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文开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文开书院
图片来自彰化县鹿港镇公所

文开书院,位于台湾彰化县鹿港镇街尾里青云路二号、鹿港文武庙内的书院,当时担任台湾府鹿港同知邓传安倡建,为纪念沈光文,并祭祀明郑遗老,建筑列入彰化县定古迹

建筑结构

其建筑为三川殿、正殿、后殿。 三川殿的木构件保存清道光年间的建筑风格。 书院建设过程并不顺利,邓传安在清道光六年(西元1826年)因追补匪党,无暇兼顾工程,次年(西元1827年)六月底始回鹿港厅任,发现书院已停工。

书院于清道光八年(西元1828年)落成。建筑与鹿港文庙、鹿港武庙呈现横向一字排开,以文庙建立最早,武庙次之,书院殿最后完工。结构分为三进,第一进为三川门,第二进的前堂为书院的祭祀空间、第三进的后堂为书院山长(今称为院长)居住之所,左右两旁有十四间学舍。

创立缘由

此书院创立文献,多收录于周玺总纂的《彰化县志》内,有邓传安的〈劝建鹿仔港文开书院疏引〉、〈新建鹿港文开书院记〉(“附周琢堂大令书后”),以及鹿港厅〈详报捐建鹿港文开书院牒〉等。洪弃生则在日治时代写了〈重修文武庙及书院碑记[1]

清道光二年(西元1822年)十一月,邓传安任鹿港同知,见鹿港读书风气盛行,无适当学习地点,而生起建立书院的想法。清道光四年(西元1824年)四月,他回任鹿港同知后,正逢举人林廷璋等地方士绅建议兴建书院。

虽然离鹿港二十里的彰化城有白沙书院,但是在台南府城内就有崇文书院海东书院引心书院,强调政府不应以厅县距离近为由否定增建,增加书院可鼓舞人文。

依传统礼制,书院祭祀孔子是逾矩。

〈新建鹿港文开书院记〉中,说明文开书院主祀朱熹的原因是为闽中大儒,更要仰重贤明,遂祭祀包沈光文、徐孚远卢若腾王忠孝沈佺期辜朝荐郭贞一、及蓝鼎元这八位包含明郑遗老的贤人。祭祀明郑遗老的作法受汉宝德等学者称赞有前卫性。

书院定名为“文开”的原因,是为了纪念对台湾教化有功、字“文开”的沈光文。

书院保存

西元1899年时日本军人在此书院前留影,收录于石川源一郎编著《台湾名所写真帖》,为该建筑保存最早的照片。

日人在设立公学校时欲拆毁文武庙及书院作为校址,遭蔡德宣抗议,因此日本政府易地建校。西元1912年,蔡德宣重修以恢复书院旧观,获绅耆赞同与层级认可,于西元1915年落成。由洪弃生写〈重修文武庙及书院碑记〉纪念。

西元1943年,日人将文开书院改名为北白川宫纪念堂,另有二碑以纪北白川宫能久在西元1895年9月3日曾驻于此。

焚后重建

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军队入驻鹿港文武庙,导致庙内部神器文物散失,建材受损,直到1973年军队撤出。

西元1975年12月9日,文开书院毁于火灾。

西元1982年12月3日,省议员洪性荣向省主席李登辉提议将文开书院院址更改为古典传统礼俗观赏区。

西元1982年左右,鹿港文武庙进行修护,为全台湾最早进行的古迹修护第一期工程。

汉宝德为此还写有《文开书院、文祠、武庙之研究与修复》一书,由境与象出版社于西元1983年出版。

西元1985年底文开书院整修完工。该年文开书公告列入第三级古迹。地方耆老对文开书院的修复工程很不满意,除与原式样不符,施工技术未依传统方式进行,导致仅有山门为清道光年间古建物。

震后修复

西元1999年9月28日,鹿港镇公所召开修护文武庙会议,因经费有限,决定先修文祠。

西元2001年1月正式发包,对于当年兴建文开书院各项设施搭配的方式须严加考证,力求恢复当年风貌。

台湾古迹修复工程匠师大多来自台湾南部,以技巧花俏与彩绘丰富华丽的漳州建筑为主流,既不符合鹿港的泉州传统建筑、也不适合书院的风格。

西元2003年即将竣工时,修复工程与当时建筑原貌诸多不府,引起不少争议。

经四年整修,西元2005年8月全部完工,同年11月25日彰化县文化局举行落成仪式,特请欧阳锦华、吴东源、吴肇昌、吴肇勋等书法名家现场挥毫。

西元2006年文开诗社入驻,开办汉学研习等课程

西元2011年5月27日,鹿港镇公所再次请鹿港工艺家李奕兴负责主持文祠、武庙及文开书院灰壁的修复工程,并邀鹿港多位书法名家担任灰壁修复后重新题字的工作。

教育

文开书院自清道光八年落成,迄乙未战争止,经历近七十年,文献记载的书院山长(今称为院长)仅有三人,分别是清道光年间鹿港同知陈盛韶所礼聘的陈淑均、清同治年间鹿港同知孙寿铭礼聘的蔡德芳、清光绪年间的庄士勋

文开书院被视为造就鹿港的人才。鹿港在清治时期有六位进士,除许肇清为清光绪二十年武进士外,其馀均为文进士有清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的施葆修、清光绪三年(西元1877年)的丁寿泉、清光绪九年(西元1883年)的蔡寿星、清光绪十八年(西元1892年)的施之东

日本政府的《台湾私法》中记载书院每年实施官课及师课各六次,官课于初十日,师课在二十五日,由理蕃同知监督及实施考试。

西元1896年,日人于鹿港地藏王庙设立学校。文开书院曾被迫停止教育,后当地人蔡德宣等人申请设立名为“文开书塾”的书垫,于西元1914年通过。蔡德宣与学人庄士勋、吕乔南等分任教读,在鹿港文庙,鹿港城隍庙后殿授以四书五经。

参考文献

  1. 鹿港文武庙,文化部文化资产局,1985-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