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创立于1978年12月,其前身是乌鲁木齐市第一师范学校和新疆教师培训部。在学校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新疆师范大学始终坚持政治家、教育家办教育,努力成为支撑新疆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力量;始终不渝地追求科学、文明、进步与真理,秉承“博学笃行,为人师表”的校训,形成了“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始终以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为己任,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总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开发建设新疆先进集体、自治区文明单位[1]等荣誉称号。
学科建设
学院下设有音乐学系、音乐表演系、舞蹈学系和大学音乐教研部。音乐学[2]专业为教育部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音乐学课程群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全院共有教职工80余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 14 人,在校研究生、留学生、本科生1000余人。学院组建有木卡姆、冬不拉、汉民乐三个乐团,其中木卡姆乐团和冬不拉乐团多次在全国最高赛事中获得大奖。
音乐学学科目前是新疆师范大学重点学科,学院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学院始终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对外交流中取得跨越式的发展,形成了以教授、副教授为中心的教学队伍。“自治区教学名师”张欢教授先后主持的两项教改项目,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自治区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学院音乐学教学群课程团队获国家级教学团队,音乐学专业获教育部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王茗教授主持的手风琴教学课程获自治区精品课程奖。
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10月批准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学院拥有音乐与舞蹈学一级硕士学科,音乐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舞蹈学为二级学科,同时拥有艺术硕士授权点。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博士方向正在建设中。学院建有木卡姆艺术研究中心、杨鸿年合唱艺术研究中心、中亚音乐文化研究基地。
科研成果
“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项目是主持人张欢教授继《在艺术实践中实施素质教育》教改项目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之后的连续思考。该项目于2008年1月开始全面实施,2011年1月底课题顺利完成并获得国内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鉴定结论为优秀。2012年6月再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
“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项目在一个人才培养周期的四年时间里,展开了“双重乐感”的理论探索、“双重乐感”的理论建设、“双重乐感”的教学改革及实践三方面的研究内容。项目实施以来,联动了学院八个国家级课题,培育了一个自治区高校重点文科基地。学院教师在《中国音乐》等国家核心期刊公开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学院院长张欢教授主编论文集、教材各六部;出版学术专著《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共计500万字的各类成果。学院开展了相对应的常态系列学生展演和交流活动并向社会推广,使项目的影响不断扩大,在国内同领域树立了鲜明的特色。同时向社会输入了一大批具有双重音乐文化观的优秀教育、表演人才,形成了可持续的科研教育发展态势。
专家风采
近年来,学院先后聘请了严良堃、于润洋、杨鸿年、樊祖荫、李松、迪丽拜尔、金湘、刘宾、陈铭道、管建华、阎惠昌、王建民、阿依吐拉、李毓珊、江东、迪丽娜尔·阿不都拉、努斯来提·瓦吉丁、刘刚、王蕾、何晓兵、项阳等几十位国内外著名学者和艺术家长期担任客座教授,举办了近百场学术交流报告。
学术交流
音乐学院领导始终立足本土、面向全国、胸怀世界,认真总结、分析我国高等音乐教育办学经验、规律、趋势,大力推广双重乐感的办学理念,充分挖掘本土艺术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倡导不同文化间相互平等、尊重、欣赏、包容的文化观念,不断更新教育思维方法和实践方法论,努力将学院建成“没有围墙的大学”。
视频
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文明单位创建,要牢牢掌握这些要点内容! ,搜狐,2018-09-14
- ↑ 通俗的讲,音乐学和音乐表演有什么不同?,搜狐,202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