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寶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漢寶德(1934年8月19日2014年11月20日-),出生於山東省日照縣皋陸鎮,台灣建築學者,畢業於台灣省立工學院(現成功大學)建築系,並赴美獲得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碩士、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回台後任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台南藝術學院(現台南藝術大學)校長,是國內知名建築教育學者。在2010年12月19日晚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傳媒建築獎"評選中,榮獲"傑出成就獎"。
2014年11月20日在台大醫院病逝,享壽80歲[1]。
主要經歷
1967年返國迄今之主要經歷如下:東海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教授兼系主任(1967~1977)、美國加州科技大學客座教授(1974~1975)、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1977~1982)、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處主任(1981~1987)、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1987~1995)、台南藝術學院籌備處主任(1993~1996)、台南藝術學院校長(1996~2000)、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2001)、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2002~2008)。
一生致力於建築教育獲獎無數
包括南園和許多人都留下許多年少回憶的救國團墾丁、溪頭、天祥等青年活動中心,都是他的代表作品。在回國初期,漢寶德參與設計洛韶山莊、天祥青年活動中心等作品,呈現強烈的現代建築立體派風格,之後漢寶德轉念為大眾而設計,產生融合當地地貌情境的溪頭青年活動中心,此後包括墾丁青年活動中心、南園等案例,更結合他長年從事古蹟修復工作經驗,以現代技術來詮釋民族與鄉土形式建築。
以下列舉漢寶德8個代表建築作品,這些建物不只美觀、風格獨特,還根據當地的地形、氣候等環境因素,以使用者的立場做考量,兼具實用與人性化:
一、救國團溪頭青年活動中心:1975年完工,坐落於溪頭森林自然生態園區內,針葉林環繞,清新幽靜。該中心採用天然原木建材打造,風格別具。漢寶德以圓杉做建築的外壁與屋面,創造出原始山林的氣氛。此外,他以石頭鋪地,杉木砌牆,整棟建物接近自然,有如渾然天成。
二、救國團天祥青年活動中心:1978年完工,榮獲第一屆建築師雜誌獎金牌獎,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區內。該中心前身為天祥山莊,後為提升服務品質,於山莊原址改建為地上三層、地下三層的現代建築物,並改名為天祥青年活動中心。
三、救國團澎湖金龍洞青年活動中心:1980年完工,榮獲第三屆建築師雜誌獎金牌獎。建築外觀類似傳統澎湖民間建築的「堡壘」樣貌,並配合當地氣候,除了面向海灣的一樓餐廳為了觀海而做較大的開口外,其他三面皆為避強風而採用較小開口。
四、彰化縣文化中心:1983年完工,榮獲第五屆建築師雜誌獎。傳統造型為其特色,掌握了現代與中國傳統建築的共通點。在現代造型簡單明快的線與面配合下,使用門窗、欄杆等裝飾紋樣,加強了傳統的趣味。整棟建築物飄散著古色古香、雍容華貴的氣氛。
五、救國團墾丁青年活動中心:1983年落成的緊鄰墾丁青蛙石海濱公園,有精典閩南式建築住宅博物館之稱,為墾丁國家公園內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群落。設計原則為現代功能與傳統村落的結構相配合,並設有傳統村落廣場作為集會堂與餐聽之用。巷道則由一棟棟住宅組合形成,轉折、起伏,頗富自然變化的趣味。
六、澎湖觀音亭青年活動中心:1984年完工,榮獲第六屆建築師雜誌獎金牌獎。配合當地強勁季風,建成堡壘式建物,使即使在季風來臨的冬季,也能提供良好的戶外活動場所;氣候良好的夏天,則能讓使用者易於接觸海岸,聽濤觀浪 。
七、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中心:1985年落成。其特色是在原有建築上增建的新樓。漢寶德尊重原有建物的設計原意,在既有基座上增擴,且達到新舊建築的諧調。屋頂的造型為設計合乎尺度的閩南式,但是因為垂直分配功能的關係,呈現出高低不平、錯綜變化的外型。
八、1985年落成的南園:佔地27公頃,位於新竹縣新埔鎮山區,原為聯合報系創辦人王惕吾退休隱居之所及員工休閒中心,由漢寶德精心設計而成;全區依山水而建,融合江南庭園、閩式建築、洋樓拱廊風格,動員上百名精湛藝師精雕細琢,成為台灣最珍貴的檜木建築群,是華人世界最大的山中園林,也曾為台灣款待過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蘇聯前總理戈巴契夫等人,現委由The One集團經營「南園人文客棧」。
一生成就卓越
漢寶德於1994年獲教育部一等文化獎章、2006年獲得國家文藝獎第一屆建築獎、2008年台灣大學榮譽博士、2009年雜誌最佳專欄金鼎獎、2010年中國建築傳媒獎─傑出成就獎、2012年第二屆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終身成就獎。
「我做事的態度是很痴的。痴就是執著,長於自我反省。我不是聰明人,遇事反應很慢。我的長處就是把事情做到底,不完成絕不罷休」今年10月,漢寶德歡度80大壽,當時他坐著輪椅出席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他舉辦的「築人間—漢寶德八十回顧展」開幕,自謙之詞備受推崇。
他曾歷任「漢光建築事務所」主持人、「世界宗教博物館」榮譽館長、「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信義基金會」董事、「台北市文化局」顧問、台北市古物審議委員、台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台北市文獻委員、宜蘭縣公共藝術審議委員等。
長年致力筆耕
其於建築系就學期間,便創辦了《百葉窗》,爾後至1970年代,陸續出版數份建築專業雜志,致力推動台灣現代建築思潮,冀探討建築設計思想與社會人文之關聯等課題。其它尚有二十多本專書、數十篇學術研究論文,著作等身且至今仍持續創作中。流通較廣者有《建築的精神向度》、《建築、社會與文化》、《為建築看相》、《給青年建築師的信》、《築人間-漢寶徳回憶錄》、《博物館管理》、《中國的建築與文化》、《漢寶德歐洲建築散步》、《漢寶德談美》、《漢寶德談文化》等作品。
「我深信建築或藝術不應該是神秘而又高貴的東西。它們都是人類的造物,其最終目的應該是為人類社會服務。它應該能夠啟發我們的思想,開拓我們的情感領域,鼓舞我們的創造力。…我相信真正有價值的作品,一定會有一種大家可以領會的語言,以便達到它激發我們情緒與思想的目的。」(《化外的靈手》,1977,台北,遠景出版社)此外,也甚少知識份子像漢先生這樣,沉痛地公開自我剖析:「從做學生時代起,我就有為建築與社會間搭建橋樑的心願。可惜我為了追求專業知識,不小心跌進學院的窄谷裡,自我陶醉了很多年。我曾經辦過不少次雜誌,但每辦一次,路子就窄一次,學院的狹谷果然如同象牙,高貴而幽深,越前進越不見天日。對於以服務人生為目的的建築與藝術,這顯然不是一條正路。」[2]
漢先生對於藝術的關注,早已超出台灣建築學者的視野,從他翻譯赫伯里德(Herbert Read,1893~1968)的《雕刻的藝術》(1962,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即可窺見一二。這本小書中討論及,所謂「完美」並非指審美上的完美,而是指一種「完全獨立的構思」,在某個程度上大大擴展了他美學的向度;該書講到雕刻所帶來的「運動的幻覺」,更豐富了他對於空間創作的概念。可惜這本譯著已絕版多年,其實它比起里德的其他兩本鉅作-《現代雕刻簡史》及《現代繪畫簡史》,更能貼近作者的核心思想,其中論及雕刻與建築在藝術史上的關係,也可使讀者們一溯漢先生的建築美學之立論淵源。
「建築是一種科學,一種藝術,但它更是生活的容器,科學可以關在實驗室裡做出來,藝術可以掛在博物館裡,但是建築一定要建造在大家的眼前,為眾人所使用。它不是一種個人埋頭苦幹就能成就的事業。建築家應有社會的胸懷,為大眾服務。因此他們的主要目標應該是為大眾創造一個愉悅的生活環境…他應該是民眾意念的抽引者,但這與一般的隨波逐流是不同的,也不是譁眾取寵。…建築家的個性,建立在他的專業知識與對人世的深切關懷上。」(《為建築看相》,1985,台中,明道文藝,三版跋)
建築學者 獲褒揚令
知名建築學者漢寶德2014年11月20日辭世享壽80歲,行政院2014年11月27日通過文化部所提「漢寶德先生褒揚令申請案」,肯定漢寶德對建築教育改革、文化資產保存、提升大眾科學教育、美育等貢獻。文化部長龍應台稱讚,漢寶德為中西飽學之士,更是美學教育的大使[3]。
影片
參考資料
- ↑ 漢寶德辭世 建築大師享壽80歲.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2019-04-11].
- ↑ 黃怡:漢寶德眼中的建築. 獨立評論天下文化. [2019-04-11].
- ↑ 知名建築學者 漢寶德獲褒揚令. 大紀元. [201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