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匏有苦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匏有苦叶

【原文】

匏有苦叶(1), 济有深涉(2)。

深则厉(3), 浅则揭(4)。

有弥济盈(5), 有鷕雉鸣(6)。

济盈不濡轨(7), 雉鸣求其牡。

雝雝鸣雁(8), 旭日始旦。

士如归妻, 迨冰未泮(9)。

招招舟子(10), 人涉卬否(11)。

人涉印否, 卬须我友(12)。

【注释】

1、匏:葫芦瓜,挖空后可以绑在人身上漂浮渡河。

2、济:河的名称。涉:可以踏着水渡过的地方。

3、厉:穿着衣服渡河。

4、揭:牵着衣服渡河。

5、弥:水满的样子。盈:满。

6、鷕雌野鸡的叫声。

7、不;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濡:被水浸湿。轨:大车的轴头。

8、雝雝:鸟的叫声和谐。

9、迨:及时。泮;冰已融化。

10、招招:船摇动的样子。舟子:摇船的人。

11、卬:我。卬否:我不愿走。

12、友:指爱侣。

【译文】

葫芦有叶叶味苦, 济水深深也能渡。

水深连衣渡过去, 水浅提衣淌着过。

济河水满白茫茫, 雌野鸡叫声咯咯。

济河虽深不湿轴, 野鸡鸣叫为求偶。

大雁鸣叫声谐和, 东方天明日初升。

你若真心来娶我, 趁冰未化先过河。

船夫摇船摆渡过, 别人过河我不过。

别人过河我不过, 要等好友来找我。

【读解】

妙龄女郎到了出嫁年龄,满心盼望如意郎君前来求婚,全部的期望和幸福的想象伴随着她的等待。

如今的我们或许会不解地问,她为什么要等待,为什么要折磨自己,为什么不主动出击大胆过河去追求自己的心上人?其中的原因,恐怕是人类心理中最微妙,又最富有诗意的。

谁曾见过动物之中有雌性追逐雄性的?雄野鸡的美丽羽毛是 向雌野鸡展示的;雌野鸡的婉转鸣叫是告诉雄野鸡前来求偶的。这 是天性。人的异性间的求偶,也得遵循这种天地之道:女子等持, 男子主动出击。即使是在今天,这种合乎天性的特点,依然表现出来。

然而,人类的心理远比动物复杂得多。女子的被动等待,除了是天性的表现之外,可能还有更多别的考虑;对方是否潇洒英俊,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诚实专一,是否有地位名气,是否有 财富金钱,双方性格脾气是否相投等等。]

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纯情企盼,肯定是让人感动和沉醉的;但是,任何纯情表现的背后都会潜伏着或多或少的功利要求,否则, 纯情是难以持久的。纯情初露,至诚可爱;而它的深化,则要靠 功利考虑中诸多因素的契合。

因此,等待是一个巨大的悬念,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结 果即将出现,却不可预知。时间马上就要到来,而眼下的分分秒 秒都无比漫长难熬。全身的每个细胞都充满激情和力量,但并没 有可以赋予的对象。这情景,像即将跃出地平线的初日,像含苞 欲放的鲜花,像晶莹欲滴的露珠,像守在洞口准备扑向老鼠的猫, 像即将出现的奇迹……

一旦结果出现,一切都肯定明确,可能性消失了,诗意和想 象也就消失了。诗经:匏有苦叶_超越网[1]

简介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中,它原来的文学性质就变成了同政治、道德等密切相连的教化人的教科书,也称“诗教”。[2]

《诗经》中的三百零五篇诗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分为“大雅”(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和“小雅”(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一共有一百零五篇。“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和赞颂神明,现存共四十篇。《诗经》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天文、地理、外交、风俗、文艺各个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3]

《诗经》编辑成书的年代约在春秋后期,据说孔子曾经删定过〈诗经〉。到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齐国辕固所传的《诗》叫《齐诗》,鲁国申培所传的《诗》叫《鲁诗》,燕国韩婴所传的《诗》叫《韩诗》,鲁国毛亨所传的《诗》叫《毛诗》。东汉时,《毛诗》得到了官方和学者们的认同,逐渐盛行,齐、鲁、韩三家《诗》逐渐衰落以至亡佚。现在我们见到的《诗经》,就是毛亨传下来的,我们这里选录的《诗经》,原文主要依据清代阮元校订的《十三经注疏》,并广泛参考了其他研究《诗经》的专著。 [4]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