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松平信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松平信康

图片来自blogspot

松平信康(1559年4月13日-1579年10月5日)是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武将。父亲是松平元康德川家康)。母亲是关口氏广的女儿筑山殿今川义元的外甥女)。妻子是织田信长长女德姬,生有登久姫(小笠原秀政正室)与熊姬本多忠政室)。因为担任松平宗家的居城冈崎城的城主,因此与祖父松平广忠同被称为冈崎三郎。别称次郎三郎[1]

不少史书记载为德川信康,理由是进入江户时代后,江户幕府许可将军家和御三家都以“德川”为姓,以后表记再被统一,而信康则以德川家康的嫡长男身份而称“德川信康”。

生平

永禄2年(1559年)3月6日于骏府城出生,家中嫡长子。作为今川氏的人质,幼年在骏府度过,不过在桶狭间之战后,德川军以俘虏鹈殿氏长和鹈殿氏次交换,竹千代前往冈崎城居住。

永禄5年(1562年),家康和织田信长清洲同盟成立。在永禄10年(1567年)5月与信长的女儿五德姬结婚,两人都是9岁并以夫妇的形式在冈崎城生活。同年6月家康把居城移往滨松城,把冈崎城让给竹千代。在7月元服时,从信长接受偏讳“信”字并改名为信康元龟元年(1570年)正式成为冈崎城主。

信康自小就勇猛果敢,初阵在天正元年(1573年)完成。

在天正3年(1575年)的长篠之战中以大将身份参战,之后在与武田氏的战斗中获得军功,在战斗中受到注目。特别在天正5年(1577年)8月的远江横须贺之战中的退却战中担任殿军,令武田军不能越过大井川

天正7年(1579年)8月3日,家康到访冈崎城,翌日信康离开冈崎城并被移至大滨城。之后信康被移至远江的堀江城、二俣城,在9月15日被家康命令切腹。享年21岁。

信康切腹的事件在《三河物语》中有详细的记述。根据此书记载,信长的女儿五德姬和跟今川氏有关系的筑山殿不和,与信康的关系都相当差,天正7年(1579年),五德向父亲信长写了12项事情的信书,并拜托德川家重臣酒井忠次作为使者送信给信长。信中包括了自己与信康不和及筑山殿与武田胜赖内通的事情。现今对于信长的反应有两种说法,一是信长质问忠次,忠次完全没有庇护信康并确认书信所写的是事实,而信长要求家康让信康切腹;二是信长仅仅知晓此事而不过问。

在德川家中反对把信康赐死的人有很多,甚至有家臣主张与信长断交。信康的傅役平岩亲吉想负上责任,要求把自己的首级送给信长。但是家康判断形势后,认为这些小手段不能平息信长的怒火,于是决定处决信康。8月29日,首先是筑山殿被护送前往二俣城(守将是大久保忠世)途中,在佐鸣湖畔被德川家家臣冈本时仲和野中重政杀死。之后的9月15日,事件发生以来一直被幽禁在二俣城的信康被命令切腹。介错渋川四郎右卫门,然而渋川为这件事出奔,之后改由服部正成介错,天方道纲为检死役,但是正成悲痛万分,无法下手,最后由天方道纲介错。享年21岁。

关于这次切腹事件的原由有诸多说法,包括父子不和、家中派系斗争、与家臣团对立等。

墓所、祭祀

信康死后,家康建立的信康庙所清泷寺 (滨松市),现今在该寺域中有信康的庙。在祭祀首冢的若宫八幡宫 (冈崎市)中,信康是祭神,而与信康有深厚关系的人亦建立了数个寺院。

信康切腹之谜

出自《三河物语》有一说法为:信长见信康仪表不凡,唯恐自家地位不保,故意捏造信函逼迫家康除掉嫡长子。但此说渐不被采信,因为在另一本史书《松平记》中则是提及:“让其(信康)自杀之事,在天正七年八月朔日向信长报告了。若信长也因此而震怒的话,则任由他的意思来决定了。”这就是完全相反的记载了,将织田信长由主导者,改为被通知者的角色。

此外所谓家中权力争夺说,则是《三河物语》强调了酒井忠次在信康之死的责任问题,归咎给酒井忠次未有效替信康辩护或加罪于信康,但在流传下来的《信光明寺文书》则收录了家康写与织田信长侧近堀秀政的书信中表明:“此次派左卫门督(忠次)(向信长)报告之事,得到信长的恳切回应,实不胜感谢,而有关三郎不自重之事,已在去(八月)四日把他赶出冈崎城了。”

可见在信康之死一事中,真正起作用的主导者还是德川家康本人。至于何以德川家的父子相争会演变至不死不休的局面,则有两个不同说法,其一为武田内应说,此乃延续过去织田信长主导论的理由,虽然当时德川家中确有零星与武田家内通情事,但就信康本人来说并无实据。

另外就是比较阴谋论的家康追放说,由于德川家长期支援织田家的战事,对三河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因此以石川数正为首的三河派的重臣打算拥立信康继任,才招致德川家康反扑。此说亦无实证,只是从事后三河重臣大量变动进行推测。整体而言,信康之死的起因仍是未知数。

影片

徳川家康に杀された?未だに谜とされる松平信康の切腹の真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