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仙祠 (香港)
黄大仙祠(英语:Wong Tai Sin Temple),全称赤松黄大仙祠或啬色园黄大仙祠,是香港的一座著名庙宇,位于九龙东黄大仙,占地约18,000平方米,由非牟利慈善团体啬色园管理。庙宇主要供奉东晋时南中国道教著名神祇黄初平,另亦有供奉儒、佛两教的神祇如孔子、观音等,故三教融合为香港黄大仙祠一大特色。该建筑现列作香港一级历史建筑。
目录
历史介绍
1897年间,梁仁庵联同友好在广东番禺扶乩遣兴,偶然得到黄初平(黄大仙)降乩教导“普济劝善”,自此就成为黄大仙的信仰者,奉黄大仙为仙师,入道成为道侣,获赐道号“传道”。根据史料,1898年农历八月廿三日,即黄大仙的宝诞,菩山道侣就开乩请求择地建观,普救百姓,在黄大仙“同意及指引”下,广东第一间供奉黄大仙的祠观,在翌年农历的五、六月间,在广州花埭(花地,位于芳村)落成。当时据说,只有梁仁庵道长能得到仙佛的感应,使箕笔移动和辨认沙上的箕字,所以成为普济坛的主持。清末民初时期,黄大仙祠成为广州著名宗教胜地,吸引广州及珠江三角洲等善信到来参拜。
梁仁庵后得黄大仙乩示,指广州必有动乱,于是在1901年返回故乡广东省南海县西樵山稔冈村,再成立“普庆”坛,并出钱出力,该祠约在1903年竣工。
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宣统退位,在破旧立新、彻底破除封建迷信的浪潮下,广州市内许多庙宇寺观都遭受破坏,普济坛的广州黄大仙祠亦不例外。由于中国政局动荡,社会稳定受到威胁,梁氏返回南海故乡,但得黄大仙降乩指示“此地不宜久留,必须向南迁移” 。1915年,梁仁庵道长父子两人,携带黄大仙画像至香港继续弘道,并在1921年于九龙竹园村创立普宜坛(啬色园)。黄大仙信仰自此在香港有蓬勃的发展,甚至传播至东南亚及美加等一带。而广州黄大仙祠普济坛在1919年就被国民政府充公,改建为孤儿院。
梁仁庵到香港后,先在乍畏街及大笪地开坛阐教,再于湾仔大道东设坛安奉黄大仙师及开设药店,两年后该处被火烧毁,又把坛迁移往湾仔海傍东。其后于1921年黄大仙师降乩启示,命当时梁仁庵道长 往九龙城一带相地建殿,道侣到竹园村附近一山,见灵秀独钟,便再扶乩请示仙师,得乩示“此乃凤翼吉地”,适合开坛阐教,遂决定于现址建祠,并于同年7月落成启用。1921年8月,啬色园正式成立,负责管理祠庙。黄大仙祠建成之初,原为私人道场,只供道侣及家属入内参拜。后来参拜善信渐多,及至1934年,园方碍于当时的庙宇条例及租地批约所限,不能再让民众入内,后经当时华人庙宇委员会委员周峻年向华民政务司请准,才特许于每年正月初一开放让善信入内参拜。至1956年8月21日,黄大仙祠才正式获政府批准全面开放予善信参拜。
祠内建筑
黄大仙祠共占地18,000多平方米,除主殿外、还有三圣堂、从心苑、九龙壁等,各具建筑特色,祠内的牌坊亦充分表现中国传统文化。除个别建筑物显现中国传统寺庙建筑特色外,祠内建筑又按左龙右凤、五行属性而兴建,令整座建筑群组更见特色。[1]黄大仙祠于2010年5月被确定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
主殿红柱金顶、蓝楣黄格的外观,可视为中国传统寺庙建筑的典型。主祭坛中央供奉黄大仙师之画像,殿内亦供奉了护法神齐天大圣及地主。主祭坛背后刻有一幅木雕,载述了黄大仙师得道成仙之事迹。殿内墙壁更装上儒、释、道三教的木刻经文和图画,饶富意义。[2]
位于大殿旁的三圣堂,供奉吕祖先师、观音菩萨及关圣帝君。吕祖(即吕洞宾)是道教的神仙,观音是佛教的菩萨,加上麟阁供奉儒家先师孔子,盂香亭供奉佛教之燃灯佛。集三教神祇,故说三教合流为香港黄大仙祠一大特色。三圣堂内有楹联以“啬色” 二字为联首:“啬节有馀三教同源承一脉,色空虽幻众生乐善自千秋”。
祠内九龙壁于1981年按照中国北京北海公园的九龙壁实物仿制,石刻九龙,戏珠于波涛云雾之中,蟠踞于花苑之上,栩栩如生。石壁背后刻有由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献写的“九龙壁”三字及题诗一首。左龙右凤,与九龙壁相遥呼应的凤鸣楼位于整个建筑群组最右方,楼高两层,为园方的行政会议室及活动礼堂,以中国宫殿式设计,屋顶盖绿琉璃瓦,别具特色。
从心苑则是于1991年园方为庆祝70周年纪庆而建,取名自孔子曰“70而从心所欲”。苑内的长廊参照北京颐和园长廊兴建;另有小桥、水榭、瀑布流水、人工湖两个及各式各样的小亭如方亭、圆亭、八角亭、扇亭等,别有特色。
代表五行属性的建筑群组则分别为飞鸾台“金”形,经堂“木”形,玉液池“水”形,盂香亭“火”形,照壁“土”形,据说是道侣得仙师乩示建筑须配合五行,庙宇方可永垂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