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大酒楼
![]() |
龙门大酒楼[1],早期又名龙凤茶楼或龙门茶楼,是香港在1949 年开业的一家老字号的茶楼,自有它的时代意义。
龙门大酒楼是香港最早有冷气的酒楼,位于香港岛湾仔庄士敦道130至136号,店铺占地约4,300平方呎。
龙门大酒楼在1950至1970年代时与邻近大有大厦的龙图酒楼,及对街的龙团酒楼,合称“三龙”。
可惜酒楼终不敌时代冲击,于2009年7月以约4亿元港元易手,11月30日结业。
目录
发展历史
- 龙门大酒楼于1949年开业,由老板谢舜良联同两名股东创立,前身名为“龙凤酒楼”,到50年代就改名“龙门茶楼”。
- 后来,由谢氏家族于1975年以350万元购入该酒楼,改名“龙门大酒楼”,寓意“一登龙门,声价十倍”。
- 在1950、1960年代,冷气机与风扇仍未普及,龙门的座位已分等级,舒适凉快的楼上雅座收费较贵,一般食客惟选择二楼与阁楼。
- 酒楼于七、八十年代为高峰期,是湾仔三行工人的聚集地,他们靠在这里互通揾工资讯,因应不同的工种而自成一国聚集。[2]
- 此外,歌坛、棋坛都会在该处举办宴会,酒楼更24小时营业,每月之营业额曾达270万港元,员工达百多人。
- 不过到了1990年代,由于旧区老化及旧街坊迁出,旧式酒楼风光不再,现时每月营业额只有百多万元,人手也减少至约60多人。[3]
结业:酒楼售出
怀旧:建筑/装饰
- 龙门为一幢传统4层高的单幢旧式茶楼,每层超过3,000多呎,分为地下、阁楼、2楼、3楼为堂座、4楼则是出品部。
- 单幢唐楼建筑,街坊应该不会忘记大门口的金龙浮雕,以及上层飞龙卷成的柱子,隐约记住曾经的气势。
- 印象最深刻是那堂楼梯,落落大方,墙身装有镜子,突兀却好看的几何花巧,全盘港式茶楼设计里冒出的骨子西化。窗户是木框屏风,很是秀气。
- 当时酒楼或茶居一般都没冷气及风扇,龙门则是全港最早安装冷气的茶楼,由于楼上较为舒适称为雅座,茶价亦较贵。
- 传菜用的食物升降机当时尚未面世,茶楼侍应就拿着水煲不断上落楼梯为茶客添水、“点心妹”则把食物以盘背在身上,上落各层楼叫卖。
- 店内的怀旧装饰更别具历史价值,包括第一代收银机、悬挂天花的大红宫灯、篆书写成的“龙门”宝号、酒楼门前两侧一对寓意“龙门”的铜铸龙雕、《三英战吕布》木雕、1949年开业女招待旧照、古老的楼梯及沧桑的地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