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火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火地就是北方居室中常见的一种取暖设备。在地面下砌烟道,烘热地面,使热量在室内散发,增加室内的温度。铺设火地、火炕的材料,一般以青砖为主。

虽然砖块加热慢,但一旦热起来后散热也慢,因而可使室内较长时间保持恒温状态,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

简介

火地与火炕,满族人把它引入了皇宫内[1]。盛京皇宫内多设火炕,而且一室内设几铺,这样既解决了坐卧起居问题,又可以通过如此多的炕面散发热量,保持室内较高的温度。如在东厢的关雎宫,一宫内就有七铺炕面,麟趾、衍庆、永福各宫中也是如此。而且不仅在各宫室内这样,甚至作为值更人员歇息住宿的崇政殿两翊门也铺设有火炕与火地,可见皇宫内铺设火炕之普遍。

火炕与火地的灶门,一般设置在室外,在室外烧柴。每灶门下设有一近似方形的灰坑,平时用一块木板盖住,使室内保持卫生清洁。更为奇特的是,这种火炕与火地一般不设烟囱,而设置一种回旋形的烟道出烟,从室外灶门添入柴火后,使燃烧的烟火先通过火地,再升入炕道,然后回旋而出。这种烟道,俗称为“二龙吐须”,从外面看去,好像从入柴口出烟。在清宁宫东间、关雎、麟趾、衍庆、永福四大配宫和两小配宫以及崇政殿两翊门等处均采用这种“二龙吐须”的烟道。

据说,在盛京皇宫之所以不砌烟囱,一是烟囱有碍观瞻,同时又认为它是不祥之物。所以,宫内一般不设置烟囱。即使建有烟囱的几处,也把烟囱建在房后,从正面很难看见。但一般满族人家则不然,他们大多在居室门前就地垒起一大烟囱,有的还用一整棵坏死掏空的大树桩作烟囱,竖在门前,然后用泥土石块砌一烟道与“树桩烟道”连接。在东北山区的满族人家,至今保留着这种建房习俗

火地阿塞拜疆

“火地” 阿塞拜疆共和国面积8.66万平方公里,人口700多万,是外高加索三国中最大的国家。阿塞拜疆的国名在阿拉伯语里的意思是“火地”,或“火的国家”,因为阿塞拜疆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早在17和18世纪,喷吐火焰的“拜火古堡”(火神庙)就吸引了许多拜火教徒来这里朝拜。 巴库以盛产石油著称。

公元8世纪人们就在这里发现了石油。16至18世纪,伊朗土耳其曾激烈地争夺这块“火地”。1813年,俄国打败了伊朗,夺取了阿塞拜疆的大部分土地。 由于欧洲许多大公司纷纷前来巴库开发石油,巴库的城市建设也因此迅速发展,欧式建筑与伊斯兰教的建筑交相辉映。巴库的许多工业部门都与石油有关,如石油加工、石油化工、石油机械、石油贸易,因此,巴库又有“石油城”之称。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开采石油以前,巴库的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一半,占俄国石油产量的9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企图攻占巴库,控制石油。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取得的胜利使巴库油田免遭厄运。但是巴库油田的产量从此再也没有达到1941年的水平(2350万吨)。2000年阿塞拜疆石油产量为1400多万吨。 随着陆地石油开采减少,海上石油开采量逐年增多,1990年后占阿塞拜疆全国石油产量的90%。据阿与英国、美国和日本等石油公司联合探明,阿石油储量为60亿吨,即使每年开采2500万吨,也可开采150年。 苏联解体后,国力衰退的俄罗斯在外高加索的作用下降,影响日衰。美国乘虚而入,填补真空。美攻俄守,斗争将是长期而曲折的。

视频

火地 相关视频

火地记忆1 与火地结缘
东北火炕啥样?带你体验一把,正宗的东北火坑

参考文献

  1. 满族人奇特的御寒设施——火地与火炕 ,传统文化杂谈,2018-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