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孔雀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海南孔雀雉 |
中文名称 :海南孔雀雉 拉丁学名 :Polyplectron katsumatae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 纲 :今鸟亚纲 目 :鸡形目 科 :雉科 属 :灰孔雀雉属 种 :海南孔雀雉 亚 种 :无亚种 保护级别 :濒危(EN) 命名者及年代 :Rothschild,1906 |
海南孔雀雉(英文名称:Hainan Peacock-pheasant)是珍稀濒危雉类之一,是海南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热带雨林雉类,栖息于海拔150~1200米的山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地区是霸王岭、尖峰岭、吊罗山和黎母山等保护较好的原始林区[1]。此外,本岛东南部的加新,中北部的澄迈、屯昌的南味岭以及六连岭等地区也记录到海南孔雀雉的踪迹。分布在海南的灰孔雀雉经过长期独立进化,在分类学上的地位已从特有亚种提升为独立种,其命名也从灰孔雉变更为海南孔雀雉。
命名由来
第一个标本的采集者是日本人胜间田善作。1902年到1906年,胜间田善作受雇于英国博物学家AlanOwston,长住海南岛收集各种动植物标本。5年间,这个日本人的足迹几乎遍布整个海南岛。1903年,就在他首次来到五指山时,就幸运地采集到了孔雀雉。
这个孔雀雉标本后来被Owston送达英国著名动物学家Rothschild手里,后者在1906年将其定为世界新种。
由于与中国大陆的灰孔雀雉在外型上极为相似,海南孔雀雉命名后不久就又被众多鸟类学者们归入灰孔雀雉的亚种。
2004年,原省林业局、海师大等单位合作,通过DNA测序和分子遗传标记等科学手段,发现海南孔雀雉和灰孔雀雉的遗传距离为3.1%,超过了鸟类种与种水平间的遗传距离的范围,应为独立的物种。
这一研究成果于2008年被发表在国际动物学权威杂志《ZoologicalScience》(《动物科学》)上,得到国际公认。该论文提出,经过长期独立进化,海南孔雀雉和灰孔雀雉的遗传距离在过去数百万年间差距越来越大,约于440~600万年前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种类[2]。
形体特征
海南孔雀雉为中型鸡类。尾羽有金属反光的眼状斑,体灰褐色,密布细点及不规则横斑。脚红色。
雄鸟全长65厘米左右,雌鸟约50厘米。雄鸟体羽为乌褐色,密布近白色细点和横斑。头顶有蓬松而延长的发状冠羽,颈后还披有翎领。背、两翅及尾均具有金属蓝带紫色在大型眼状斑。嘴黑色,脚黑褐色,脚具二短距。雌鸟羽色较暗,尾巴短,眼状斑不很明显[3]。
生活习性
海南孔雀雉性隐匿,一般上午7~9点之间有一活动高峰,下午16~18时之间有一个更高峰;上午10~11时,下午1~2时之间还各有一个小峰。除了繁殖季节短暂时间和亲鸟育雏外,海南孔雀雉是全年单独活动性的鸟类。在野外观察中,均未发现其有集群行为。
孔雀雉栖息于海拔150~1500米的常绿阔叶林及竹丛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晚上在树上过夜,白天到地下觅食。性情机警,如果受到干扰便立即离去,往往只闻其声不见其鸟。孔雀雉食性较杂,以昆虫、蠕虫、果实、种子为食,特别喜欢昆虫和蠕虫。多筑巢于密林的沟谷地及山区耕地附近的次生林,巢在自然下凹的地面。每窝产卵2~5枚,偶见6枚,孵卵期21天。雏鸟为早成鸟[4]。
生存现状
海南孔雀雉分布地区狭小,再加上生境破坏的严重,野生数量已经十分稀少。在1957~1961年的海南岛鸟类调查中,研究人员没有发现海南孔雀雉,可见在当时就已十分稀少。近年来调查研究表明,海南孔雀雉1992年和1993年的种群数量密度分别为3.75只/km2和3.74只/km2, 全岛海南孔雀雉总数大约为2700只。目前海南孔雀雉依然受到来自人类的各种威胁,如不加强保护,它们时刻面临着绝灭的危险[5]。
视频
海南孔雀雉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最新科学研究表明:海南孔雀雉是中国特有种,人民网 , 2008-3-24
- ↑ 山鹧鸪、孔雀雉、柳莺: 独属海南的特有鸟种(2),中国新闻网,2013-3-18
- ↑ 孔雀雉,北方网, 2012-11-27
- ↑ 中国海南特有的孔雀雉,非常稀有,腾讯视频 , 2018-5-14
- ↑ 海南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 濒危物种保护见成效,中国新闻网 ,201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