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红尾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红尾蚺
原圖鏈接

红尾蚺(学名:Boa constrictor) [1],体长1.8-3米,体重10-15公斤,无毒,主要分布于中美洲南美洲加勒比海附近的一些岛屿。以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及鸟类为食。红尾蚺寿命可达20-30岁。此蛇有多种颜色,而且体型庞大,是相当瞩目的蛇类。目前共有10个亚种已被确认。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红尾蚺
  • 拉丁学名:Boa constrictor
  • 界:动物界
  • 门:脊索动物门
  • 纲:爬虫纲
  • 目:有鳞目
  • 亚目:蛇亚目
  • 科:蚺科
  • 亚科:蚺亚科
  • 属:蚺属
  • 种:红蚺尾
  • 分布区域:中美洲、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

外形特征

红尾蚺全长1.8-3米;重量10-15公斤。雌性较大。个别人工饲养的红尾蚺壳长至3.7米,重45公斤。 成年的红尾蚺体型大小差异颇大,各亚种的体型并不一致。分布于南美洲的红尾蚺身体较长,在苏里南有两条红尾蚺是至今为止体型最巨大的,分别是411厘米及427厘米长。然而这种体型毕竟较罕见,一般而言超过300厘米长的红尾蚺,就此种蛇类而言已算巨蛇(大多都在250厘米到300厘米)。

红尾蚺的尾巴相当有力,能抓紧东西。头部并无热能传感颊窝。体色方面,红尾蚺身体多以红色或棕色为基调,尾部则呈砖红色。背部以褐黄色的斑纹为主,尾部的斑纹较为浅色。 现今在人工培育下红尾蚺已有许多体色表现,如:白化、鲑色。

生活习性

红尾蚺能适应多种生态环境,由热带雨林至干燥地区均能活跃。红尾蚺幼蛇会攀爬于林木或矮树之间,但当它们逐渐成长,随着体重增加,会改为于地面行动为主。中美洲的红尾蚺性情较为暴躁,容易被触怒并向敌人发出嘶叫声,甚至轻易作出咬击;而分布于南美洲的红尾蚺,性情则较为温驯。

一般市面上所见的红尾蚺多是哥伦比亚红尾蚺,变异品种也多是以这个亚种培育的。 红尾蚺的捕猎对象甚众,包括许多种哺乳动物及鸟类,当中尤以鼠类为主。红尾蚺亦可能会捕食大蜥蜴,甚至大如虎猫亦可能是它们的猎食对象之一。

生长繁殖

红尾蚺是卵胎生,一胎可产下50只小蟒。他们通常会在旱季4月和8月之间进行交配,红尾蚺属于是一夫多妻制的卵胎生蛇类,孕期约100-120天,每产10-65条幼蛇(年龄越大繁殖的数量就越多),通常在25条左右,幼蛇长38-51厘米。3-4岁性成熟。红尾蚺寿命可达20-30岁。

分布范围

红尾蚺主要分布于墨西哥北部、中美洲:伯利兹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及巴拿马。南美洲: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巴西玻利维亚乌拉圭阿根廷小安的列斯群岛多米尼加圣卢西亚

視訊

108.10.31漂亮的紅尾蚺



參考文獻

  1. 红尾蚺. 百度百科. 2008-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