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福德宮
沿革
- 鶯歌福德宮最早是由地方仕紳陳阿生提供土地,後由其子陳斐然募款所建,為鶯歌區最古老的土地公廟[2],自清代以來便為東鶯里、西鶯里、南鶯里、北鶯里、中鶯里、建國里里民的信仰中心。原屬土地公小廟的福德宮,建廟之初僅奉祀福德正神。後隨鶯歌陶瓷業的蓬勃發展,福德宮在初具規模後,陸續迎來三峽清水祖師、壽山巖觀世音菩薩、以及文山保儀大夫等,造就目前大廟盛況[3]。
- 原福德宮的管理由當地各里輪值,後於民國92年正式成立鶯歌福德宮管理委員會管理,並針對已年久失修的廟殿著手籌備重修工作。民國97年(西元2008年)完成重修,即現在所見之廟殿主體。
特色
- 鶯歌福德宮坐落於「鯉魚穴」山頭,下方為鶯歌溪,為居民之信仰中心,其中石刻土地公神像與供桌下祭拜的虎爺尤為奇特。廟外石堵左為「風調雨順」,右側「國泰民安」,地方人士指出,當初廟外石堵「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擺放左右的順序,一度因信眾意見不同引發爭議,最後以先風調雨順、才能國泰民安之說,即決定左為「風調雨順」、右側「國泰民安」;另廟前石雕香爐上2隻獅子面朝廟內,有別於一般廟宇,一說是因順應香客朝內禮拜,獅子也應朝內的關係所設置。
- 鶯歌福德宮不僅庇佑居民,也是當地生意人求財聖地,由於熱鬧的鶯歌陶瓷老街就在附近,亦為遊客熱門禮拜的名廟之一。
土地祠
土地廟,又稱土地公廟、福德廟或伯公廟,為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廟宇),多於民間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屬於分佈最廣的祭祀的建築,鄉村各地均有分佈。在1949年以前,凡有漢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廟。
土地廟在中國大陸曾由於「文革」作為「四舊」大部分被搗毀。隨著「改革開放」和開始信仰自由[4] 以後,自1980年前後有蒸蒸日上的恢復民間信仰和社會的逐漸發展,便有一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這些土地廟多由農民自發組織建設的信仰中心,屬於微型建築,高度從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積大小小則幾平方米,大則十幾平方米。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陸官方和媒體一直密切關注這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就以當時農村小學基礎教育設施落後為藉口和理由,來呼籲鄉民多關注鄉村基礎教育,集中精力投資建學校,不要熱衷於「迷信」,但仍舊無法破壞民間信仰的力量。部分地區官方就以破除迷信為藉口而進行強行拆除,這股土地廟信仰复兴的熱潮最終還是被大陸官方鎮壓了。然而实际上至2000年以後,幾乎每鄉至少有一處或多處,其數量分佈因地而異。台灣因為擁有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有相當多的土地廟;據官方的調查,其數量超過1300所以上。
与农村地区的土地庙相对的,是供奉城市守护神的城隍庙。
土地神
土地神又稱「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公伯」、「土地伯公」、「土地爺」,在馬來西亞、新加坡一般稱為「大伯公」。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眾神之一,流行於漢族地區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少數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屬於中國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在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漢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現象。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現代多屬於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諸神中地位較低,也是與人民較親近的神祇。
土地廟的造型
土地廟因神格不高,且為基層信仰,多半造型簡單,簡陋者於樹下或路旁,以兩塊石頭為壁,一塊為頂,即可成為土地廟,俗稱「磊」型土地廟。也有簡單以水泥或磚塊砌成祠,現今台灣甚至有工廠開模以水泥灌製大量生產,也有土地廟因香火鼎盛,逐漸中大型化者。
中國大陸土地廟
潮汕土地廟
土地神在潮汕俗稱為伯公。土地廟亦稱伯公廟或寫作福德老爺廟、福德古廟。每家每戶家中都會有伯公神位,商鋪也不例外。伯公廟規模通常不大,但分布最為普遍,田野、山嶺、村口、街衢,在在皆有。福德老爷身旁通常伴有福德老爷夫人,是和蔼可亲的形象。
參考文獻
- ↑ 鶯歌區百年土地廟 古蹟拆除_2008. PeoPo公民新聞. 2012-09-14 [2018-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 ↑ 林春旭. 彎街窄巷內看鶯歌的前世今生. 鏡週刊. 2018-04-28 [2018-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 ↑ 曾慶忠. 鶯歌福德宮 陶瓷老街求財聖地. 中華日報. 2014-12-27 [2018-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 ↑ 信仰自由,reli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