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平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馮平山 (1860年-1931年),原名馮朝安,廣東新會會城高第里人、慈善家。 馮平山的父親馮洪福,號景堂。
馮平山7歲讀《四書》,15歲隨其六叔往暹羅學習經商,來往於廣東省、香港、澳門,重慶各地,在四川重慶創辦安記商號,購銷陳皮、桂皮、四川等中藥材料。在1890年,馮平山自編電報暗碼,通經貿信息,又自置兩艘英國商船,貨運重慶與香港間,10年間,盈利100萬銀圓。
1909年,馮平山在廣州開設兆豐行從事藥材買賣。1913年遷往香港繼續經營,後來成為南北行之中的一家著名商號。馮平山曾在1918年開始,與人合資開設穗安銀鋪、岐豐行、南生行、維吉銀號、亦安銀號、東亞銀號(後來成為東亞銀行)商號等,1922年更與人合辦華人置業和安榮置業。
馮平山的慈善公益事業,包括廣州方便醫院、香港1913年成為東華醫院總理,協辦大口環義莊、同年7月新會天河圍賑災、1917年在新會會城創辦平山貧兒義塾、在香港與孔聖會辦免學費男女義塾。1918年加入新會商會、成為保良局總理。1919年,在新會捐建白沙公園、象山公園、嘉會亭、養拙亭及香港華商總會新樓。 他也曾擔任團防局紳,並出資推動廣華醫院創辦免費留產服務。
馮平山支持中文教育,為官立漢文中學(今金文泰中學)的倡議者之一,並協助香港大學開設中文本科課程及創辦中文學院,其兒子馮秉華和馮秉芬更為中文學院第一期學生。馮平山更向香港大學捐出十萬港元興建中文圖書館,校方為其冠名紀念。
1922年,馮平山在新會會城捐建平山小學、新會景堂圖書館、廣州高師附屬高小校舍及獎學金、在香港捐建香港仔兒童工藝院,香港華商總會圖書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