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普仁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普仁街

图片来自alamy

普仁街英语:Po Yan Street)是香港上环的一条街道,可双向行车。普仁街前称坟墓街圣士提反街St. Stephen Street),于1869年改为现称。起始于荷李活道,尽头连接医院道。普仁街是为东华医院保良局的发源地,其中东华医院院址于1870年落成,保良局初成立时,亦于普仁街东华医院作办公场所。此外,普仁街曾经建有戏院露宿者庇护所难民营等设施,香港政府亦多次于街道一带兴建下水道设施。自2000年代起,普仁街出现家俬店、古董店、艺廊等高档店铺,东华三院的服务单位也座落于普仁街部分建筑当中。

地名

普仁街在1869年前名为“坟墓街”,得名于街道旁安葬华人的墓地[1][2]。此外,普仁街之前亦名为“圣士提反街”。

历史

清朝末年,中国大陆政局不稳,故不少华人来港谋生,或经香港出洋。当时卫生条件相当恶劣,而且疫症肆虐,再加上大部分华人亦不信任西医,以致死亡率相当高。普仁街旁边的山坡因此成为华人主要葬地。此外,普仁街一带亦有一间名为“圣士提反堂”的教堂,该教堂于1866年落成,1888年左右拆卸。

除此之外,同庆戏院于1868年落成,建于普仁街。戏院以砖木建成,楼高两层,提供四个等级,共200至300个座位。同庆戏院于1890年代改为重庆戏院,至1912年拆卸。此外,升平戏院亦建于普仁街和太平山街交界。

普仁街是东华三院的发源地,也是在香港第一间由华人创办的医院原址。东华医院创立于1870年,由港督麦当奴爵士按《倡建东华医院总例》,批出普仁街一个地段赞助11万5千元,再由华人集资馀额建成东华医院,东华医院成立后,为华人提供中医服务。东华医院最初是一座2层高的建筑,以木材建成;1934年,大楼重建为6层高的建筑,建筑由建筑师约翰·卡尔·克拉克(John Carr Clark)设计。 保良局初成立时,亦于普仁街东华医院的“平安”和“福寿”楼作为办公场所。之后政府于1891年将普仁街一个地段拨给保良局作兴建局址之用。1932年,保良局位于普仁街局址不敷应用,故搬迁至礼顿道现址[3][4]

1880年代,政府曾多次锐意整顿普仁街一带的卫生状况。1882年,英国殖民地部派出的卫生专员查维克Osbert Chadwick)欲于普仁街和磅巷一带兴建下水道系统,而1884年香港政府亦有同样构思。

1930年代,普仁街建有一个露宿者庇护所,东华医院也在战后于该地兴建难民营[5][6]。1964年,普仁街2号一座楼高4层的木制楼宇倒塌[7],造成3人死亡,包括一位孕妇;另外有2名妇女被活埋。事后,工务司署封闭楼宇一带以方便消防人员进行搜索工作。《工商晚报》社评认为建筑监管制度不善以及楼宇结构老化是意外主因;《工商晚报》另一篇社评则认为政府部门若发现楼宇结构出现问题,应当立刻封闭楼宇以进行维修;而居民亦应立刻通知政府。

走线

普仁街的走线曾有多次转变。1887年,普仁街起点为锄断山街(Gap Street,已并入荷李活道)。1906年,普仁街起点为荷李活道222号,终点为律打街[8]。1979年,介乎新街与荷李活道的一段普仁街改为双程行车[9]。现时普仁街起点位于荷里活道,终点位于医院道,并与新街、普庆坊普义街等街道交汇。 医院道和普仁街由一条楼梯连接,该楼梯途径医院员工宿舍及殓房,附近居民亦取道上落[10]

现况

自2000年代起,普仁街出现家俬店、古董店、艺廊等高档店铺[11]。普仁街部分物业也有东华三院的服务单位,例如东晖花园1楼被用作东华医院中医普通科门诊部,而世银花苑1至4楼是为由东华三院开设的许莫德瑜护理安老院。除此之外,普仁街亦于2011年被香港医学博物馆纳入太平山医学史迹径之中,旨在令公众了解香港医疗发展的历史[12]

普仁街一带长期出现违例泊车问题,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尤其严重。2013年,运输署曾经将普仁街暂时划为限制区,禁止所有机动车辆司机在限制区内上落乘客或起卸货物。 中西区区议会曾经于2018年向警务处反映相关情况[13]。警务处表示中区警区警务人员会不定时在该处指挥交通及进行执行交通执法行动[14]

邻近

影片

【HK 4K】上环 普仁街 及 普义街

参考文献

  1. 图说香江:普仁街,约1930年. 文汇报. 2008-09-23 [2011-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5). 
  2. 东华义庄历史 (PDF). 东华三院网站. [2011-02-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09-07-04). 
  3. 黄棣才. 图说香港历史建筑 1920-1945. 中华书局(香港)出版有限公司. 2015-05-08: 136. ISBN 978-988-8340-20-0. 
  4. 张连兴. 香港二十八总督.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2-07-01: 126. ISBN 978-962-04-3249-1. 
  5. STREET SLEEPERS: Shelter Society's Humane And Efficient Work NEED TO EXPAND.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936-03-31 (英语). 
  6. 血溅普仁街. 大公报. 1951-09-28. 
  7. 普仁街一旧楼坍塌三妇被埋可能是三尸五命惨剧. 大公报. 1964-10-02. 
  8. Hongkong Daily Press Office. The Directory & Chronicle of China, Japan, Straits Settlements, Malaya, Borneo, Siam, the Philippines, Korea, Indo-China, Netherlands Indies, Etc. 1906: 983. 
  9. 普仁街交通周五改双程. 大公报. 1979-02-21. 
  10. 疫灾成鬼域 太平山街死得人多怨气重. the-sun.on.cc. [2020-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4). 
  11. Bassi, Fiorella. The Source: PO YAN SREET, SHEUNG WAN.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01-02-07. 
  12. 太平山下医道学历史 - 东方日报. orientaldaily.on.cc. [2020-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4). 
  13. 引用错误:无效<ref>标签;未给name属性为#1的引用提供文字
  14. 长者提出有关交通及运输的意见 (PDF). 中西区区议会.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