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南极甲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南极甲龙是一种恐龙。恐龙是中生代时期[1](2.3亿年前)的一类爬行动物,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的写照。它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恐龙骨架因为其体型极其巨大或小巧、构造奇妙,已成为全球各地博物馆的主要展览品,恐龙开始被世人所知[2]

简介

南极甲龙(属名:Antarctopelta)意为“南极洲的盾甲”,是种甲龙下目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南极。南极甲龙的体型中等,身长不超过4米,同时具有结节龙科与甲龙科的特征,使它们难以准确地分类。目前唯一的标本是在1986年发现于詹姆斯罗斯岛,是第一种在南极洲发现的恐龙,但却是继冰脊龙之后,第二种被命名的南极洲恐龙。目前只有唯一种,奥氏南极甲龙(A. oliveroi)。

南极甲龙只有一个种―奥氏南极甲龙,生活在白垩纪的南极地区。南极甲龙是一种中等体形的甲龙,因为它具有两个科恐龙的特征,所以很难精确地分类,只有1986年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的化石,这也是第一个在南极发现的恐龙遗迹。遗迹中有脊椎、指(趾)骨部分的肢骨和很多的装甲碎片。这是一种非常结实的四足食草动物,全身都有甲片,镶嵌到了皮肤之中。这种恐龙的体长从鼻子到尾尖达4米长,虽然对于它的头颅骨所知不多,但其所有的头颅骨碎片都已经骨化,这有利于保护自己。

有一块骨头很特别,被确定为框上骨,上面有一个短钉,在眼睛的上方突出出来。它的牙齿有些像叶片,不对称,大多的牙齿长在嘴的前方。这种恐龙于2006年被阿根廷的考古学家雷奥那多萨尔戈多和祖尔码加斯帕里尼命名,该名字由“南极”和希腊词“盾甲”组成,包括了被发现的地点和它的装甲特点。南极甲龙与结节龙有很多共同特征,主要体现在牙齿和装甲上。

整体特点

如同其他甲龙类,南极甲龙是种笨重、四足、草食性动物,身上覆盖者皮内成骨(Osteoderms)形成的骨板,嵌入至皮肤内。目前还没有发现完整的化石,但它们的身长估计最长可达4米。对于颅骨的所知有限,但目前所发现颅骨碎片都有保护用的骨甲。一个被鉴定为眶上骨的骨头,上有短尖刺,在眼睛上方往外突出。牙齿成叶状、不对称,牙齿边缘的锯齿朝向嘴尖的方向。以比例而言,南极甲龙的牙齿比其他甲龙类还大,最大的牙齿度有1厘米。与北美洲的包头龙相比,包头龙的体型较大,身长6到7米,牙齿宽度平均为0.75厘米。

视频

南极甲龙 相关视频

恐龙是怎样演化的
中国专家发现白垩纪之后的恐龙化石,恐龙有可能是在南方灭绝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