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弧後盆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弧後盆地

圖片來自commons.wikimedia

弧後盆地(Back-arc basins)即坐落於火山弧後面的盆地。屬於隱沒系統中的地質構造單元。弧後盆地最廣為討論的應屬分布在西太平洋一系列的弧後盆地,如:日本海、馬里亞納海溝、勞盆地等。

簡介

弧後盆地是指島弧靠大陸一側的深海盆地,因其分佈特徵大多位在大陸與海洋的邊緣,亦可稱之為邊緣海盆(marginal basin),有些弧後盆地會介於兩個火山弧之間,是以也有些被稱為弧間盆地(interarc basin)。水深約2000~5000米。與海溝、島弧組成溝弧盆系。

活躍的岩漿活動

由於弧後盆地底下有著活躍的岩漿活動,因而使得弧後盆地有活躍的熱液噴泉,也因此可能有化學性自營生物的聚落出現。日本島和亞洲大陸分離,乃導因於日本海的弧後擴張活動。 弧後盆地在世界許多大洋邊緣均有分布,以西太平洋邊緣的最為典型。

成因

弧後盆地的形成被認為是和隱沒脊軸遠離海溝方向的運動有關係(隱沒脊軸遠離海溝的運動被稱之為hinge rollback)。當隱沒板塊的向下運動速率大於水平方向的運動速率時,隱沒脊軸的位置便會退後(遠離海溝),令上覆板塊有向前(靠近海溝)的運動空間,加上因為地涵的熱對流,讓上覆板塊產生了向兩側擴張的力。因而形成弧後盆地。至於伸張的速率,有從非常小的每年數公分(如馬里亞納海溝),到非常快速每年數十公分(如勞盆地)。

類似中洋脊

在弧後盆地的擴張中心所噴發的火成岩,經常是玄武岩質,類似於中洋脊;兩者的些微差異在於岩漿的含量,通常在弧後盆地中的岩漿水含量比較多,在中洋脊的則比較少。至於在弧後盆地中會有比較高的岩漿水含量,可能是來自於隱沒板塊將水帶至深部,然後由此處釋出至上覆板塊的緣故。

1960年代,板塊構造學說剛被廣泛接受,但卻難以解釋在以聚合為主隱沒帶中如何出現拉張力?直到1970年代初期,才由海洋科學家Daniel E. Karig所提出的模型,使弧後盆地的形成可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

大型開闊海洋盆地

處於伸展狀態的漂流上覆大陸板塊可在其內部發育陸上伸展盆地,甚至具有擴張中心的弧後盆地。 因此從概念上很清楚,“島弧系統”只是從上覆大陸板塊的邊緣分裂出來的。 也就是說,“島弧系統”必然有其大陸起源的基底。弧後擴張中心可以演變為大型開闊海洋盆地,“島弧系統”可以演變為微型大陸。[1]

邊緣盆地

台灣海峽具代表性

弧後盆地又可以稱邊緣盆地,與陸地上的盆地類似,中間深凹下去,周邊岩石較高。它是邊緣海內的具大洋型或過渡型地殼的構造盆地,像一個臉盆嵌在海底地殼上。陸緣延伸部分,是具擠壓特徵的弧後盆地。以台灣海峽為代表。該盆地的基底岩石由前寒武紀、古生代和早中生代的變質岩和海相碎屑沉積所構成。上部蓋層由白堊紀至早第三紀淺海相、濱海相和陸相以及晚第三紀和第四紀海相和陸相沉積所組成。 在日本海,邊緣盆地位於島弧與大陸之間,而在菲律賓海,它位於島弧與島弧之間。另外,邊緣盆地可以單個出現,也可以被海底嶺脊分隔成若干次級海盆。邊緣盆地的外形包括線狀和等軸狀,十分多樣。[2]

前陸盆地推覆

台灣山脈東部褶皺陡升

位於台灣山脈東部的變質移置地體於晚第三紀末遷移並增生於台灣山麓地帶上,並在西部台灣山脈和雪山山脈產生指向西的推覆構造,從而使得原先的邊緣海盆地受擠壓剪切而轉化為西部台灣海岸平原台灣海峽的前陸盆地。前陸盆地一側發育起來的推覆構造是A型俯衝的一種標誌。在此過程中通過重疊的斷層而使地層增厚,並又被褶皺。前陸盆地常有油氣生成和儲集。[3]

特色

  1. 地殼組成:大多數的地殼性質類似於海洋地殼;部分則是拉張變薄的大陸地殼。
  2. 地理位置:弧後盆地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少數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有些是在火山弧與大陸之間,如:日本海;有些是在火山弧與火山弧之間,如:馬里亞納海槽。
  3. 其他特色:弧後盆地通常非常狹長(可能達數百公里到數千公里),且寬度較小(約幾百公里)。至於寬度會受限制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比較活躍的岩漿活動皆靠近隱沒帶,因此將弧後盆地拉張開的力量,變多半集中在靠近隱沒帶,所以寬度會受到限制。

實例

目前正在活躍的有:馬里亞納、東加-克瑪德克、北斐濟地中海等地區。大多數活躍的地區,仍是在西太平洋附近。目前沒有再活躍的有:Parece Vela-Shikoku Basin、日本海等地區。另一方面,並非所有的隱沒帶都有弧後盆地,如:安地斯隱沒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