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阿瑟·亚希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重定向页面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重定向至:

阿瑟•亚希金
Arthur Ashkin
出生 1922年9月2日
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
国籍 美国
母校 哥伦比亚大学
康奈尔大学
奖项 约瑟·凯特利奖(2003年)
哈维奖(2004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2018年)


阿瑟·亚希金英语:Arthur Ashkin,1922年9月2日),美国物理学家,在贝尔实验室朗讯工作,是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也是史上获诺贝尔奖时最高龄(96岁)的得主。

他与热拉尔·阿尔贝·穆胡Gérard Albert Mourou)、唐娜·西奥·史垂克兰Donna Theo Strickland)共同获得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因为他发明光镊optical tweezers)与光镊在生物系统领域的应用。

他在196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使用雷射操纵微观粒子,于1986年发明光镊。他还开创光学捕捉方法,主要是利用光的辐射压(radiation pressure)来移动微观粒子,这方法被用来操纵原子分子生物细胞。阿瑟·亚希金被认为是光镊之父。[1]

阿瑟·亚希金的工作为朱棣文使用雷射冷却和捕获原子的工作奠定基础,促使朱棣文获得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视频

2018 诺贝尔物理奖 刷新两项纪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