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瓮城 |
中文名称: 瓮城 防御设施: 箭楼、门闸、雉堞等 作用: 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 性质: 古代城市主要防御设施之一 |
瓮城,为古代城市的主要防御设施之一,可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而在城门外(亦有在城门内侧的特例)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属于中国古代城市城墙的一部分。
瓮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建立,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瓮城城门通常与所保护的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进攻。
由于受工业发展影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拆城运动席卷全国,各大城市古代城垣以各种理由遭到了毁灭性拆除,世界上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堡垒瓮城是南京明城墙的内城南门聚宝门(今中华门),其规模仅次于被拆除的通济门瓮城。[1]
基本介绍
瓮城,通常位于城墙门外,是连接大城墙、包围并保护大城门的小城。有的地方称之为“瓮圈”。亦因有半圆形的瓮城似若半个月亮的形状,也称为“月城”。
瓮城在宋代已广泛构筑。宋代政治家、军事家曾公亮《武经总要》记载:“门外筑瓮城,城外凿壕去城大约三十步上施吊桥。又称:其城外瓮城,或方或圆,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唯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变;瓮城上各设战棚,其制与敌楼同,间树视其广狭”。
守军可对进入瓮城的敌人四面攻击,置敌人于死地。瓮城因名于口小肚大的陶瓮,“瓮中捉鳖”的典故最为形象。
但南宋守城专家、顺昌府(今阜阳)知府陈规在其著名的《守城录》(卷二•守城机要,第62页)中,则有相反的观点:“城门旧制,门外筑瓮城,瓮城上皆敌楼,费用极多,以御寻常盗贼,则可以遮隔箭凿,若遇敌人大炮,则不可用”。
建议应拆除瓮城,只在距城门前五丈以内的地方,横筑一道屏墙,使敌人在外面看不见城门的开启或关闭,不敢轻易接近,万一敌人向城门展开冲击,就在城墙上用炮石向下打击敌人。
明代是城墙建造最为成熟的时期,各个城门外围大多建有瓮城。一般瓮城平面分为矩形与半圆形两类,前者置于主要城门外,主城门与瓮城门同为一线。次要城门前面建半圆形瓮城,瓮城门与主城门不开在一条直线上,道路曲折相通,称“歪门邪道”。
历史上有的城门设置2至3道多重瓮城。甚至还有一反传统旧制的“内瓮城”,如南京明城墙城门,将瓮城设于城门内,同时在城体上革命性地设置了“瓮洞”(藏兵洞),有效地加强了城门的防御能力。在京城13门中,除“神策门”外均为内瓮城。内瓮城的设置不仅增强了城门的防御力,还体现了设计建造者“国之利器,不示于人”防御思想和策略。
明代嘉靖二十六年李宜春《颍州志》(州城图)显示,城墙的四座主城门均建筑有半圆形的瓮城。其中北城城门“承恩门”外的瓮城辟有西门“通汴”和东门“达淮”两个偏门,并有城楼。
“通汴”门向西,意即从颍州沿颍河溯流而上可至“汴京”(今河南开封);“达淮”门向东,顺着颍河从颍上颍尾可入淮河。宋代诗人张耒有“美哉洋洋清颍尾,西通天邑无千里”诗句,是说从颍上走水路到京都开封很近,不足千里。但奇怪的是,此后的顺治、康熙、乾隆几幅城图上已见不到瓮城的建筑图型。
细读清康熙《颍州志》(卷七·学校,第98页),方弄清原委:明万历三十二年,州守祝公彦贴送本州官基五处,每年纳租银共六两。其中“周济、周臻领西门瓮城地,岁纳租银一两。武尚义领南门瓮城地,岁纳租银二两”。这也就是说原有的西门“瓮城”、南门“瓮城”等已经拆掉并夷为平地,租给居民纳银用于补贴州学的办学经费了。
后来保留下来的只有北门瓮城、东门瓮城,但未作标示。北门瓮城何时拆掉,未见记载。推测在民国28年(1939)国民政府通令全国拆城墙时平毁的可能性大。东门(宜阳门)瓮城因内有作坊庙宇,保留的时间相对较长。
清顺治《颍州志》称;月城关帝庙“在东门瓮城”。据我市民间摄影师王坦庵先生1982年根据记忆绘制的《阜城旧貌图》及题跋介绍:颍州“宜阳门”(东门)分内外两楼,中为瓮圈,内有铁坊、粮坊、豆坊、关帝庙。庙中有关公、周仓、关平塑像。每逢节日多有信徒叩拜。城墙上还架置着一门重约两千余斤、被游人摸得铮亮的铸铁大炮。50年前由名僧俭斋主持,老僧去世后由徒秉初、霞彩主持。
民国二十七年(1938)5月,阜阳城遭日本军机轰炸,东门受损,翌年因拆城遂平毁。据《阜阳市教育志》(第一编·发祥与沿革)记载:民国8年(1919),在东门内月城(即瓮城)关帝庙和尚俭斋利用庙房办起“月城小学”,俭斋担任校长。
建筑特点
瓮城是古代城市主要防御设施之一。在城门外口加筑小城,高与大城相同,其形或圆或方。圆者似瓮,故称瓮城;方者亦称方城。瓮城设在侧面,从而增强了防御能力。目前发现较早的是高句丽国内城6个城门口所置瓮城,辽代及其以的一的城市设置瓮城较为普遍。西汉昭宣时期甘肃居延甲渠侯官治所坞门门外,有类似瓮城的曲壁,可能是瓮城的雏形。瓮城,又称月城、曲池,是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与城墙连为一体的附属建筑,多呈半圆形,少数呈方形或矩形。当敌人攻入瓮城时,如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守军即可对敌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目前中国现存最大的城垣为南京明城墙,在修筑以前,中国传统瓮城的制式是将其设于主城门外。南京明城墙一反此旧制,将瓮城设于城门内,在城体上革命性的设置了“瓮洞”(藏兵洞),大大加强了城门的防御能力。京城13门中,除神策门外均为内瓮城,其中三山门、通济门和聚宝门(今称中华门)的规模和气势都远超其它诸门。
南京中华门位于城南,原为南唐都城的南门,明朝时重建,东至通济门界,西至三山门界,长3178米,有垛口1202个。现在保存下来的“中华门城堡”共有4层墙体,共有藏兵洞27个,其中最外层上建敌楼,城门左右各3个,二层楼基中设7个,最大的一个内部面积达310平方米。这些藏兵洞平时用来储存军用物资,战时可藏兵3000余人。有专家认为,内瓮城的设置不仅增强了城门的防御力,还是设计建造者“国有利器,不示于人”的道家思想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