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起大江头
《龙起大江头》是解放战争著名战役系列片[1]其中之一,本片在制作上与其它同类节目有很大不同。在编导上借鉴了国外大片的创作手法,即每部中各集结构均是在起承转合中逐步推向高潮。情节生动、悬念环生;看时惊险刺激、紧扣人心,杜绝了有些同类题材讲述历史沉闷的弊病。片中解说采用新的笔法,即不是简单的重叙过去历史的大事记,也不是单纯讲个人命运,而是历史与人物交融。即有历史的大气氛,又有人物的命运与细节,是一部能给观众全新感受的20世纪中波澜起伏长篇战争历史的精彩画卷。它不仅适应观众愿意观看战争历史纪录片的心理,又有能掀起观众感情起伏的全新艺术手法,可视性极强。
目录
剧情简介
这是一部以反映上海解放为主题的两集电视纪录片。片中记录了五十年前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与退守上海的国民党军队所进行的一场猛攻强守的战役,及随后中国共产党人为接管这个亚洲第一大城市而进行的惊心动魄的斗争。
“瓷器店里捉老鼠”是当年陈毅老总结合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指示精神,给参加上海战役的部队打的一个创造性的比方[2]。1949年5月12日,第三野战军粟裕、张震首长指挥所辖9、10两个兵团主力,分别从上海东、西线外围钳击吴淞主战场,以实现截断敌海上退逃之路,减轻城中作战压力,将一个完整无损的上海交到新中国的手中。
已做退居台湾打算的蒋介石,为争取将大批黄金、美钞、物资等携运台湾的时间,亲临上海复兴岛下达了坚守6个月的作战命令。被国民党京沪杭警备司令唐恩伯称为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斯大林格勒城防工事还坚固33%的上海防御工事,成为浓缩于上海的20万国民党精锐部队企求得胜奇迹的资本。国民党军统干将、上海警察局长毛森破获了在我党策反下国民党守军内部以活捉蒋介石为目标“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海起义计划;中共地下党多部秘密电台连遭破坏,大批地下党员惨遭屠杀。地下党在曙光来临之际组织了护城、护厂、护校、策反敌人起义的积极斗争。在我军解放大城市的作战中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现代化的防御工事和输红了眼的敌人面前,我军自解放战争以来猛打猛插的战术遇到挫折,部队在进攻吴凇口西大门月浦付出代价的情况下,不得不改用攻坚战术;吴凇口东大门高桥水网稻田的不利地形又给我军进攻造成大的伤亡;一位营长连夜指挥挖出的“T”型壕沟,成为我军制胜高桥的关键。进入城市的部队由于绝对不允许使用重武器和炸药包,渡江战役第一船全班战士血洒苏州河四川路桥头;而胜利之师睡马路也成为名扬世界的传奇。第三野战军的10个军坚决贯彻了中央“军政全胜”的精神,上海终于完整无损地回到了新中国的怀抱。
坚定的走着“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解放道路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经济、文化城市面前遇到了最艰难的考验。毛泽东曾意味深长地比喻:“接管上海,不亚于打一场淮海战役”。
1949年5月25日夜晚,第一任上海市长陈毅带着已经在江苏丹阳小城蹲了一个月的那支千人队伍进入上海,开始从政法、财经、文化三个方面对上海进行接管。
旧上海的大染缸在新政权的枪杆子面前并不见收敛。新政权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基石“人民币”刚一落脚,便遭到不同政治背景的银元投机商的攻击,毛泽东点头同意了陈毅、邓小平两位身经百战的武将用枪杆子解决了人民币---银元之战。上海的民族资本家们观战后喜忧参半,喜者人民币站住了脚,经济稳定于己有利,忧者枪杆子并不是解决经济问题的主要武器。当陈云、薄一波领导中央财经委员会在上海用经济方法握取“两白一黑”(棉花、大米、煤炭)之战胜券时,资本家看到了共产党运用“资本武器”的能力,扼腕称叹。
美蒋的海上封锁,切断了上海工业的给养,占领新中国半壁江山的上海工业,出现了生产上的暂时困境。因缺原材料工厂停产,工人下岗,资本家要向政府购买公债,上缴税款,工人因领不到工资而引发劳资纠纷。
陈毅与毛泽东的六封绝密电报使困难中的民族资本家感到被团结、扶持这一开明工商政策的温暖,主动与共产党共度难关。而陈毅慷慨赴资本家宴请一事更使一批旧社会走过来的资本家感到信任和鼓舞。
美蒋的暗杀,轰炸,历史上破天荒的海水淹城,让新上海的管理雪上加霜,富有气魄的共产党人启用了一大批被从旧制度中接管过来的城市管理人才,使上海实现了平稳过度,克服难关。连旧制度下的妓女、黑社会也相继消声匿迹。上海揭开了自己历史上的新一页。
视频
龙起大江头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央视军事频道1999年特别制作《解放战争著名战役系列片》(吴俊全解说),视觉DV ,2019-4-24
- ↑ 上海战役:一场完胜的政治军事仗 ,搜狐,2019-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