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翅目
鳞翅目,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包括蝶和蛾二大类,全世界已知共124科,约12万种。其中大多数是蛾,有88科,蝶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约20%。台湾已知鳞翅目约有4000种。成虫2对翅,翅脉简单,身体、翅布满鳞片。[1]
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2]
目录
蝴蝶与蛾的主要区别
蝶,从蛾类演化而来。沙尔曼·阿普特·罗素(Sharman Apt Russell)的《蝴蝶法则》(An Obsession With Butterflies)有一段话:“有些研究人员相信蝴蝶会往有阳光的地方移动,是因为要逃避蝙蝠的捕食;因此,蝙蝠成就了蝴蝶。”作家吴明益的《蝶道》:“部分没有演化出超声波听器的鳞翅目为了避敌而尝试适应白天,演化出各种御敌策略,部分具有超声波听器的则留在黑夜。”[3]蝴蝶触角呈棍棒状,蛾的触角比较多样,有栉齿状、双栉齿状、羽毛状、丝状。蝴蝶大多数在白天活动,少数在夜晚活动;蛾则相反,多数在夜晚活动,但也有少数在白天活动的。停栖时大多数的蝴蝶双翅竖立合并在体背,大多数的蛾则是垂放身体两侧,像屋脊。[2]
罗素在《蝴蝶法则》还记载著:“有一群蝶蛾兼有两种的特性,使得分类学家最近把它们纳入蝴蝶科。丝角蝶科的蛾翅膀上有耳朵,大多数颜色灰暗,个子小,包括日间飞行和夜间飞行的蝶种。它们没有棍状的触角,不过和凤蝶一样,它们会织束带,而且它们的卵和毛虫非常像蝴蝶的卵和幼虫。”
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鳞翅目专家史考伯就认为,“丝角蝶”应称为“丝角蛾”,因为他们的蛹期有以丝包覆为“茧”。不过,仍有许多专家将“丝角蝶”分类为“蝶”。[3]
主要类别
分类
分类各家的意见不一。最早分为蝶类或锤角类及蛾类或异角类。也有分为大鳞翅类和小鳞翅类。小鳞翅类包括单孔类全部及双孔类中的卷蛾总科、螟蛾总科及谷蛾总科,其馀双孔类均属大鳞翅类。
约翰·亨利·科姆斯托克(John Henry Comstock)根据前后翅的连锁器分为翅轭亚目及翅缰亚目。
罗伯特·约翰·铁亚尔德 (Robert John Tillyard,1918)根据脉序分为同脉亚目和异脉亚目。
对雌性生殖孔和产卵方式进行分类研究的伯尔纳(C.Börner,1925—1939),布斯克(A.Busck,1932),欣顿(H.E.Hinton,1946)及布戈涅(J.Bour-gogne,1951)和六浦(A.Mutuura,1972),把鳞翅目分为小翅蛾亚目,单孔亚目和双孔亚目。
查普曼(T.A.Chapman,1896)及塔特(J.W.Tutt,1899)进行过卵的分类;戴尔(H.G.Dyar,1896),福布斯(W.T.M.Forbes,1910)及(S.B.弗拉克(Fracker,1915)进行过幼虫分类;莫舍(E.Mosher,1916)进行过蛹分类;但均未建立各自的分类体系。
近代的分类,1977年,按欧文·理查兹 (Owain Richards)和理查德·加雷思·戴维斯(Richard Gareth Davies)的系统,并综合其他分类学家的见解,提出分成5个亚目的分类系统;
- ①小翅蛾亚目。包括1科,小翅蛾科;
- ②蝙蝠蛾亚目。包括蝙蝠蛾科等3科;
- ③毛顶蛾亚目。包括毛顶蛾科等2科;
- ④单孔亚目。包括2总科,主要科有微蛾科和穿孔蛾科;
- ⑤双孔亚目。包括14总科,68科,有经济重要性的主要科有刺蛾科、斑蛾科、谷蛾科、蓑蛾科、麦蛾科、巢蛾科、透翅蛾科、菜蛾科、木蠹蛾科、卷蛾科、蛀果蛾科、螟蛾科、蚕蛾科、枯叶蛾科、尺蛾科、天蛾科、夜蛾科、舟蛾科、灯蛾科、毒蛾科、弄蝶科、粉蝶科、凤蝶科、灰蝶科、蛱蝶科等。[4]
演化
鳞翅目和长翅目,脉翅目,广翅目,双翅目,毛翅目等分支同为出现在古生代二叠纪的一支。其中鳞翅目和毛翅目最靠近。鳞翅目中最原始的蛾类,小翅蛾科,曾被一些学者划入毛翅目中。当鳞翅目发展成一个明显的类群时,有它一些主要趋向,其中如成虫口器中上颚消失,下颚外颚叶形成的虹吸用的喙;翅上有个无脉中室;翅连锁先是翅缰代替翅轭,蚕蛾总科和蝶类又以翅抱代替翅缰。鳞翅目已知最早的化石是新生代第三纪的毛顶蛾总科和谷蛾总科,但本目昆虫的出现可能较此更早,因和它相近的毛翅目昆虫在中生代侏罗纪就已出现。[4]