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印第安部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印第安部落

来自 绛紫艺术 的图片

中文名称: 印第安

属于: 美洲大陆最古老的居民

主要指: 印第安人

命名人: 航海家C·哥伦布

印第安文字: 玛雅文字

印第安主要是指印第安人,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最古老的居民。在欧洲殖民者入侵美洲之前,印第安人的数量究竟有多少?据资料记载,迄15世纪末,在美国、加拿大地区约有100万,西印度群岛至少有100万,整个美洲印第安人总数约1400万至4000万,共约有160种语别,1200种方言。集中居住在三大地区:一是墨西哥东南部和中美洲(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地)的玛雅人;二是墨西哥高原的阿兹特克人、托尔特克人、以及萨波台克人;三是南美安第斯山区(包括秘鲁、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的印加人。[1]

由来

印第安人在公元15世纪末之前本来并没有统一的称法。

公元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C·哥伦布航行至美洲时,误以为所到之处为印度,因此将此地的土著居民称作"印度人"(西班牙语:"indios")。后人虽然发现了哥伦布的错误,但是原有称呼已经普及,所以英语和其他欧洲语言中称印第安人为"西印度人",在必要时为了区别,称真正的印度人为"东印度人"。汉语翻译时直接把"西印度人"这个单词翻译成"印第安人"或"印地安人",免去了混淆的麻烦,到如今仍为最普及的用法。

到了公元20世纪,许多美洲国家印第安人的地位有了明显改善,一些政府机构或民间组织开始对"印第安人"这一名称进行"正名",比如印第安人在加拿大往往被称为更加政治化的"第一民族"(英文:"First Nations")等等。印第安也因此而来。

起源

19世纪,美国人类学家莫顿及阿根廷古生物学家阿梅吉诺等提出了印第安人发源于美洲的说法。但是,此种理论根本站不住脚,因为到如今,在美洲大陆上还没有找到任何代表人类进化的猿人化石。考古资料证明,在美洲只有猴类没有猿类。那么印第安人到底从何而来?他们到底属于什么人种呢?关于这个问题学界有不同的说法。

有的学者认为印第安人从非洲而来,有的学者认为来自欧洲,还有的学者认为是从南太平洋的岛屿而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少人甚至认为印第安人属于犹太人,是传说中失踪的十族的后裔。学术界观点纷呈,莫衷一是。

但是,随着考古学家不懈的努力和遗传科学的迅速发展,学术界普遍认同,印第安人的祖先是由亚洲跨越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前曼洛理人,亚洲的蒙古利亚人种与美洲人土著印第安人的祖先有渊源关系。

白令海峡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北端,白令海峡的另一端就是美洲的西北端。白令海峡的平均宽度只有65千米,最窄处只有35千米,其间还有2个小岛(克拉特曼诺夫岛和克鲁逊什特恩岛),两个小岛相距只有4千米。而且白令海很浅,平均深度42米,最深处也只有52米,只要海面下降40多米就可以与陆地相连。

地质学的一些研究得知,在第四纪的一些时间里,尤其是在最后一次冰河期,世界气候变冷,冰河来临,海面下降了大约130~160米,水深只有几十米的白令海峡便露出了海面,因而袒露出了一座陆桥,连接起了亚洲东北部和美洲西北部,成为亚、美两洲的天然通道。加之这时,时值冰河期的亚洲东北部气候十分寒冷,冰川横溢,而美洲内地不但没有冰川,而且气候温和,食物丰富,猛犸大象麝牛驼鹿绵羊等很多动物都生活在这里。当时以猎取猛犸、鹿类为生的亚洲东北部猎人很有可能尾随这些动物穿过白令海峡大陆桥来到了美洲,成为美洲远古文明的造世鼻祖。

后来,由于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滚滚波涛重新淹没了大陆桥,又隔绝了两个大陆之间的联系,使这些外来者成为独立的美洲大陆的土著居民。关于印第安人的祖先移入美洲的时间以及路线,学界还有另一些说法。不管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移民绝对不是一次,而是分批陆续到达美洲的,然后又经过长期的不断迁移与推进,最终散布到美洲全境。美洲大陆辽阔的地域、丰富的资源以及宜人的气候使得印第安人的祖先在美洲居住下来。随着人类生物体的进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分批迁入的印第安人由北而南在美洲各地建立起各种生活和社会制度,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化财富。但是美洲印第安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他们进入美洲的时间不同,背景各异,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许多不同语言、不同习俗、不同文化的部落群体。

迁移

概述

考古发掘以来,没有在美洲发现类人猿、可直立猿之类的人类近亲的遗迹。史学界公认印第安人是从西伯利亚移来美洲的蒙古人种(前、后曼洛理人)。大约2.5万年前,他们经白令海峡在阿拉斯加的岛屿登陆,然后逐渐南移,遍布于整个美洲大陆。在欧洲殖民者入侵之前,印第安人世世代代生息于美洲大陆,是开拓这一地区的先驱者和主人。

历史

在墨西哥,考古工作者找到了1.1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并发现了旧石器文化。美洲有确切资料可考的历史是从公元前2300年左右开始的。公元前1250年-公元200年,是墨西哥谷地的前古典文化时期,那些古老文化的遗存如陶器泥俑等都表明,当地的部落已开始从事定居农业,有了管理组织和宗教组织。

兴盛在公元300~900年之间的玛雅文化是古典文化的高峰,生活在今危地马拉佩腾湖东北部和尤卡坦半岛南部的玛雅人创造了美洲留下的独一文字──玛雅文字,建立了相当精确的太阳历。他们使用"0"的符号更是数学上的创举,比欧洲人早出800年,玛雅人建筑、雕刻和绘画都有高度成就。在他们古老的神殿和宫殿的墙壁、立柱以及梯阶上都饰有精致的浮雕雕刻绘画色彩瑰丽,题材多样,如表现战争景况,庆祝游行等。

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的部落联盟,是15世纪全美洲文明的两大中心。当时,北美洲的印第安人仍然处于母系氏族阶段(如"中曼洛理人"鸣鱼部族),而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已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

文明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美洲的印第安人留下了相当高的古代文明。他们培育了玉米马铃薯,建造了高大的神庙,留下了在现今难以解释的文字。但是,他们的历史进程太过缓慢了。就在他们刚刚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满脑子黄金迷梦的西班牙人到来了。印第安人曾被误认为是红种人,因为他们的皮肤经常是红色的,后来才知道这些红色是由于印第安人传统上习惯在面部涂红颜料所给人的错误认识。

美洲大陆最初没有人类居住,印第安人的祖先是从亚洲迁移过来的。他们大约在四五万年前从亚洲北方进入美洲,然后逐步向南迁移,终于布满整个美洲大陆。在长期的发展中,印第安人中一些比较发达的民族,如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已经进入了阶级社会。玛雅人生活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一带。

他们从公元前1世纪开始陆续建立几百个小城镇,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在当今危地马拉境内的提卡尔。玛雅人在他们的中心广场四周建造了4座高大的神庙,最高的一座高75米,有20层大厦那样高。玛雅人在美洲最先培植了玉米、蕃茄、马铃薯、甘薯、辣椒南瓜等作物。

印加人居住在南美洲,印加帝国的首都库斯科(在秘鲁南部)也是一个人口有10~20万人的大城市。它用巨大的石块建造城墙和宫室,非常坚固。库斯科的王宫拥有大量金银,它的太阳神庙非常壮观。

阿兹特克人在印第安文明中只能算是后起之秀。大约在12世纪进入墨西哥盆地,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国家。他们的首都特诺奇第特兰因此也成为美洲最大、最美的一个城市,有20-30万人,而同时期的伦敦才只有几万人。当西班牙人入侵的时候,阿兹特克人的国家大约有600万人。贪婪而残暴的西班牙殖民者,疯狂地破坏了印第安文明。

印第安文字

美洲留下的独一的文字玛雅文字。玛雅文字最早出现于西元前后,但出土的第一块记载著日期的石碑却是西元292年的产物,发现于提卡尔。从此以于,玛雅文字只流传于以贝登和提卡尔为中心的小范围地区。五世纪中叶,玛雅文字才普及到整个玛雅地区,当时的商业交易路线已经确立,玛雅文字就是循著这条路线传播到各地。 是美洲惟一留下文字记录的民族。在公元初期,他们创造了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五种文字之一。

玛雅文字非常奇妙,它既有象形,也有会意,也有形声,是一种兼有意形和意音功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和声音的联合体,玛雅雕刻文字既代表一个整体概念,又有各自独特的发音。这类似于日语中的汉字与假名的关系,如玛雅文中的"盾"(bakalu)既可以写成一个表意的象形单字,也可以分成三个表音文字"ba""ka","la"。玛雅象形文字的发展水平与中国的象形文字相当,只是符号的组合远较汉字复杂,块体近似圆形或椭圆。字符的线条地依随图形起伏变化、圆润流畅。玛雅文字的一个字符中大的部分叫做主字,小的部分叫做接字,字体有"几何体"和"头字体"两种,另外还有将人,动物,神的图案相结合组成的"全身体",主要用于历法。玛雅文字的读法为,从上至下,两行一组,以"左→右→(下一段)左→右"的顺序读。玛雅文字艰深晦涩,现今能译解的不足三分之一。 以统计学的方式来处理和分析,文字每个字都有四个音节。文字呈方块图形,类似于中国的印章。图形上一部分是意符,一部分是音符,属"意音文字"。它的体系十分奔放:整个语法规则呈现出一种语言学意义上的布朗运动,无论是元辅音字母、时态变化还是主谓句式结构都保持着鲜明的随机特性,语言基本元素在整个句子中疯狂地跳跃、摆动,直到让整个结构支离破碎,且语法规则按照太阳历而变动,太阳历一共有十八个月,换言之,还要将上述语法的混乱程度再乘以十八。

象形文字被刻在石碑和庙宇、墓室的墙壁上,或是被雕在玉器和贝壳上,或是用类似中国式毛笔的毛发笔书写(或者叫描绘)在陶器、榕树内皮和鞣制过的鹿皮上。记载了玛雅人的宗教神话、祈祷文、历史、天文、历象等。科班是玛雅象形文字研究最发达的地区,它的纪年碑和建筑物上的象形文字符号书写最美、刻制最精、字数最多。它记载着重大事件的发生日期和科班王朝的历史。它是玛雅象形文字最长的铭刻,也是世界上少见的珍贵文物,被称为"象形文字梯道"。

狩猎

印第安人长期以来从事采集和狩猎以及经营农业,他们最先学会种植玉米、马铃薯、棉花、蕃茄和金鸡纳树等植物,对人类的农业生产做出了贡献。印第安人也曾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玛雅文化和印加文化。玛雅文化比美洲其他地区的文化发展得早,水平也高,因而玛雅人有"美洲的希腊人"之称。印加文化在彩陶、建筑、石刻、纺织和黄金、银铜加工方面有杰出成就,他们被称为"新大陆的罗马人"。


印第安神话

在西方文明入侵美洲大陆以前,印第安人在这块几乎与世隔绝的孤独的土地上,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灿烂,令同时代欧洲人折服的古老美洲文明。就文学而言,丰富的古印第安神话传说作为一个反映其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民族精神的整体,不仅是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的难以再造的艺术典范,而且表现了古代印第安人认识世界、征服自然和思考自身生存的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的实际上被征服,神也就消失了。" 在如今,神话被看作是一种难以取代的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作用,而且是研究其民族思维特性、独特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的最原始的范本。

流传现今的印第安神话主要分为北美印第安神话和南美印第安神话两大类;其中北美印第安神话主要为北美洲土著居民的神话传说,南美印第安神话则由三大印第安文明组成,分别是玛雅、印加和阿兹特克。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