人端上备好的鸡汤和小碗米饭,吃后又元龙高卧。他的好酒,其实也有点借酒烧愁之意。
  • 1937年,赖太史病终香港, 临终前他拉着探花朱汝珍的手,叮嘱要办好学海书楼藏书和继续讲学,并遗命要葬在祖父墓地旁。港府为了隆重其事,特批港九列车用三个车卡装成灵车运送棺柩回广州龙洞安葬。[3]

推动成立港大中文学院

在1841年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 在香港大学在1912年3月11日正式办学后,接受了赖际熙等人的建议,决定在港大开办中文课程。基于赖际熙曾担任清室的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总纂等职位及在众多南来学人中的名声,赖际熙在1913年文学院(Faculty of Arts)成立时被聘在港大讲授中国史学和经学。[4]

1925年11月,港督金文泰作为港大校监,及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决定在香港推动中文教育,更在港大设立中文系。已经在港大教授中文及中国历史多年的赖际熙和区大典两人, 以及他们两人的港大旧生, 负责设计港大的各类中文课程,和订立中文系入学试的标准。

1926年8月,赖际熙和港大校长韩和惠爵士, 一同前往南洋各地为港大中文系的设立进行筹款, 筹得四万多元, 1929年,在赖际熙等人的努力下,中文组扩展为香港大学中文学院。

参考来源

  1. 赖际熙. 名人简历. [2021-01-17]. 
  2. 赖际熙与香港大学早期的中文教学. 灼见名家. [2021-01-17]. 
  3. 清代广东翰林,赖际熙太史书法精赏. 每日头条. 2018-06-03 [2021-01-17]. 
  4. <人物说>:赖际熙与港大中文学院. 香港中华文化发展联合会.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