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濑户内寂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濑户内寂听
出生 (1922-05-15) 1922年5月15日(102歲)
日本
国籍 日本
语言 日语
职业 小说家,僧人,节目主持人
信仰 佛教

濑户内寂听,1922年5月15日出生,日本小说家天台宗尼僧,僧位是僧正天台寺名誉主持。文化勋章获得者。旧名濑户内晴美。京都市、德岛市名誉市民。曾随丈夫在中国北京居住过一段时间。代表作《夏之终焉》《问花》《场所》等。近年关于《源氏物语》研究的著作多有问世。凭借《女子大学生曲爱玲》获得1956年新潮同人杂志奖、《田村俊子》获得1961年田村俊子文学奖、《夏之终焉》获得1963年女流文学奖、《问花》获得1992年谷崎润一郎奖、在《源氏物语 现代语译》全20卷完成的同时获得1998年NHK放送文化奖、《场所》获得2001年野间文艺奖、《风景》获得2011年泉镜花文学奖。著名演员宫泽理惠曾在电视剧《女子一代记》系列中扮演过她。座右铭是“活着就是为了去爱”。 [1]

生平

濑户寂内听是位即吃肉又宣传不杀生颇有争议的尼姑,濑户内寂听出家前名叫濑户内晴美,父母开佛教用品店,性格叛逆,在东京女子大学读书时,她和老师大搞师生恋并结了婚,在学校里闹得沸沸扬扬。后来,她丈夫不得不辞职到中国工作。日本战败后,濑户内一家回到日本。生性活跃的濑户内厌倦了平静的生活,又和丈夫的学生产生了恋情,抛下丈夫和女儿离家出走。可惜那个学生意志不坚,心灰意冷的濑户内离婚后,开始进军文艺界。3年后,濑户内冷却了恋爱的狂热,重返东京,加入著名的《文学者》杂志社。但她的创作之旅并非一帆风顺。她的作品以情爱主题居多,由于笔锋过于大胆,她的小说曾被封杀了5年,而她鲜明的个性也遭到同行的抨击。情缘不断的濑户内在经历太多情海沉浮后,终于在51岁时看破红尘,毅然决定出家。一开始,她想去修道院当修女。不过,对方却因为她过去那些经历不敢接受这位“疯狂修女”。后来,濑户内遇到了今东光和尚,他是日本佛教界极为活跃的人物,兼和尚、演员、参议员和作家于一身。这份经历和濑户内的身世很相似,濑户内被今东光和尚身上洋溢的佛法所吸引,最终于1973年在中尊寺出家,法号寂听。出家后的濑户内不仅潜心创作与讲道,还当上了NHK电视台的主持人,主持一档关于人生礼仪的脱口秀节目。她经常在电视上讲佛法,劝人向善。至今,这位84岁的老尼依然活跃在日本的电视节目中。1987年,濑户内当上了日本天台大寺的住持。 [2]

視頻

女人一代记-濑户内寂听[宫泽理惠] おんなのいちだいき

濑户内寂听法师街头演讲

获奖作品

《女子大学生曲爱玲》获1956年新潮同人杂志奖

《田村俊子》获1961年田村俊子文学奖

《夏日终焉》获1963年女流文学奖

《问花》获1992年谷崎润一郎奖

《源氏物语现代语译》获1998年NHK放送文化奖

《场所》获2001年野间文艺奖

《风景》获2011年泉镜花文学奖 [3]

动态

濑户内寂听的《不乱于心不困于情》道出了她出家原因
在出家之前,我的生活可谓放荡不羁。加之我的小说畅销,也不会为金钱所愁,所以直至五十岁左右,我基本做过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那时,我衣服满柜,宝石无数。也许珠宝佩戴在我短短的手指上是天物暴殄,但这种生活在世人来看仍然是满目艳羡。
但是无论是买衣服、买宝石还是去旅游,从那时开始,我却被一种莫名的空虚久久困锁。
那时,我认为将自己的才华发挥到了极限便是人生价值所在,所以我一个人孤军奋战。考虑到我的才能蕴藏在写小说之中,因此我放弃了丈夫,舍弃了家庭。
但是,当我即将迈入五十岁的门槛,我琢磨着“事实真如我所想吗”。我认为发挥自己的才能便是幸福,所以我成了小说家,之后便生活在我挚爱的小说创作中,但是我总也感觉不到幸福的所在。我突然注意到了自己当时的这种心态,而所谓的空虚,大概就是如此吧。
当然,压抑那样的空虚也可以进行小说创作。因为常年累月的积累,我不但拥有了大量可以用来创作的主题和素材,而且也具备了让读者赏心悦目的小说创作技巧。因此,我也干脆就将撰写小说作为事业。
但这样的话,就有悖于自己当小说家的初衷,也对不起读者的信赖。
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知何时开始便执着于信仰。
为此,我就最早找到了远藤周作谈心。笃信天主教的远藤周作告诉我,说我实际上需要接受洗礼,而他也随即给我介绍了神父。
那神父虽然十分出色,但到最后我也未能接受洗礼。我只能说这也是因为终与天主教无缘吧。
此后我便想遁入佛门,意欲叩开佛教诸宗派的玄妙。
我尝试着拜访了禅宗、净土宗、真言宗等所有佛教宗派,但是每个主持都会说“十年后我为您剃度”,“请在二十年后再来找我吧”。大概是因为认为我是一时迷茫,希望我冷静思考吧,他们的拒绝之辞实在高明。
最后,我拜求天台宗的今东光先生收留于我。
今先生是小说家,参议院议员,而且还是天台宗的大僧正、中尊寺贯主。贯主就是寺院中地位最高的人。我既和今先生是同行(小说家,译者注),又曾和他一起有过演讲旅行的经历,所以我深知他的为人。
那时我便去了今先生家拜望他,我请求他说“今日登门拜访,请您一定收我出家”。
我说完此话,今先生没问什么,口里只说道“真是急切呀”。
他没有像其他主持那样问我“出家是内心夙愿吗”,“为何选择天台宗”之类的话,看着我执拗的表情,他便知晓了一切。
商议出家之事始于八月,剃度式便在十一月十四日举行,剃度之所也就定在了今先生所修行的中尊寺。剃度式就是出家的仪式。但遗憾的是,可在这三个月里,今先生接受了癌症手术,所以最终未能亲自为我剃度。
后来,他决定让东京上野的宽永寺贯主杉谷义周大僧正代为效劳。因为杉谷贯主是今先生的至交好友,所以他欣然应允。
顺便多赘一言,我的法号“寂听”就是今先生所赐。今先生的名讳东光总让人觉得像是他的法号,但实际上他法号“春听”。我的法号“寂听”便是取先生法号中的一个字而得来的。
“寂听”的“寂”并非寂寞之寂,实为寂静之意。先生告诉我其意取自“出离者寂,然听梵音”一句。出离者即为出家人,亦即为僧人。此法号包含着出家人静心自修以听佛音的意思。
今先生虽因病未能亲自为我削发剃度,但对我来说我已奉之为恩师。
在中尊寺剃度之后,我便探望了还在东京癌症中心接受治疗的今先生。先生看到我,露出了从未有过的和蔼之情,他告诉我说“如今获得了脱俗之身,真为你高兴。今后可要独自斋戒修行了啊”。
就在当时,我第一次被点化,明白了出家是值得祝贺的道理。
请独自斋戒…这只是师傅对我传授的内容之一。四年后,师傅圆寂。
(上文节选自散文集《不乱于心,不困于情》,范宏涛译,三秦出版社,2016年出版) [4]

网友眼里的濑户内寂听
濑户内寂听原名濑户内晴美,当学生的时候搞师生恋,随老师丈夫在北京生活过很多年。(她好像很爱中国的样子,说这里是第二故乡)。日本战败后回国,搞姐弟恋,喜欢上丈夫的学生,抛夫弃女的玩私奔。最后因为男方承受家庭压力又继而分手。后来自立加入小说社团,做了名作家的情妇,在名作家提点下开始写小说,成名赚钱,但批评界批评她写的东西太色情,她一怒之下在报纸上撰文骂那些批评家全是阳萎和性无能。后来她再次邂逅了年轻时抛弃过她的那个情人(现已穷困潦倒),她离开了有妻子的名作家,重投白眼狼的怀抱。不想白眼狼把濑户内赚的钱蒙去自己开了公司,最后娶了公司的女职员,给濑户内的理由是—“你太不平凡了,我只是个凡人,要和凡人生活在一起”。濑户内把白眼狼踹了一顿,也只好作罢。白眼狼根本不擅经营,公司垮台, 搬进了破房子。濑户内买了个漂亮公寓于对面,每天对着窗欣赏狗男女如何潦倒。在离开濑户内12年后,白眼狼债务缠身,不堪重负而自杀。本片虽然没提到,但是此后濑户内好像也跟着自杀一次,自杀未遂后,她本想到天主教堂去做修女,而人家嫌弃她是个肤浅的美女作家名声又差而拒绝接收她(这点片子里也没提),最后濑户内在一个高僧朋友的提点下,在51岁那年当了尼姑,现在已经是日本天台宗的大僧正(相当于主教),同时也是NHK的主持人,她的节目弘扬佛法外还讽刺政客。 好像小泉纯一郎削减社会福利的时被问到是否考虑过穷人的利益,前首相很SB的答道:“人生嘛,丰富多彩”几天后濑户内师太被问到作尼姑感觉如何,就马上拿这句话开涮:“我做尼姑的日子嘛,丰富多彩” 还记得高中时曾听过一个日本80岁老尼姑爱上梁朝伟的新闻, 当时真是当笑话看的。 只觉得动了凡心的老尼姑实在太有喜感了。 没想到新闻女主角就是濑户内, 对这个至今在公众面前介绍做爱技巧的花尼姑来说, 这个到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啦。 [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