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印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印青
图片来自网络
男演员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 1954年5月
职业 作曲家
代表作品 《走进新时代》、《江山》、《走向复兴》、天路

印青[1] [2],男,1954年5月生,曾任总政歌舞团团长,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第八届全委,全军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军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多次在全国、全军各次重大比赛中担任评委、国家一级作曲家。2015年6月18日,印青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届副主席。[3] 2022年2月,参加《百花迎春》晚会,讲述《如何造就新时代文艺精品》。2024年4月23日,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歌曲《我们的舰旗高高飘扬》发布MV,印青担任作曲[4]。代表作品:韩红《天路》。

个人经历

印青出生在一个艺术之家,其父母都曾在部队文工团工作,受家庭熏陶尤其是父亲的影响,年少的他在家中700多张的唱片中就接触到了许多中外音乐作品。10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并喜爱各种中外乐器。197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江苏省军区某部业余演出队看中,成为了一名小提琴手,在那里,印青对作曲尤其是乐队配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此后的部队各级文艺会演中,他尝试创作的歌曲、器乐曲受到部队指战员的欢迎,并引起南京军区文化部门的重视,多次调他参加军区组织的文艺创作班、作曲训练班学习。老一辈著名作曲家沈亚威、龙飞、张锐对他关爱有加、悉心指导,从此,印青创作热情越发强烈。70年代中期,他随所属部队调防至浙江省军区以后,他创作的歌曲、舞蹈音乐在军区、全军业余文艺会演频频获奖,他既生动活泼又颇具现代意识的音乐风格、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歌剧《运河谣》是经过两年酝酿、创作排练,由国家大剧院推出的首部原创大型民族歌剧。该剧以民族唱法为载体,以京杭运河为故事背景,通过描述剧中人物在运河上跌宕起伏的命运际遇,展现了运河见证的离合悲欢、善恶生死、义薄云天。这部歌剧作品是印青创作生涯的又一里程碑之作。2006年走上总政歌舞团团长岗位的印青,深知肩上担子的分量。他所追求的超越,不仅仅是内容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是理念的更新;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提升;不仅仅是方法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境界的追求。在漫长的艺术道路上,他那样坚韧执着,那样义无反顾,正是为了追寻一种至高至纯的精神归宿,这个归宿,不仅是个人的,而是属于民族,属于军队。

2009年,印青卸任团长职务,2010年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2013年7月12日,担任2014年春晚艺术顾问。 [2]2022年2月,参加《百花迎春》晚会,讲诉《如何造就新时代文艺精品》。[5] 2023年4月,其做客接受致敬的《中国文艺·向经典致敬》节目播出[6]

音乐创作之路

印青出生在一个艺术之家,其父母都曾在部队文工团工作,受家庭熏陶,尤其是父亲的影响,年少的他从家中收藏的1000多张唱片中接触到了许多中外音乐作品。10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并喜爱各种中外乐器。197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江苏省军区某部业馀演出队看中,成为了一名小提琴手,在那里,印青对作曲尤其是乐队配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此后的部队各级文艺会演中,他尝试创作的歌曲、器乐曲受到部队指战员的欢迎,并引起南京军区文化部门的重视,多次调他到军区组织的文艺创作班、作曲训练班学习。老一辈著名作曲家沈亚威龙飞张锐对他关爱有加、悉心指导,从此,印青创作热情越发强烈。70年代中期,他随所属部队调防至浙江省军区以后,他创作的歌曲、舞蹈音乐在军区、全军业馀文艺会演中频频获奖,他既生动活泼又颇具现代意识的音乐风格、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40年来印青创作各类音乐作品1500多件,代表作有歌曲《走进新时代》、《西部放歌》、《天路》、《江山》、《当兵的历史》、《在灿烂阳光下》、《不要问为什么》、《边关军魂》、《世纪春雨》、《桃花谣》、《芦花》、《望月》、《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把一切献给党》、《战士与母亲》、《在和平年代》、《旗帜颂》、《走向复兴》等,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创作的歌剧《党的女儿》(合作)、《运河谣》,舞剧音乐《妈祖》及《百团大战》《新四军》《最后的骑兵》《海天之恋》《一言为定》《村官普发兴》等影视音乐作品也广受好评。有300馀件作品在全国全军各次文艺评选、比赛中获奖,其中多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文化部“文华奖”、 解放军文艺奖、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金唱片奖”等奖项。多次在国家、军队各重大文艺活动中担任艺术总监和音乐总监。

尤为一提的是歌剧《运河谣》是经过两年酝酿、创作排练,由国家大剧院推出的首部原创大型民族歌剧。该剧以民族唱法为载体,以京杭运河为故事背景,通过描述剧中人物在运河上跌宕起伏的命运际遇,展现了运河见证的离合悲欢、善恶生死、义薄云天。这部歌剧作品是印青创作生涯的又一里程碑之作。

2006年走上总政歌舞团团长岗位的印青,深知肩上担子的分量。他所追求的超越,不仅仅是内容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是理念的更新;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提升;不仅仅是方法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境界的追求。在漫长的艺术道路上,他坚韧执著,义无反顾,正是为了追寻一种至高至纯的精神境界,这个境界,不仅是个人的,更是属于民族、属于军队的。

2009年,印青卸任团长职务,2010年以后一直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之职。2013年7月12日,担任2014年春晚艺术顾问。

个人荣誉

至此,印青创作了歌曲、舞蹈(剧)音乐、歌剧、音乐剧及影视音乐共一千多件,有100余件在全国、全军获奖,其中16件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4件获国务院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奖”,6件获中国音协“金钟奖”金奖和声乐作品大奖,3件获解放军文艺奖及解放军文艺大奖,5件获全军文艺会演一等奖,4件获全军新作品评比一等奖,5件获中国广播新歌一等奖,并获布达佩斯国际音乐节作品银奖、中国金唱片奖创作特别奖和多次获其他全国性评奖的金奖和一等奖,由于其创作成果显著,曾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五次。被评为总政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作为总政系统代表参加了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2007年11月被中宣部、国家人事部、中国文联评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家。

个人发展

印青是从一个普通架线兵成长为一名作曲家,他的成长经历很有传奇性和励志色彩,记者于是请印青总结自己的成功秘诀,印青说:没什么秘诀,我能有今天,可能是热爱+努力的结果吧。我被大家熟悉或是获奖的作品有上百首,但我还有上千首作品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我算了一下,每3天我就要写一首歌,每天都要写到深夜,从来睡眠没有超过5小时。我爱人有时很心疼我,问我是不是不要命了?我在总政歌舞团又搞创作又管行政,比以前更忙更累了,除了对音乐的热爱,还有一份责任感在推动着我还要往前走。

谈到从1988年起在前线歌舞团工作生活了12年给自己怎样的帮助时印青说:对他的帮助太大了,进入前线,可以说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飞跃,质的飞跃。前线有龙飞、沈亚威张锐、何仿等一批著名的老艺术家,这个团深厚的艺术底蕴滋养了我,给了我专业精神和敬业精神。来前线之前,我只是写一些自我的东西;到前线以后,我的作品慢慢变得深厚和大气,逐渐形成这样受大家欢迎的创作风格。 创作

2004年的一个夏夜,中央电视台音画时尚》栏目“印青作品演唱会”精选了20首优秀作品,第一次集中展示了这位著名军旅作曲家的创作成果。按照主持人文清的说法,这是一场迟来的演唱会。这场演唱会,真是来迟了吗?也许印青本人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20年前,他作为浙江省军区俱乐部的文化干事,在军区业余文艺调演中一人就有7首歌曲获奖;接着又在全国民歌、通俗歌曲大赛浙江赛区评选的十首佳作中一人独占四席。从一名部队业余曲作者到享誉全国的军旅作曲家,再到第一次举办个人作品专场音乐会,经过了整整20年。

2007年,印青为中国人民大学创作校歌。新创作的《中国人民大学之歌》深受同学欢迎,在校园内广泛传唱。 20年,在一个作曲家的音乐生涯中,留下了弯弯曲曲、深深浅浅的足迹;20年,在印青千余件作品中,排列着长长一串获奖歌曲名单。在这串名单上,《当兵的历史》举足轻重,意义非凡。“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不会感到懊悔……”这首传唱了20年的歌,为印青荣誉加身——《解放军歌曲》1986年度奖和队列歌曲征集奖,并于当年进京演出,在中央电视台录制播放。在这次演唱会上,虽然舞台上4个青春飞扬的小伙子已非当年模样,但那欢快、雄健的律动,依旧传递着军人的心声,显现出作品蓬勃的生命特征。

这场演唱会,表现军人和军营的题材大约占到四分之一。同类题材、同类体裁,印青写得毫不雷同。即便是队列歌曲进行曲风,也是异彩纷呈。男声四重唱《当兵的历史》挥洒阳刚之气;《兵》在谭晶的歌声中,尽显女性的柔曼与亲和;李丹阳清澈细腻的嗓音,抒发出《军歌嘹亮》的别样情致;陈红的《潇洒女兵》、蔡国庆的《士兵桂冠》、张迈的《绿色背影》,也演绎了军旅通俗歌曲的鲜明个性。

2000年,王宏伟在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以一首《西部放歌》一举夺得金奖。4年之后,当初名不见经传的歌手,已昂首挺进民族声乐演员第一方阵。王宏伟形容作曲家当初带给自己的幸运“充满了魅力和挑战”,而《西部放歌》也成为民族男高音首选必唱的保留曲目,深受广大歌迷喜爱。这场演唱会的20首作品,清一色是“主旋律”歌曲,均以情真意浓、词佳曲美为特色。《扬起风帆》如行云流水,《你是我阳光》富于西南少数民族的基调,《祖国之恋》糅合高音延长音的戏曲元素,《一切献给党》大气磅礴,《一起走过》明朗宽广,而从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走进千家万户的《世纪春雨》《江山》和《望月》,其艺术水准和美学价值更是超越了晚会歌曲的概念,可以说是印青创作最成功的精品。在演唱会上,演员黄宏即兴创作的一首小诗《印青的印象》就是最好的佐证:“印青平时不大爱说话,因为他的性格内向,比较含蓄;印青平时不大善说话,因为音乐是他的母语;印青平时不大多说话,因为他的词汇只有do、re、mi、fa、sol、la、xi……”印青早期的作品总喜欢署上“姬弦”这个笔名,据他解释:“姬弦就是G弦,小提琴上最粗的内弦,最富情感还有力度,给人以深沉浑厚、不屈不挠、充满自信之感,我常以此自勉。”

视频

印青作品专场演唱会

天路 作词:屈塬 作曲:印青 演唱:韩红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