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倉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轄區面積6.5平方千米,有常住人口22491戶57554人,流動人口14614人。
通州區 (北京市)
通州區是位於北京市東南部、京杭大運河北起點的一個市轄區。與河北省廊坊市的三河市(燕郊鎮)、大廠縣、香河縣相鄰,與北京市的朝陽區、大興區、順義區接壤,與天津市的武清區交界。
2015年,通州被定位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2017年9月29日,通州升格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市委、市政府等機構隨後遷入[1],未來北京更多市級機關、央企二、三級總部、市屬國企總部和醫院也將遷入。
命名
- 前206年(西漢初年),正式建縣,始稱路縣。
- 東漢建武二年改稱潞縣。
- 1151年(金朝天德),海陵王取京杭大運河「漕運通濟」之意,設刺史州,稱通州[2]。
- 1914年改州為縣,稱通縣,隸屬京兆尹。
- 1997年4月撤銷通縣設立通州區。
歷史
- 最早的人類活動記錄是在新石器時代。
- 1860年9月,第二次鴉片戰爭末期,英法聯軍最後進攻北京的過程中發生張家灣戰役和八里橋之戰。京津地區八旗綠營與英法聯軍在通州八里橋進行決戰,清軍僧格林沁部全軍覆沒;英法聯軍勝利後,法軍司令夏爾·庫贊-蒙托邦被拿破崙三世封為「八里橋伯爵」(Comte de Palikao)。前者英法方損失不到20人和死亡15人,中方死傷超過1,500人;後者英法方死亡2人和3人,中方損失超過1,200人。
- 1900年8月9日凌晨,八國聯軍侵華時,日軍到達了通州南門。凌晨3點20分,日軍工兵第三中隊使用黃色火藥二十千克將緊閉的古城門炸倒,開始搶劫通州城中財物。日軍占領了中倉和西倉,搶走了全部倉糧,搶走了藏在倉場衙門地下室的185萬兩白銀,燒毀倉場衙門、通糧廳、西倉等漕運官署和設施[3]。日軍搶完後,俄軍8時才到達通州,繼續搶奪日軍沒搶完的價值較低的財務。通州城中死者六成,逃者三成,只剩一成老弱病殘。男女老少被槍斃、受辱自殺、驚恐中病亡或者驚恐中躲避淹死的,死亡者不計其數。洋兵占領了通州城一年之久,撤退後,走訪統計發現殉難1178人。
- 1935年12月,日本軍隊占領大運西倉,拆除倉廒,建立炮樓。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發生通州事件(通州起義)。7月29日,駐守在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區)的通州保安隊由於受到日軍轟炸,決心進行起義改弦易幟,為表明決心,對居留當地的日本人進行襲擊。起義軍第二路起義部隊從東、南、西北方向向日軍位於西倉的陣地推進,雙方激戰6小時以上,保安隊犧牲200多人後仍然未攻克。根據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日方證言,通州保安隊的中國人士兵殺死約235個日本官兵、僑民、顧問和日韓浪人。根據蔣中正二戰後出版的《蔣總統秘錄》,日本人死亡104、朝鮮人死亡108,被殺者全是軍人,是日本誇大了事件。事件發生之後,日本官方編造謊言稱被殲滅當中的有大量手無寸鐵的日本僑民,實際上均為日本的武裝移民和民兵,並宣傳中國軍隊殘暴,並隨即在華北展開大規模報復的軍事行動。這次起義雖然沒有成功。但卻導致日本扶植的「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威信受創。由於通州保安隊沒有得到華北的29軍宋哲元部的配合,因此沒有能夠改變華北戰局。通州事件之後,日本要求冀東政府與其一起驗屍,日本方向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強行勒索了120萬日元。30日,駐豐臺南苑的日本軍殺入,在西倉殺害通州百姓700餘人;1980年代在工廠施工中,發現以8號鐵絲用鉛絲穿入每10人鎖骨進行活埋的遺蹟。
- 1913年由通州改置,治所在今北京市通州區,隸順天府。
- 1914年屬京兆地方,1928年改屬河北省。
- 1958年劃歸北京市,改設通州區。1960年復通縣。1997年撤銷,復改通州區。
- 2015年確立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
- 2016年4月從「市行政副中心」改為「北京城市副中心」 。
- 2019年1月12日,中共北京市委城市副中心工作委員會、北京城市副中心管理委員會正式成立,將作為北京市委市政府城市副中心建設領導小組的下屬工作部門、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機構與通州區委區政府合署辦公[4]。
參考文獻
- ↑ 北京青年報. 1.2萬人正式遷入北京城市副中心辦公. news.sina.com.cn. 2019-01-11 [2019-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1).
- ↑ 通州為什麼被稱為 北京的「東大門」. 北京晚報. 2017-02-25 [2020-10-24].
- ↑ 王密林. 消失的糧倉:千年漕運的見證. 北京晚報. 2017-10-27 [2020-12-17].
- ↑ 北京城市副中心黨工委、管委會揭牌成立_中國政庫_澎湃新聞-The Paper. www.thepaper.cn. [2019-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