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位于中国江西省万载县仙源乡,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及红军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所留下的史迹,包括中共湘鄂赣省委旧址、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五分校旧址、中国湘鄂赣省委《红旗》报社旧址、湘鄂赣省军区旧址五处,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中共湘鄂赣省委旧址位于仙源村月山下,为清末所建的土木结构民居,建筑面积748平方米。

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今仙源乡政府院内,为清末所建的砖木结构民居,建筑面积1010平方米。

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五分校旧址位于新市村龙背上段心,原为袁氏宗祠,土木结构,建筑面积410平方米。

中国湘鄂赣省委《红旗》报社旧址位于仙源村,原为王氏宗祠,砖木结构,建筑面积734平方米。

湘鄂赣省军区旧址位于仙源村,为土木结构民居,建筑面积239平方米。

背景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位于湖南湖北、江西三省边界地区。亦称湘鄂赣苏区。1927年9月及其以后,湘鄂赣边界10多个县的农民举行起义,组成几支游击队,从此开始了湘鄂赣边地区的游击战争。1928年7月,平江起义成立的红军第5 军和平江县苏维埃政府,推动了这一地区革命斗争的发展。11月,红5军主力转往井冈山后,留下的一部红军编为红军支队在湘鄂赣边界地区坚持游击战争,发动群众,建立农村苏维埃政权[2]。1929年9月,根据中共湘鄂赣特别委员会决定,红军支队编入由湘赣边转战到湘鄂赣边地区的红5军。之后,红军分兵展开活动,打击国民党地方武装,扩大根据地。至1930年6月,湘东北的平江、浏阳,赣西北的修水、铜鼓、万载,以及鄂东南的大冶、阳新、通山、通城、崇阳这一广大地区内,除部分城镇外,都已成为革命根据地。1931年7月,中共湘鄂赣省委组成,李宗白任书记;10月,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组成,赖汝樵任主席。根据地在反对国民党军“清剿”、“围剿”的斗争中,得到了发展。从1933年9月开始,红军和地方武装在国民党军的反复围攻下,遭受严重损失,至1934年8月,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大部被国民党军占领。红军游击队在湘鄂赣边界地区,继续坚持游击战争。

视频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 相关视频

走进湖南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